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1-23 19:18: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5-01-23 12:18
品读学习,欣赏点赞!
小年快乐!

。谢谢诗友到访雅赏!同祝安好!
发表于 2025-1-23 19:1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小童 发表于 2025-01-23 14:28
诗词高手!欣赏点赞!邀请您参赛呢!

谢谢诗友审赏谬赞,赐评留玉!遥握问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平凡小童 +1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158

积分
发表于 2025-1-23 23:5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1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24 17:14: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美景更美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1
发表于 2025-1-24 18:34: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友好!直言不讳提点小意见,既是《七律》不应该出现重字吧?清浅/日西,又怎能对仗呢?词性不同,意境更不同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1
发表于 2025-1-24 19:53: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杨青林 发表于 2025-01-24 18:34
诗友好!直言不讳提点小意见,既是《七律》不应该出现重字吧?清浅/日西,又怎能对仗呢?词性不同,意境更不同了。

律诗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重字,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允许重字‌。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律诗的一般规则
‌避免重字‌:律诗注重精炼和意境的营造,每个字都承载着重要的艺术信息。因此,在一首诗中,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以保持诗意的流畅和表达的丰富性‌1。
二、允许重字的特殊情况
‌叠字和修辞性重复‌:虽然律诗通常避免重字,但叠字(如“关关雎鸠”中的“关关”)和修辞性重复(如顶针、复辞等)是例外。这些重复不仅不违反律诗的规则,反而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表现力‌2。
‌特殊句式和意境需要‌:在某些特殊句式或为了表达特定的意境时,诗人可能会故意使用重字。这种重字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2。
三、实际创作中的灵活性
‌历史实例‌:从唐代到宋代的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在他们的律诗作品中都出现过重字。这些重字并未影响他们的作品成为经典,反而增添了诗歌的独特韵味‌3。
‌现代观点‌:现代诗人在创作律诗时,对于重字的使用也持有一定的灵活性。他们认为,只要重字使用得当,不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和韵律,就是可以接受的‌4。
综上所述,律诗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重字,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允许重字的存在。
重字算不算出律?
‌律诗重字不一定算出律‌。具体分析如下:
‌一、重字与出律的关系‌:
律诗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重字,主要是为了保持诗意的流畅和表达的丰富性。然而,重字并不等同于出律。出律主要指的是律诗在平仄、韵脚、对仗等方面违反了格律规定。而重字问题,只要平仄位置适当,是不构成出律的‌12。
‌二、重字的特殊情况‌:
‌修辞性重复‌:在某些情况下,诗人为了达特定的意境或修辞效果,可能会故意使用重字。这种重字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如叠字、顶针等修辞手法‌。
‌地名和人名重复‌:由于地名和人名的特殊性,有时在律诗中会出现重复,这种情况也不被视为出律‌。
‌三、重字的使用原则‌:
虽然律诗允许在特定情况下使用重字,但应遵循尽可能避免的原则。只有在变通无效、换一字会破坏整首诗意境的前提下,方可考虑使用重字‌2。
综上所述,律诗中的重字并不一定算出律,关键在于重字的使用是否得当,是否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意境和韵律。
发表于 2025-1-24 19:55: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杨青林 发表于 2025-01-24 18:34
诗友好!直言不讳提点小意见,既是《七律》不应该出现重字吧?清浅/日西,又怎能对仗呢?词性不同,意境更不同了。

这首诗在对仗方面做得‌相当工整‌。以下是对诗句对仗的详细点评:
‌疏影横斜清浅碧,寒香浮动日西坤‌:这两句诗中,“疏影”与“寒香”相对,均为偏正结构,分别描述梅的影和香;“横斜”与“浮动”相对,均为并列结构,描绘梅影的姿态和香气的飘散方式;“清浅碧”与“日西坤”相对,前者形容水的清澈浅绿,后者虽非传统对仗中的直接自然景观,但可理解为日暮时分的天地,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巧妙对应。
‌霜禽欲寝偷垂目,雅菊含羞悄隐魂‌:这两句中,“霜禽”与“雅菊”相对,均为偏正结构,分别指白色的禽鸟和优雅的菊花;“欲寝”与“含羞”相对,描述两者的状态;“偷垂目”与“悄隐魂”相对,均为动宾结构,形象地描绘出霜禽欲睡未睡、偷偷垂眼和雅菊仿佛因羞涩而隐藏魂魄的情景。
综上所述,此诗在词语的选用和意境的营造上都体现出了高度的对仗艺术,使得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发表于 2025-1-25 08:06: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莊稼人 发表于 2025-01-24 19:55
这首诗在对仗方面做得‌相当工整‌。以下是对诗句对仗的详细点评:
‌疏影横斜清浅碧,寒香浮动日西坤‌:这两句诗中,“疏影”与“寒香”相对,均为偏正结构,分别描述梅的影和香;“横斜”与“浮动”相对,均为并列结构,描绘梅影的姿态和香气的飘散方式;“清浅碧”与“日西坤”相对,前者形容水的清澈浅绿,后者虽非传统对仗中的直接自然景观,但可理解为日暮时分的天地,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巧妙对应。
‌霜禽欲寝偷垂目,雅菊含羞悄隐魂‌:这两句中,“霜禽”与“雅菊”相对,均为偏正结构,分别指白色的禽鸟和优雅的菊花;“欲寝”与“含羞”相对,描述两者的状态;“偷垂目”与“悄隐魂”相对,均为动宾结构,形象地描绘出霜禽欲睡未睡、偷偷垂眼和雅菊仿佛因羞涩而隐藏魂魄的情景。
综上所述,此诗在词语的选用和意境的营造上都体现出了高度的对仗艺术,使得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简单回复一下:
1.重字:梅花有几十种雅称,(香)字重复毫无意义。
2.对仗:都应该知道最起码的对仗要求: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以此类推无需多言。清浅/形+形,并列结构的形容词,日西/名+方,主谓短语,何以对仗呢?可以说都不符合宽对的要求。恕不再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1
发表于 2025-1-25 12:07: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互相关注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1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25 13:5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