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组词:江城子.岁月学府印记(词林正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3030
|
回复: 3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组词:江城子.岁月学府印记(词林正韵) ...
[词]
组词:江城子.岁月学府印记(词林正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2-23 16:54:23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3030
|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江城子(钦定词谱) 双调七十字,前后段各七句、五平韵——苏轼
其一《江城子·杉木坝学堂》
百年学府韵悠长①。古牌坊②,映斜阳。朱户石狮③,威凛守书堂。雕栋画梁④龙欲舞,檐角起,势飞扬。
中庭天井沐清光。雨添凉,戏波忙。欢闹声传,年少意徜徉⑤。四壁青砖墙黛瓦,幽径绕,墨流芳。
其二《江城子·一分钱求学路》
家贫怎奈学资荒。父兄忙,凑银洋。五角难全,遗落一分伤。怯步校门心忐忑⑥,衣满汗,手冰凉。
恩师见状意慈祥。挽柔肠,共寻芳。石板街边,蹲看细端详⑦。终得学途开启处,恩不忘,梦犹长。
二、写作背景(见文章)
学堂的回忆
在时光的悠悠长河中,杉木坝学堂仿若一座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朴灯塔,静静伫立,照亮了我童年求知的旅程,珍藏着无数难以忘怀的故事。
学堂大门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似在默默低语往昔的风云变幻。那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宛如忠诚的卫士,蹲坐在厚实的石墩之上。雄狮昂首,鬃毛烈烈,仿若燃烧的火焰,以锐利目光远视前方,坚定守护这片知识的神圣殿堂;雌狮侧卧,目光温婉含威,祥和凝视周边,使人心生安宁。石狮子身上每一道精细雕琢的纹理,无论是飞扬的鬃毛,还是刚健有力的爪子,在日光倾洒下,皆勾勒出历史的沧桑轮廓,仿若带着人们穿越时光,回溯至学堂始建之初。
抬头望去,校门的屋顶更是别具一格,四角如亭子般高高翘起,肆意飞扬,恰似灵动欲飞的燕尾,给这庄重的大门添了几分轻盈与飘逸。其上雕刻着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的龙,有的蜿蜒盘旋,似在云海中穿梭遨游;有的张牙舞爪,威风尽显,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还有的龙首高昂,口吐龙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龙珠熠熠生辉,宛如梦幻仙境之物。这些龙雕工精细,鳞片清晰可辨,龙须丝丝分明,搭配着或金黄、或湛蓝、或朱红等绚丽色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让人不禁驻足凝视,沉醉于这巧夺天工的技艺之中。
迈过这道厚重的大门,一座由杉木坝尹家大户人家祠堂改制而成的学堂映入眼帘。学堂呈四合院样式,中间精巧分布着四个宽敞的天井,它们仿若四颗明亮剔透的眼眸,为整个建筑注入充足采光与清新通风。这些天井不仅实用,更是我们儿时的欢乐场。每逢雨落,只要天气尚暖,天井瞬间化作奇幻水世界。雨水倾盆而下,汇聚其中,形成浅浅“湖泊”,雨滴砸落,溅起的水花如细碎小水晶般晶莹闪烁。我们一群孩子欢呼雀跃,撸起裤脚,在这“水泽”中嬉笑玩闹,你追我赶地打水仗,欢笑声震得雨水都似在跳跃应和。而当雨稍歇,房檐瓦片上残留的雨水串串滑落,宛如水帘珠般垂落而下,我们总爱将脚伸得长长的,惬意享受那清凉水珠的温柔冲刷,任丝丝凉意从脚尖传遍全身,满心沉醉于这自然赋予的简单快乐。天井四周,一间间房屋有序环绕,我的教室就隐匿在最里间,仿若世外桃源般,远离尘嚣,唯有朗朗书声悠悠传出,打破这份静谧。
穿过后门,一片郁郁葱葱、仿若绿色海洋的楠树林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林中楠树大小各异,小些的,单人双臂便能轻松环抱;粗壮些的,非得三四个同学手拉手才可合围。课间、体育课,这片树林无疑是同学们的欢乐圣地,捉迷藏、探寻昆虫奥秘、分享心底小秘密,欢声笑语与沙沙的树叶声交织共鸣,奏响一曲曲充满童真的童年乐章,诸多趣事在此间不断演绎,编织成一串串熠熠生辉的记忆珠链。
到了冬天,楠树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不一会儿就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厚毯,楠树林也变成了一个梦幻的雪之王国。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一下课就蜂拥而至,在树林里开启欢乐的冰雪派对。大家齐心协力,手忙脚乱地堆起雪人,你捧来一团雪当作脑袋,我插上两根树枝权当手臂,他再找来几颗石子点缀成眼睛和纽扣,形态各异的雪人就此诞生,有憨态可掬的小熊模样,有竖着尖尖耳朵的小狗造型,还有戴着“帽子”、围着“围巾”的小雪人,活脱脱像个冬日里的小精灵。这边雪人刚堆好,那边雪仗又打响了,同学们分成几个阵营,抓起雪球奋力掷向对方,欢笑声、惊呼声和雪球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树林上空。当上课铃急促响起,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停下,带着满身的雪和未尽的兴致,匆匆向教室跑去。可一下课,又迫不及待地奔赴这片冰雪乐园。
一分钱的求学路
那时,在杉木坝学堂,一学期的学费是一块五毛钱。考虑到诸多家庭贫困,学生一时难以在报名时凑齐学费,学校便做了个规定:交不起一学期学费的,报名时得应先拿出五毛钱。
我家境贫寒,哥哥眼看着生产队里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都陆续报名上学了,而我却因凑不齐学费只能在家干着急。为了我这五毛钱的报名费,哥哥不辞辛劳,跑遍邻里街坊,四处打听、东拼西凑。当时的 4 角 9 分钱,不仅有皱巴巴的纸币,还有几枚硬币,零零散散的,在传递间,一个不小心掉落也是极有可能的。好不容易凑齐这些,哥哥拉着我来到学校门口,眼中满是期待与愧疚,抬手摸摸我的头,声音略带沙哑地说:“妹妹,你自己进去报名,一定要好好学习。”我懵懂地点点头,紧紧攥着那几张带着温度、皱巴巴的零钱,心像小鹿乱撞般,既紧张又兴奋,抬腿跨过了校门。
报名处,一位年轻漂亮、留着长辫子的老师面带微笑站在那儿,宛如春日暖阳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我怯生生地将钱递过去,那时报名费惯例是五毛钱整,老师原以为我拿的是足额款项,手指轻轻一数,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分钱的购买力超乎想象,能在校门口小摊上买到好几颗甜滋滋的糖球,或是换来一小截珍贵无比的铅笔,那可是学习的得力工具。老师轻轻牵起我的手,柔声说道:“孩子,是不是路上掉了?咱赶紧找找,这一分钱可不能丢。”
于是,我们沿着校门口滚烫的石板路,一寸一寸仔细翻找。骄阳似火,石板滚烫,街边的喧闹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可我们满心焦急,全然不顾。路过卖文具的小摊,老板投来疑惑的目光;途经打铁铺子,火星四溅中,铁匠师傅也抽空瞧了瞧我们。老师弯着腰,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墙角的青苔、石板的缝隙,都轻轻拨开查看,嘴里还念叨着:“这一分钱跑哪去了呢?”
找了许久,汗水浸湿了老师的衣衫,那根长辫子也有些凌乱,可一分钱依旧不见踪影。好在老师见我求学心切,最终还是帮我报上了名。报完名后,老师拉着我往教室走,路上,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孩子,我姓邓,叫邓先珍,是你的班主任,以后你就叫我邓老师,记住了吗?”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进了教室,老师递给我一支粉笔,微笑着对旁边一位比我大、名叫陈以慧的同学说:“陈以慧,毛主席这几个字你会写,就耐心地教教这位同学。”陈以慧同学立刻被安排过来,握住我的手,手中拿着老师刚发的那支粉笔,在木质的课桌上,一笔一划地教我写“毛主席”。他边写边耐心地讲解:“你看,这一撇要这样写,捺要拉长一点……”我照着他的示范,小手颤抖着,费了好大劲,才歪歪扭扭地写出“毛”字。写完后,老师拿起粉笔,同样在课桌上悉心教我写自己的名字,她一边写一边强调:“孩子,笔画顺序千万不能错,这是写好字的基础。”我目不转睛地盯老师的手,努力模仿,好不容易才写出自己的名字。紧接着,我跟着同学们一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写“毛主席”三个字,就此开启了我人生难忘的第一课。
放学回家,我跟哥哥说起这事,哥哥有些无奈地说:“妹妹,我当时确实只有 4 角 9 分钱,不是你掉了,只凑到那么多。”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对老师的愧疚,邓先珍老师带着我找钱的身影、陈以慧同学耐心教导的画面,深深烙印在我心间,成为我童年求学路上最珍贵的回忆,至今熠熠生辉。而这,仅为我在杉木坝学堂诸多在故事的开篇,后续的岁月里,还有更多的成长、欢笑与感动等待我去回味。
二、词语解释:
《江城子·杉木坝学堂》:
• “韵悠长①”:“韵”此处指韵味、情韵,“悠长”即长久、深远。整个词描绘出这所百年学府历经岁月沉淀,有着深厚且绵延不绝的文化韵味。
• “雕栋画梁④”:“雕栋”指经过雕刻装饰的栋梁,“画梁”是有彩绘装饰的屋梁,二者连用,生动展现了学堂建筑的精美华丽,凸显其工艺精湛,尽显大户人家祠堂改造后的庄重典雅。
《江城子·一分钱求学路》:
• “忐忑⑥”:形容心神极为不安。在词中,孩子因学费差一分钱,站在校门口害怕无法入学,内心极度紧张、慌乱。
• “端详⑦”:仔细地看。描绘出老师为帮孩子凑齐学费,和孩子一同在石板街边全神贯注寻找那一分钱的认真模样。
三、词的赏析:
这两首《江城子》宛如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两段有关教育的往昔记忆。
《江城子·杉木坝学堂》聚焦于一座别具韵味的学府,它原是杉木坝尹家大族的祠堂,大户人家的底蕴赋予其非凡的气派。开篇“百年学府韵悠长”如洪钟大吕,奠定了厚重的历史基调,岁月的痕迹凝练于“韵”字之中。“古牌坊,映斜阳”似一幅古朴的油画,斜阳余晖勾勒出岁月轮廓,为学堂蒙上一层怀旧的薄纱。“朱户石狮,威凛守书堂”,朱红大门、威严石狮,本是祠堂的庄重象征,现化作守护知识殿堂的卫士,侧面烘托出浓厚的文化威严感。“雕栋画梁龙欲舞,檐角起,势飞扬”,细节之处尽显奢华,精美的雕刻、灵动的彩绘,龙仿佛破壁而出,檐角似要腾飞云霄,将建筑之美推向极致,彰显昔日尹家的财力与对文化的尊崇,如今转化为知识传承的绝佳环境。下阕笔锋一转,步入学堂内部,“中庭天井沐清光”,清冽的光线洒落,静谧祥和之感扑面而来。“雨添凉,戏波忙”,雨滴打破平静,泛起涟漪,一静一动间,满是生活趣味。“欢闹声传,年少意徜徉”,从景到人,莘莘学子的欢声笑语、自在闲游,让古老学堂焕发生机,他们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沉醉于文化熏陶。“四壁青砖墙黛瓦,幽径绕,墨流芳”收尾,青砖墙、黛瓦顶,幽僻小径蜿蜒,墨香暗自飘散,学堂的每一寸角落都浸透着文化气息,承载着知识传承的重任。
《江城子·一分钱求学路》则着眼于个体求学的艰辛与温暖。“家贫怎奈学资荒”,直白而有力,道出贫寒家庭面对求学费用时的无力与心酸。“父兄忙,凑银洋”,简单几字勾勒出家人为孩子上学四处奔波、竭尽全力的画面。“五角难全,遗落一分伤”,细微之处见真章,仅仅一分钱的缺失,却似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孩子满心哀伤,将贫困家庭孩子求学的不易展现得淋漓尽致。“怯步校门心忐忑”,“忐忑”一词将孩子的心理具象化,脚步踌躇、内心慌乱,不敢迈进校门,害怕梦想因这一分钱破灭。“衣满汗,手冰凉”,身体反应与心理状态相互映衬,进一步强化紧张氛围。下阕峰回路转,“恩师见状意慈祥”,老师宛如黑暗中的明灯,带着慈爱登场。“挽柔肠,共寻芳”,用词轻柔,饱含温情,老师心怀怜悯,挽起孩子一同寻找学费,尽显师德高尚。“石板街边,蹲看细端详”,画面定格于此,师生专注寻找那一分钱,老师的耐心、关怀尽在这一蹲一看之中。“终得学途开启处,恩不忘,梦犹长”,故事迎来曙光,孩子终能入学,师恩铭记于心,求学梦想自此启航,驶向远方。
两首词各具千秋,却又殊途同归。《杉木坝学堂》以景衬情,借华丽建筑展现教育传承的深厚土壤;《一分钱求学路》以事动人,用亲身经历诉说求学路上的坎坷与希望。它们都运用精准生动的词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往昔岁月里教育的重要性、师生情谊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跨越时空,引发人们对历史变迁、教育意义的深深共鸣。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滿江红·中山怀思(词林正韵)
下一篇:
江景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观自在/可大
2024-12-24 11:11
+1
风雨中前行
2024-12-24 10:20
+1
清静太平人
2024-12-24 07:52
+1
成景
2024-12-24 06:47
+1
王凤岭
2024-12-23 21:36
+1
心远
2024-12-23 21:17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23 20:36
+1
太湖石
2024-12-23 19:40
+1
需键
2024-12-23 19:12
+1
吕仁龚
2024-12-23 18:53
+1
+1
3033°C
3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沁园春·土司城(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沁园春·重访凤凰山(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恩施风雨桥(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团聚(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土家豆皮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土家外婆合渣(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观稚子土堆寻宝(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江红·故园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五一高速惊魂记(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归途晨遇(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 归途(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观物忆乡(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需键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需键
古体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23 19:1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互相关注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独孤求居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独孤求居
新手上路
主题
好友
806
积分
发消息
新手上路, 积分 8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4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4 07:4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韵优美,拜读学习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唐韵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1-1 23:5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