• 古典诗词 | 烟波不系·岁安书
  • 楼主: 11. |查看: 2293|回复: 5
11.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659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2-9 18:47:5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风临笺,见字如晤。暮色浸染素帛,灯花瘦尽更漏,读君尺素,恍见南浦烟波、西窗烛影。焦尾琴冷,冰弦仍存未绝之韵;蓝田玉碎,寒烟犹萦未散之魂。且以残梅研墨,借北斗为砚,作此雁字回时。

自识君于桃夭时节,便知瑶台月下客,终非俗世槛内人。谢女之才岂敢妄攀,易安之骨未曾效颦。然君以星汉为墨,江河作砚,书此云锦天章,倒叫檐角新月黯了三分清辉。

鸿雁传书,尺素难承瑶台重;鲛绡裁句,明珠不抵沧海深。君言相思止于万重山,可知青山隐隐处,有人曾数尽衡阳雁阵,望断楚江暮云?铜壶滴碎胭脂泪,菱花镜里朱颜改,原非独君抱憾。

今取玉匣藏冰魄,雪泥鸿爪皆作浮沤幻影。从此蓬山雾霭不须渡,弱水波澜何必涉。惟愿君撷取天边皎月,酿作千秋诗酒;采撷陌上繁花,织就万里河山。他日若见优昙绽放,当知是浮世三千中,有人焚尽诗稿祭东风。

漏声催晓,残烛泣红。青山隐隐,碧水迢迢,从此明月楼高休独倚,天涯芳草莫沉吟。此去烟波江上,扁舟不系,唯见白鹭翩然,掠破一江寒翠。

愿君长乐,岁岁平安。

—— 青山外拾絮人





上一篇:喝火令·玉兰枝上喜鹊唱(外一阕)
下一篇:寄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2025-2-14 13:14 +1
观自在/可大 2025-2-10 09:49 +1
韦素练 2025-2-10 09:23 +1
太湖石 2025-2-9 22:52 +1
心远 2025-2-9 19:34 +1
+1
2298°C
5
  • 吕仁龚
  • 11.
  • 莊稼人
  • 11.
  • 11.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5-2-9 21:04: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画心声,情在其理,好诗赞赞赞赞赞赞赞

主题

好友

659

积分
发表于 2025-2-9 23:22: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吕仁龚 发表于 2025-02-09 21:04
诗画心声,情在其理,好诗赞赞赞赞赞赞赞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25-2-14 13:17: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友此文《烟波不系•岁安书》情感深沉,文笔优美,充满了古典韵味与诗意。诗友以书信的形式,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将相思之情、离别之苦以及对美好祝愿的表达融入字里行间,令人动容!
‌亮点分析‌:
‌古典意象丰富‌:文中运用了“烟波”、“素帛”、“灯花”、“焦尾琴”、“蓝田玉”等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情感真挚‌:诗友通过描述与友人(或恋人)的相识、相知到离别的过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
‌文笔优美‌:文章语言优美,句式多变,既有长句铺陈,又有短句点缀,节奏感强。同时,诗友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焦尾琴冷,冰弦仍存未绝之韵;蓝田玉碎,寒烟犹萦未散之魂”,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严谨‌:文章开头以书信的形式引入,中间部分围绕相思、离别等主题展开,结尾则以美好的祝愿收束,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此文是一篇优秀的古典风格散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作者通过丰富的古典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相思之情、离别之苦以及对美好祝愿的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动,回味无穷。希望诗友能继续保持这种写作风格,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主题

好友

659

积分
发表于 2025-2-14 14:45: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吕仁龚 发表于 2025-02-09 21:04
诗画心声,情在其理,好诗赞赞赞赞赞赞赞

谢谢支持

主题

好友

659

积分
发表于 2025-2-14 14:46: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莊稼人 发表于 2025-02-14 13:17
诗友此文《烟波不系•岁安书》情感深沉,文笔优美,充满了古典韵味与诗意。诗友以书信的形式,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将相思之情、离别之苦以及对美好祝愿的表达融入字里行间,令人动容!
‌亮点分析‌:
‌古典意象丰富‌:文中运用了“烟波”、“素帛”、“灯花”、“焦尾琴”、“蓝田玉”等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情感真挚‌:诗友通过描述与友人(或恋人)的相识、相知到离别的过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
‌文笔优美‌:文章语言优美,句式多变,既有长句铺陈,又有短句点缀,节奏感强。同时,诗友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焦尾琴冷,冰弦仍存未绝之韵;蓝田玉碎,寒烟犹萦未散之魂”,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严谨‌:文章开头以书信的形式引入,中间部分围绕相思、离别等主题展开,结尾则以美好的祝愿收束,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此文是一篇优秀的古典风格散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作者通过丰富的古典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相思之情、离别之苦以及对美好祝愿的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动,回味无穷。希望诗友能继续保持这种写作风格,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谢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