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破阵子.艰辛筹费记(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3536|回复: 1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2-25 18:05:4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破阵子(钦定词谱)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晏殊

        晓起牵牛入岭,暮归①负篓穿山。棘刺丛中寻②玉茯,霜冷崖边拭汗干。求知岂畏难。
       秋树捋来青叶,夏林攀上枝繁。糙手攀藤收③橡籽,苦累千般志未残。梦圆心自安。

一、词语解释:

     ①“负篓”:“负”意为背负,“篓”指背篓,描绘主人公劳作时背着背篓,以便盛放采集之物的模样。

       ②“玉茯”:即茯苓,中药材。称之“玉茯”,既添文雅,又突出其珍贵,是主人公求学筹费的关键挖掘物。

        ③“橡籽”:橡树果实,彼时可售换钱,是主人公中学、高中采集攒学费的对象,饱含艰辛。

二、写作背景(附文章)

             逐梦之路:艰辛筹费记

        在时光的长河中回溯,小学与中学那段求学岁月,为了挣得每学期的学费,我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却又无比坚定。那时,年幼的我深深知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曙光,而学费是踏入知识殿堂的敲门砖,为了这块“砖”,我在求学之路上奋力拼搏。

        小学时,每学期一元五角的学费,对贫困的家而言,宛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每日午后,放学铃急切响起,仿若一道不容违抗的军令,我心急如焚,箭步冲回家,一把抄起牛绳,牵上牛朝着山野狂奔而去。放牛的间隙,我睁大眼睛,如同敏锐的寻宝人,在山野间探寻着一切能带来希望的“宝藏”。

        土茯苓,便是我最常寻觅的“珍宝”之一。它好似有意隐匿行迹,偏爱扎根于最刁钻的地方。那刺笼仿若一座天然的绿色牢笼,尖刺丛生,我每一次伸手进去挖掘,就好似在与荆棘猛兽搏斗,幼嫩的肌肤瞬间被划得鲜血淋漓。有时,它又倔强地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深处,我紧紧握住挖锄,踮起脚尖,将身子探入险境,为了挣学费,脚下的石头松动不稳,每挥动一次挖锄,都会惊落簌簌沙石,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这般惊心动魄,如今想来仍心有余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挖到土茯苓,我满心欢喜,用双手轻轻拂去表面的泥土,再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背篓,背在背上,踏上归途。那分量压在肩头,为了挣学费,却仿佛承载着我求学的希望,脚步也轻快了几分。

        回到家中,我顾不上休息,为了挣学费,寻出砍刀,蹲在院子里,把背篓里圆滚滚、硬邦邦的土茯苓一一取出,放在地上。双手稳稳握住它,挥起砍刀,可这活儿并不轻松,一刀下去,稍不留神就会砍偏,寒光闪烁间,刀刃险险擦过手指,为了挣学费,吓得我心跳陡然加速,只能屏气敛息,全神贯注地继续。将土茯苓切成均匀薄片后,再寻块向阳空地,仔细地把它们铺开晾晒。待晒干,便背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赶往供销社。那收购价低廉得令人心酸,一斤常常仅有一分半,可当我攥着换来的那点零钱,掌心摩挲着那带着温度的硬币,为了挣学费,心中却燃起了熊熊希望之火。

         山间还藏着其他“财富密码”。偶尔发现几株模样陌生却看着能换钱的草药,我便立刻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拨开周围的杂草,再小心翼翼地挖起,用衣角温柔地擦拭掉泥土,视若珍宝般收进背篓。还有那些被雨水冲露出一角的葛根,顺着痕迹挖掘时,手指磨破、指甲开裂,我也浑然不觉,仿佛挖到的不是葛根,而是开启知识大门的珍贵钥匙。

         步入中学,学费涨到二元五角,生活的压力愈发沉重。秋天,漫山遍野的狗骨头树叶泛黄,像是为我点亮的希望信号灯。这种树叶易燃特性突出,是做炸药的必备原料,当时,这成了我换钱的“利器”。低矮些的树木,我瞅准机会,伸手一薅,便是一大把;但遇上高大挺拔的,心里就打起鼓来。双脚踩上晃晃悠悠的树枝,我提前在胸前挎好布袋,待爬上树梢,迎着瑟瑟秋风,一把把捋下树叶往袋里塞,稍有不慎,叶片就随风飘散。干树枝像隐藏的暗器,冷不丁就会划破我的手,伤口被冷风一吹,刺痛钻心,可我顾不上处理。下树时,手脚并用,将布袋里的树叶倾入背篓,随后,又折返攀爬,循环往复,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在寒风吹拂下,脸颊冰凉,那风中飘零的树叶,似在低诉我的不易。一趟趟往返供销社,看着收购员称量、记数,换来的钱虽不多,却被我小心翼翼地攒着。

        时光匆匆,我升入了高中,学费涨到三元六角。此时的我,身体愈发强壮,目光也更加坚毅,为了挣够学费,我寻找挣钱的途径不再局限于熟悉的土茯苓和狗骨头树叶。橡树籽成熟的季节,山林间那一棵棵橡树,便成了我新的“希望之树”。我穿梭其中,只要看到橡树,不管树干多高多粗,都会毫不犹豫地双手抱住,开始攀爬。骄阳似火,烤得大地滚烫,大汗淋漓的我,攀爬间汗水迷住双眼,眼前一片模糊,脚下更是滑溜溜的,可我哪管得了这些。粗糙的树皮似砂纸,磨得掌心皮开肉绽,树枝肆意抽打脸颊,生疼生疼,我却从未有过退缩念头。每摘下一颗橡树籽,都仿佛握住了一丝希望。

        回首往昔,那些年,我才十一二岁,本应是双手嫩滑的年纪,可现实却让我的手布满沧桑。每到秋冬,霜风一吹,手上的皮肤迅速干裂,一道道细小的口子触目惊心,仿佛干涸的河床。平日里,被刺划伤的痕迹还未痊愈,新的伤口又添上来。这双手,哪里像是个孩子的手,倒更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的手,粗糙、干裂、满是伤痕。但就是这双手,一点点刨出我求学的希望,挣来珍贵的学费,助我在而困境中蹒跚前行,追逐知识的曙光。

        寒来暑往,靠着这一厘一毫的积攒,每学期末,当我把皱巴巴、带着体温的钱交到老师手中,自豪与喜悦溢满心间。如今回想过往,那是一滴滴的心酸。但看到现在自己拥有的幸福,我深知,那些曾经的磨难都是生活对我的历练,是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那些年,贫瘠的山野是我独一无二的“取款机”,我在苦累中蹒跚求学,在困境中倔强成长,用如雨的汗水,浇灌出知识殿堂的绚丽之花,让梦想照进现实。虽有满心心酸与疲惫,但只要想到能读书、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希望便如破晓曙光,照亮前行的路。

三、词的赏析:

        这首词恰似一幅寒门学子的奋斗长卷,借《破阵子》激昂韵律,生动勾勒出求学逐梦的艰辛与坚毅。开篇点明每日节奏,“晓起”上学前牵牛入岭,放学后“暮归①负篓穿山”,放牛间隙变身勤劳“寻宝人”,足见年少懂事。寻②玉茯时,棘刺挡道、霜寒侵体,却未退缩,“求知岂畏难”振聋发聩,是精神脊梁。下阕依季节展现成长,中学、高中的秋采青叶、夏收橡籽,“捋”“攀”艰辛尽显,“糙手”见证岁月磨砺,千般苦累不折志向,直至“梦圆心自安”。全词以时间为序、场景为墨,细腻的动作、环境描写与直抒胸臆相融,奏响知识改变命运的奋进曲,感染力十足,令人动容。

       上阕聚焦小学阶段,放学后便是忙碌开端。“暮归①负篓穿山”,夕阳余晖下,小小身影背着背篓翻山,放牛兼采集。“棘刺丛中寻②玉茯,霜冷崖边拭汗干”,荆棘似恶兽、寒霜如冰刀,主人公无畏探寻,“寻”找希望、“拭”去疲惫,为学费、为知识,咬牙坚持,以“求知岂畏难”袒露赤诚之心。

        下阕着眼中学、高中,随成长压力递增,谋生求学两手抓。秋夏更迭,“秋树捋来青叶,夏林攀上枝繁”,不同季节不同艰辛,“捋”需巧劲、“攀”要胆识,手段多样背后是生活所迫。“糙手攀藤收③橡籽”,特写糙手,与青春格格不入,却因梦想有力攀爬,“苦累千般志未残”诠释坚韧,圆梦时淡然欣慰。

        全词层层铺陈,结构精巧,紧扣放学放牛、季节变换等日常,用鲜活场景、精准动词,将求学之路的酸甜苦辣一一展现。从小学到中学、高中,环境愈恶劣,志向愈坚定,借词牌激昂节奏,彰显不屈精神,引发共鸣,激励后人珍视知识、追逐梦想












上一篇:江畔晚望
下一篇:七十周岁生日感怀之六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12-26 19:20 +1
心远 2024-12-26 11:58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25 22:24 +1
观自在/可大 2024-12-25 18:41 +1
潇潇湘雨 2024-12-25 18:41 +1
y晨彳光 2024-12-25 18:18 +1
+1
3537°C
1
  • 潇潇湘雨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2-25 18:41: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