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唐诗中无比沉痛的一首诗,只有短短4句,很多人却是哭着读完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2667|回复: 4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5-2-1 06:12: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原创 熊熊 诗说闲话(未发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的荒芜、家园的毁灭,更是无数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碎。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人们生活在恐惧与绝望之中,不知道明天的太阳是否还会升起。
翻开陈陶的这首诗,时光仿佛回到摇摇欲坠的唐朝,盛世景象已逐渐远去。
此时的大唐,国力衰微,边疆战争频仍,少数民族不断侵扰边境,社会动荡不安。
陈陶在这一时期游学长安,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于是写下了这首《陇西行》。
它犹如一声穿越千年的悲叹,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人性的坚韧与脆弱,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开篇诗人就我们勾勒了一幅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誓扫”写出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与杀退敌军的决心。
“不顾身”写出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勇姿态,为了大唐,为了家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情壮志。
“五千貂锦”,写出了伤亡惨重。他们本是精锐之师,却在与胡人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葬身于滚滚胡尘之中。
这是何等的悲壮!我们仿佛能看到那激烈的战场,听到那震天的喊杀声,感受到战士们的热血与忠诚。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两句却如同一把冰冷的剑,直直地刺入我们的心中。
读到这里只想哭,我想没人能够抗住这两句诗的杀伤力吧!
“河边骨” 与 “梦中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战后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当年离开家时的年轻英俊的战士。
两者强烈的对比,令人心碎。写出了诗人对战死者以及家人的无限同情。
那些在无定河边化作白骨的战士们,他们曾经也是鲜活的生命,怀着一腔热血,来到无情的战场。
黄沙漫漫,他们眼中只看得见敌人的刀和剑。本以为这场战争会很快结束,很快就能与家人团圆。
可是一天,一月,一年的过去了,战争无休无止。
无数个夜晚他们梦到家乡,想到心中牵挂的人儿啊,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手指蘸着浊酒,在地上一遍遍的写着两个字:归乡。
可他们不能回,必须坚守在这里,不为建功立业,只为守护身后的国土,家的安宁。
可他们的生命却在这漫长的战争中消逝,最终化为冰冷的白骨。
可家中的妻子却不知丈夫早已命丧沙场,阴阳两隔,仍在苦苦等候,在梦境中深切的盼他早日归来团聚。
读完这首诗,让人痛心疾首,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以及和平的珍贵。
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争!

附上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上一篇:无辜被贬的他写下一首诗,其中一句最见真情
下一篇:境界极高的4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悟透了人生,治愈了世人千百年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5-2-4 19:29 +1
太湖石 2025-2-2 00:11 +1
吕仁龚 2025-2-1 16:03 +1
yadang 2025-2-1 12:34 +1
~王泽晋~翡翠 2025-2-1 06:23 +1
+1
2671°C
4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闲云孤鹤
  • 言言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1 07:41:12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陈陶的《陇西行》确实是一首充满悲怆与深情的诗作,透过短短四句字,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撕裂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开篇的“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以战士的豪情壮志为引入,展现了他们为保家卫国而奋勇作战的决心。这里的“誓扫”与“不顾身”彰显出的是一种英雄气概,而后面的“五千貂锦”则是对牺牲的沉痛回顾,暗示着无数年轻生命的陨落。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令人扼腕:“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两行字如同利箭般刺痛人心,极富隐喻。河边的白骨象征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春闺梦里人”则是他们留下的亲人,依旧在期待着归来。这种生死离别的对比,使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愈加强烈,令人感叹。

整首诗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战争的惨烈,也引发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家庭的思念。诗人在这里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绝望,以及对于团圆和慈爱的渴望,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你的解读精彩而深入,非常值得赞赏!希望我们都能铭记历史,珍视当下,向往和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1 14:23: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2-01 07:41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陈陶的《陇西行》确实是一首充满悲怆与深情的诗作,透过短短四句字,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撕裂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开篇的“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以战士的豪情壮志为引入,展现了他们为保家卫国而奋勇作战的决心。这里的“誓扫”与“不顾身”彰显出的是一种英雄气概,而后面的“五千貂锦”则是对牺牲的沉痛回顾,暗示着无数年轻生命的陨落。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令人扼腕:“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两行字如同利箭般刺痛人心,极富隐喻。河边的白骨象征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春闺梦里人”则是他们留下的亲人,依旧在期待着归来。这种生死离别的对比,使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愈加强烈,令人感叹。

整首诗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战争的惨烈,也引发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家庭的思念。诗人在这里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绝望,以及对于团圆和慈爱的渴望,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你的解读精彩而深入,非常值得赞赏!希望我们都能铭记历史,珍视当下,向往和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2-1 16:3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是一种快乐,谢了

主题

好友

1515

积分
发表于 2025-2-10 16:16: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