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沁园春·周立波岁月华章》词一组(词林正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4210
|
回复: 1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沁园春·周立波岁月华章》词一组(词林正韵) ...
[词]
《沁园春·周立波岁月华章》词一组(词林正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1-26 07:47:49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4210
|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沁园春(钦定词谱)四首,每首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苏轼
《沁园春·周立波早期(1908 - 1934)》
湘水钟灵,少志初萌,沪上志坚。恰青春正好,求知若渴;洋场入目,感愤成篇。笔涉诸家,思穷众理,欲解苍生苦乐源。文坛路,始左联试步,意兴阑珊。
新声渐起人间,译著里、才情展未闲。看学林初涉,心倾马列;文澜初探,情系乡关。砥砺前行,风华正茂,岁月为炉炼志顽。根基奠,待风云际会,笔走狂澜。
《沁园春·周立波盛期(1935 - 1966)》:
烽火漫天,笔作干戈,战地传笺。自延安赴远,情牵土改;乡村入画,墨写新颜。骤雨倾盆,农乡巨变,妙笔生花颂纪元。声名赫,凭华章屡出,佳作连番。
辉煌岁月长镌,塑经典、文光射斗寒。记暴风卷处,人心沸涌;山乡韵里,意趣绵缠。艺术峰巅,匠心独运,一代风流耀史坛。功无量,任春秋递嬗,盛誉长传。
《沁园春·周立波困厄(1966 - 1979)》:
厄运初临,文苑蒙尘,俊彦受冤。叹华章遭忌,蛾眉见妒;身心困厄,岁月熬煎。笔辍多年,志犹未泯,暗夜幽怀盼晓天。终逢赦,幸残年再奋,佳作重传。
湘江一夜灯燃,证劫后、才情尚尉然。念平生荣辱,皆成过往;千秋功过,留与言诠。虽历风波,英名不朽,风范长留天地间。思往昔,感文星璀璨,光彩难删。
《沁园春·周立波一生》:
湘地才雄,世纪文星,一生耀芒。念少年意气,心怀壮志;盛年椽笔,绘写沧桑。述著盈身,声名远播,风雨兼程韵里藏。思畴昔,慨沉浮兴替,皆入词章。
早期探路情长,于左翼、殷勤育蕾芳。看中年赫奕,篇章焕彩;暮年困蹇,信念如钢。岁月如流,文魂不朽,留与来人论短长。瞻史帙,叹君之勋业,千古传扬。
一、词语解释
"感愤成篇”(出自《沁园春·周立波早期(1908 - 1934)》):意思是因有所感触和激愤而创作文章。周立波在上海看到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内心产生强烈的感触与愤懑之情,这些情感促使他拿起笔来创作,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出来,是其早期创作的一种动力源泉。
"意兴阑珊”(出自《沁园春·周立波早期(1908 - 1934)》):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在这里指周立波在左联开始起步时,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挫折或者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最初的那种兴奋、积极的情绪有所低落,但这也是他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并非彻底放弃,后续依然在努力探索。
"传笺”(出自《沁园春·周立波盛期(1935 - 1966)》):本意是传递书信、诗文等。在词中“战地传笺”表示周立波在战争时期,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情感、思想等,可能是记录战争中的事迹,也可能是传达对胜利的信念、对战士的鼓舞等,是他在特殊时期发挥笔杆力量的一种体现。
"言诠”(出自《沁园春·周立波困厄(1966 - 1979)》):用言语来阐释、说明。这里说“千秋功过,留与言诠”,意思是周立波一生的功绩与过错,留给后人用言语去评说、去阐释,表明他的经历丰富且复杂,其价值和影响需要后人去深入探讨和理解。
"赫奕”(出自《沁园春·周立波一生》):显著、盛大的样子。“看中年赫奕”描绘周立波在中年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文学创作、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光彩照人,展现出他在盛年时期的辉煌状态。
二、写作背景资料整理:
周立波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领域有着显著成就.以下是对他人生辉煌与创作的介绍:
周立波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其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影响深远,《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
阶段介绍
• 早期探索阶段(1908-1934年):1908年生于湖南益阳,1924年在长沙读书,后考入上海劳动大学。1928年到上海,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开始文学创作,笔名“立波”。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编辑“左联”会刊,翻译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如《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等,为其文学创作奠定基础.
• 创作成长阶段(1935-1945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成战地记者,到延安后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后调《解放日报》编辑文艺副刊,出版《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集。1941-1942年发表《第一夜》《麻雀》等短篇小说。1944年随军南下,1946年创作《暴风骤雨》,生动展现东北土地改革运动,获斯大林文学奖.
• 成熟丰收阶段(1946-1966年):1950年担任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文学顾问,该片获斯大林文艺奖金。1955年回湖南参加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社建设,1958年创作的《山乡巨变》在《人民文学》连载,引起强烈反响,后写续篇,该小说对江南山乡的描写形成独特风格,还被改编为湘剧、花鼓戏和连环画。1963-1964年出版理论集《亭子里间》、短篇小说集《卜春秀》等.
• 挫折及后期阶段(1966-1979年):1966年因散文《韶山的节日》被江青批判,被扣上诸多帽子,遭非法监禁5年。1978年《人民日报》重新刊发该文,为其平反。同年6月发表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全国1978年短篇小说一等奖,这也是他的最后作品。1979年9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三、选入中小学课文中的文章:
周立波的作品入选中小学课文的情况如下:
• 小学:《分马》被选入小学课本,节选自其小说《暴风骤雨》,文中生动展现了土改时农民分马的场景,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如老孙头的风趣、好胜,郭全海的大公无私等,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与人物特点.
• 中学:《分马》也被选入初中课本,有助于初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通过对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高中:《山那面的人家》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以湖南山乡的一场婚礼为背景,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文中运用了大量湖南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让学生体会到民俗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三、各首词赏析
1. 《沁园春·周立波早期(1908 - 1934)》赏析:
• 上阕开篇“湘水钟灵,少志初萌,沪上志坚”点明周立波的地域出身和早期志向的萌发与坚定。“恰青春正好,求知若渴;洋场入目,感愤成篇”生动地描绘出他青年时期积极追求知识,在上海看到社会现实后有感而发进行创作的情景。“笔涉诸家,思穷众理,欲解苍生苦乐源”展现了他广泛涉猎、深入思考,有着为百姓探寻幸福根源的胸怀。“文坛路,始左联试步,意兴阑珊”写出他初入文坛在左联的经历,虽有波折但也是成长的开端。
• 下阕“新声渐起人间,译著里、才情展未闲”强调他在翻译等文学活动中开始崭露头角。“看学林初涉,心倾马列;文澜初探,情系乡关”进一步说明他在学术思想上倾向马列主义,在文学创作上又牵挂家乡,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源泉。“砥砺前行,风华正茂,岁月为炉炼志顽”体现他在早期经历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词完整地勾勒出周立波早期在文学道路上探索、成长,心怀天下的形象。
2. 《沁园春·周立波盛期(1935 - 1966)》赏析:
• 上阕“烽火漫天,笔作干戈,战地传笺”以战争背景开篇,突出周立波以笔为武器,在战地发挥重要作用。“自延安赴远,情牵土改;乡村入画,墨写新颜”描述他深入基层,参与土改等运动,用文字描绘乡村的新变化。“骤雨倾盆,农乡巨变,妙笔生花颂纪元”展现了当时农村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用精彩的文字歌颂新时代的创作热情。“声名赫,凭华章屡出,佳作连番”表明他凭借众多优秀作品而声名远扬。
• 下阕“辉煌岁月长镌,塑经典、文光射斗寒”强调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记暴风卷处,人心沸涌;山乡韵里,意趣绵缠”回顾他作品中对社会变革场景和乡村生活韵味的精彩刻画。“艺术峰巅,匠心独运,一代风流耀史坛”高度评价他在文学艺术上达到的高峰境界,以及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功无量,任春秋递嬗,盛誉长传”总结他的功绩巨大,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其声誉都将长久流传。
3. 《沁园春·周立波困厄(1966 - 1979)》赏析:
• 上阕“厄运初临,文苑蒙尘,俊彦受冤”直接写出周立波遭受的厄运,在文坛遭受冤屈的不幸遭遇。“叹华章遭忌,蛾眉见妒;身心困厄,岁月熬煎”表达了他优秀的作品被嫉妒、打压,自己身心被困苦岁月折磨的痛苦。“笔辍多年,志犹未泯,暗夜幽怀盼晓天”体现出他虽多年不能创作,但心中的志向依然没有泯灭,在黑暗中期待着光明的到来。“终逢赦,幸残年再奋,佳作重传”则是命运的转折,他在晚年获得机会重新创作并再次有佳作问世。
• 下阕“湘江一夜灯燃,证劫后、才情尚蔚然”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即使经历劫难,他的才情依然如湘江边点亮的灯火般旺盛。“念平生荣辱,皆成过往;千秋功过,留与言诠”表现出他豁达的心态,将自己的一生功过交给后人评说。“虽历风波,英名不朽,风范长留天地间”强调他虽然经历诸多风波,但英名和高尚的风范永远留存,体现出他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令人敬重的品质。
4. 《沁园春·周立波一生》赏析:
• 上阕“湘地才雄,世纪文星,一生耀芒”对周立波给予高度评价,称他是湖南的才子,世纪的文学之星,一生都闪耀着光芒。“念少年意气,心怀壮志;盛年椽笔,绘写沧桑”回顾他从少年的壮志满怀到盛年用如椽大笔书写世间沧桑的历程。“述著盈身,声名远播,风雨兼程韵里藏”说明他著作丰富,名声远扬,一生的经历都蕴含在他的作品韵律之中。“思畴昔,慨沉浮兴替,皆入词章”感慨他的一生起伏变化都融入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之中。
• 下阕“早期探路情长,于左翼、殷勤育蕾芳”简要回顾他早期在左翼文学道路上的探索和积极贡献。“看中年赫奕,篇章焕彩;暮年困蹇,信念如钢”概括了他中年的辉煌成就、晚年的困境以及坚定的信念。“岁月如流,文魂不朽,留与来人论短长”表达出时光匆匆,但他的文学灵魂不朽,其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判。“瞻史帙,叹君之勋业,千古传扬”最后以对他功绩将在历史中千古流传的赞叹作结,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周立波的一生及其文学地位和影响。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七律·悼念叶嘉莹先生(二首)
下一篇:
丛台银杏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4-11-30 12:17
+1
韦素练
2024-11-27 08:36
+1
太湖石
2024-11-26 15:48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26 13:06
+1
~王泽晋~翡翠
2024-11-26 10:46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26 10:22
+1
筱彣
2024-11-26 09:34
+1
泉溪
2024-11-26 08:26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11-26 07:58
+1
+1
4211°C
1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青玉案·土家豆皮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土家外婆合渣(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观稚子土堆寻宝(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江红·故园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五一高速惊魂记(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归途晨遇(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 归途(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观物忆乡(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新寨乡韵(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谒韩愈纪念馆赋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谒韩愈公园(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夜畦词(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何文富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何文富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银牌会员, 积分 249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80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6 08:1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佳作拜读了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