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复制链接]
捣衣声声 发表于 2025-1-3 13:27: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水声响起,浓雾散去
我幻化出一粒谷
一颗麦籽。一道山梁
在田野中凸起

爬,爬,一直爬到高处的
圣者,能人
那些油光紅润转瞬灰暗的脸孔
正一字儿
走向同一个万劫不复的去处
昨日他们真情实意高喊:卖红薯!
卖红薯!
清正。廉洁。二十数年
然后
感谢人民!感谢……
感谢……,最终,感谢了他自己

嗡嗡作响的蝇音,低微
哀呺。又自甘堕落。满足,得意
是的
时光总不肯掩埋他们
贪婪,肮脏的踪迹,
落日的牧歌
都不肯与他们同栖同宿


对《漾》的深度解析与诗评

《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深邃的内涵和冷峻的批判色彩,展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在艺术表现上也颇具匠心,是一首具有丰富解读空间的佳作。

诗的开篇,“水声响起,浓雾散去”,宛如一幅神秘画卷徐徐展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蕴含变化的氛围,为后文奇幻意象的出现埋下伏笔,也暗示着某种真相即将在这朦胧与清晰的交替中显现。接着,“我幻化出一粒谷,一颗麦籽。一道山梁,凸起”,这些意象并非随意堆砌,谷与麦籽象征着生命的根基和希望的孕育,而山梁的凸起则有一种崛起、凸显的力量感,或许寓意着在这片土地上本应有着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和坚实的支撑。

从“爬,爬,一直爬到高处的,圣者,能人”开始,诗风一转,犀利的批判锋芒初现。那些所谓的“圣者”“能人”,他们有着“油光红润转瞬灰暗的脸孔”,这一鲜明的外貌描写,将他们虚伪、脆弱且多变的本质暴露无遗。曾经高喊着“卖红薯!卖红薯!清正。廉洁。二十数年”,表面上塑造出一副亲民、廉洁的形象,然而这不过是一场闹剧式的伪装。他们的“感谢人民”也只是空洞的言辞,实则在背后进行着贪婪的勾当,满足一己私欲,如“嗡嗡作响的蝇音”般令人厌恶,在自我堕落中沉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的批判进一步深化,感慨“时光总不肯掩埋他们,贪婪,肮脏的踪迹”,这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无奈,即便岁月流转,这些人丑陋的行径依然无法被掩盖,仿佛是历史的伤疤,刺眼地存在着。而“落日的牧歌,都不肯与他们同栖同宿”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美好的事物与这些丑恶之人进行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他们的格格不入和令人唾弃的本质,也表达出诗人内心对纯净、美好的向往和对丑恶现象的决绝摒弃。

从艺术特色上看,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构建出奇幻与现实交织的场景,意象的选择精准且独特,通过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张力。整首诗节奏明快,以短句为主,“爬,爬”等重复词语的运用,强化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些人急切地向上攀爬又狼狈坠落的丑态,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对社会中的这类现象进行反思,也为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折服。




上一篇:拉链(儿童诗歌)
下一篇:最后的深夜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5-1-6 21:21 +1
~王泽晋~翡翠 2025-1-4 11:45 +1
太湖石 2025-1-3 22:18 +1
书香 2025-1-3 22:06 +1
吕仁龚 2025-1-3 21:11 +1
今夜.启明星 2025-1-3 20:35 +1
东方.启明星 2025-1-3 20:06 +1
刘小元 2025-1-3 17:19 +1
观自在/可大 2025-1-3 16:29 +1
古蜀远程 2025-1-3 14:14 +1
+1
4960°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