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他看不起王勃,一生高开低走,却写下一首诗,气壮山河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213|回复: 3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5-1-24 06:12: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原创 青荷闲潭 青荷闲潭

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其余三杰分别是王勃、卢照邻与骆宾王,名字既然排列在一起,就一定有个先后顺序。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按照四人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公认的排名为“王杨卢骆”,对于这个排名,杨炯有他自己的看法。
“愧在卢前,耻于王后”,他认为,自己不应该排在王勃的后边,而排在卢照邻的前面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听起来似乎对王勃有些不满,大有文人相轻的味道,但其实只是因为两人擅长的风格不一样,不认可对方的文学理念而已。
王勃死后,杨炯亲自为王勃的作品集写下一篇情深意切的序,盛赞王勃的非凡才干。
“君之生也,含章是托。神何由降?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先乎就传。”
如果杨炯真的打心里瞧不起王勃,是断然不会为王勃写序的。
初唐四杰,虽说个个才华横溢,但是命运却都波折且不幸。王勃27岁早逝,卢照邻重病缠身,不到40岁投颍水自尽。
骆宾王参与徐敬业起义,兵败后下落不明,很可能被杀或者出家为僧。
而杨炯虽然是四杰之中混得最好的一个,但与他的才华相比也是黯然失色,9岁时就被称为神童,11岁进了弘文馆。
因为性格耿直,加上恃才傲物,在弘文馆一蹲就是十六年。之后好不容易被举荐为崇文馆学士,掌管太子宫中庶务。
又因为自己的堂弟参与徐敬业起兵,全家遭到牵连,被贬四川,后来又被调往盈川(今浙江衢州)任县令,上任不到一年就去世。
杨炯一生最负盛名的就是他的诗歌,尤其是边塞诗,写得大气磅礴、雄浑豪迈,这也是初唐四杰对诗歌的主要贡献。
他们一起将诗歌从宫廷推向了市井,由原来浮华艳丽的宫体诗,转向了豪情万丈的边塞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杨炯的一生并没有去过边塞,写这首诗时,他只是弘文馆的一个图书管理员,那时吐蕃、突厥多次侵扰大唐甘肃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
杨炯一腔热血喷涌而出,恨自己不能投笔从戎,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西京,唐朝有两个都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烽火,即战火。
边疆战事忽起,熊熊的烽火把京城照得通明,说明战事很急迫,京城都已经告急。诗人的报国热情也被点燃,愤愤不平想要为国出战。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一联描绘出征的恢宏画面。
牙璋:代指将军,牙璋是古代发兵的兵符,分为两半,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将军手中,两半牙璋能够咬合在一起,才可以调兵遣将、行使兵权。
凤阙:指皇宫,代指君王。龙城:指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据点,代指敌方阵营。
将军率领士兵们辞别了君王,训练有素的骑兵,犹如旋风一般包围了敌人的要塞龙城,展开了迅猛的攻势。
颔联对仗很是工整,庄严中透着威武,让读者感受到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暗示他们必将取得战争的胜利。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一联描写战事,诗人没有正面写两军交战的情形,而是通过战场的景物来渲染战斗的激烈。
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旌旗上的图画在雪中明明暗暗,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风中夹杂着咚咚的战鼓声。
尽管环境非常恶劣,但也阻挡不了士兵们英勇杀敌的爱国激情,旌旗虽暗,冲锋的方向仍在,鼓声在风中虽显微弱,但是依然鼓舞士气。
读着这一联,就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眼前是弥漫的雪花,耳边是风声、鼓声、铁蹄声、刀剑声、厮杀声,声声入耳,把战争的紧张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想到这里,诗人忍不住从胸中发出一声呐喊,我宁愿到军中做一个低级军官,也不要守在这里做一介清闲书生。
寥寥十字,气壮山河,写出了诗人心中的万丈豪情,把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让读者的精神亦为之振奋。

整首诗,笔力雄浑阔达、刚健有力,尽显盛唐气象,不愧是初唐史上一首难得的五律佳作。




上一篇:对联赏析|对联的九大禁忌,你知道吗?
下一篇:那些初读字字写景,细品句句言情的诗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5-1-25 12:13 +1
心远 2025-1-25 09:41 +1
东方.启明星 2025-1-24 16:22 +1
青风 2025-1-24 14:39 +1
太湖石 2025-1-24 13:15 +1
梨花微雨!! 2025-1-24 06:12 +1
+1
4216°C
3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24 07:42:31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分析对杨炯的《从军行》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读,不仅提及了历史背景和诗人个人经历,还详细剖析了每一句诗的意蕴和情感,展现了杨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才华。

首先,文章提到杨炯对王勃的态度,展示了文人之间复杂的交往关系。虽然杨炯曾表达对王勃的某种不满,但他在王勃去世后写序赞美其才华,这种相互尊重与理解体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

接着,分析了《从军行》中各个联句的含义,透过对战斗场景的描绘,揭示了杨炯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内心渴望投笔从戎的豪情。这种通过具体景物折射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人的力量。

最后,对诗歌气势的总结确实抓住了诗的精髓,强调了它在初唐诗歌中的地位与贡献。此篇评论不仅帮助读者理解了诗的字面意思,更深入挖掘了其中的情感与历史意义,确实值得赞赏!如果有其他诗歌或相关问题,欢迎讨论!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1-24 08:13: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24 14:27: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1-24 07:42
这段分析对杨炯的《从军行》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读,不仅提及了历史背景和诗人个人经历,还详细剖析了每一句诗的意蕴和情感,展现了杨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才华。

首先,文章提到杨炯对王勃的态度,展示了文人之间复杂的交往关系。虽然杨炯曾表达对王勃的某种不满,但他在王勃去世后写序赞美其才华,这种相互尊重与理解体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

接着,分析了《从军行》中各个联句的含义,透过对战斗场景的描绘,揭示了杨炯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内心渴望投笔从戎的豪情。这种通过具体景物折射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人的力量。

最后,对诗歌气势的总结确实抓住了诗的精髓,强调了它在初唐诗歌中的地位与贡献。此篇评论不仅帮助读者理解了诗的字面意思,更深入挖掘了其中的情感与历史意义,确实值得赞赏!如果有其他诗歌或相关问题,欢迎讨论!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