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临江仙.丁玲:黑笔书华年》词一组(词林正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5264
|
回复: 5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临江仙.丁玲:黑笔书华年》词一组(词林正韵) ...
[词]
《临江仙.丁玲:黑笔书华年》词一组(词林正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1-25 15:57:06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5264
|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临江仙(钦定词谱) 四首词,每一首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贺铸
临江仙·萌志申城(早期)
五四思潮心起浪,申城求学情浓。平民学府遇贤踪。笔端初试处,佳作梦珂逢。
莎菲日记才情显,文坛初露芒锋。幽途探路意无穷。青春书壮志,文采傲苍穹。
临江仙·文苑弄潮(左联)
文苑期刊心血注,文联旗帜高擎。徽音问世笔纵横。主编撑北斗,贤俊聚才英。
黄浦江边才情展,篇章针砭时评。投身革命意难宁。文坛新锐力,呐喊唤黎明。
临江仙·笔耕新篇(延安)
囹圄三秋磨壮志,终逢陕北春阳。笔耕未辍著华章。晓村书爱恨,桑干赋农乡。
纤管如刀驱霭雾,激情盈溢胸膛。武将军魄韵悠长。文思凝巨著,史册载荣光。
临江仙·风雨文心(建国后)
建国勇担文艺事,持航创作前行。岂期风雨猝然迎。负冤双十载,岁月苦辛经。
喜获洗冤重奋笔,暮年犹有豪情。文坛再续旧时名。赤心长若始,晚节更留馨。
临江仙·风范永传(一生)
沅澧才情惊世显,累年风雨兼程。笔端爱恨写昭明。素菲传爱恨,桑干赋新声。
囹圄岂拘鸿鹄志,延州重谱豪英。文坛兴废任公评。英名垂史册,风范永传承。
二、词语解释:
1. 贤踪:在“平民学府遇贤踪”中,“贤”指贤能、有才德之人,“踪”是踪迹之意,“贤踪”就是指遇到贤能之人的踪迹,也就是在平民学府遇到有才华、有品德之人的身影或者事迹。
2. 芒锋:“文坛初露芒锋”里的“芒锋”,“芒”和“锋”都有尖锐、锐利的意思,组合起来表示才华、锐气开始在文坛显现出来,就像刀剑的锋芒初露,形容丁玲开始在文学领域展现出她的才华和锐利的文学风格,逐渐崭露头角。
3. 徽音:在“文苑期刊心血注,文联旗帜高擎。徽音问世笔纵横”这句中,“徽音”在此指代如林徽因般有才华的文化创作者,以女性形象寓意文化的柔美与坚韧。就是说在众多有这样特质的文化创作者出现的氛围里,丁玲的文笔纵横驰骋。
4. 囹圄:“囹圄三秋磨壮志”的“囹圄”意思是监狱,在这里表示丁玲经历了三年的牢狱之灾,但这种困境反而磨砺了她的意志,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体现出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5. 昭明:“笔端爱恨写昭明”里的“昭明”,有显著、明显、明白之意,这里可以理解为丁玲通过笔端把爱恨情仇都写得清晰明了,使她的情感、观点等都鲜明地呈现在作品之中。
二、写作背景资料整理:
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其一生著作丰富,创作与人生经历紧密相连.
早期求学与创作起步
• 190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自幼受母亲影响接受教育,后受五四学潮影响,于1922年到上海,进入平民女子学校和上海大学,接触早期共产党人,为其思想和创作奠定基础.
• 1927年底发表首部作品《梦珂》,1928年完成《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举成名,此后两年又出版三部小说集,这些作品展现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批判社会的意识.
左联时期的发展
• 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合办《红黑》杂志,1930年加入“左联”,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并以《1930年春上海之一》和《1930年春上海之二》作为献礼.
• 1931年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和革命斗争的作品,如《水》等,展现了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体现其创作方向的转变.
被捕与延安时期的创作高峰
• 1933年遭国民党特务绑架,被监禁于南京,1936年在共产党帮助下逃离南京奔赴陕北,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
• 在延安,丁玲历任多职,创作了《彭德怀速写》《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其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艺奖”,为中国新文学赢得国际声誉.
新中国成立后的起伏
•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走上文艺领导岗位,担任《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等职,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1955年开始遭受批判和斗争,1958年被发配到黑龙江农场,文坛消失二十年,直到1979年平反重返文坛.
晚年的创作与贡献
• 平反后,丁玲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多次出访欧美诸国.
• 晚年写出《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万字作品,并创办主编《中国》文学杂志,培养青年作家.
三、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文章:
小学
《小蜗牛》: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通过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展现四季特点,帮助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现象和季节更替 。
《共同的家》: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课文,以简洁语言描绘蓝天、树林等都是动植物的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梅兰芳蓄须》: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讲述梅兰芳在日军占领上海后,拒绝为日本人演戏而蓄须明志、坚守民族气节的故事。
中学
《果树园》:节选自《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描写了翻身农民在果园摘果子的场景,展现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喜悦.
高中
丁玲的作品未明确被收录进高中课本,但《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代表作可作为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材料,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与社会历史
三、每首词分别赏析
《临江仙·萌志申城(早期)》赏析:
• 上阕开篇“五四思潮心起浪,申城求学情浓”,点明时代背景是五四思潮涌动之时,丁玲怀着浓厚的求学热情来到申城。“平民学府遇贤踪。笔端初试处,佳作梦珂逢”,描述了她在平民学府的经历,遇到贤能之人,并且开始尝试创作,写出了《梦珂》这样的佳作,展现出其早期文学创作的起步。
• 下阕“莎菲日记才情显,文坛初露芒锋。幽途探路意无穷。青春书壮志,文采傲苍穹”,着重强调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作品让丁玲的才情得以充分展现,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她在探索文学道路上充满着无穷的意气,用青春书写着壮志,以文采在文学天空中绽放光芒,凸显出她早期文学创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昂扬向上的创作姿态。
《临江仙·文苑弄潮(左联)》赏析:
• 上阕“文苑期刊心血注,文联旗帜高擎。徽音问世笔纵横。主编撑北斗,贤俊聚才英”,描绘了丁玲在文学领域积极投入期刊工作,高举文联旗帜,在众多如“徽音”般有才华的创作者涌现的氛围里,她作为主编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同撑起北斗星一般,吸引汇聚了众多贤能才俊之士,展现出她在文学社团组织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活跃的文学活动状态。
• 下阕“黄浦江边才情展,篇章针砭时评。投身革命意难宁。文坛新锐力,呐喊唤黎明”,写出了丁玲在黄浦江边尽情展现自己的才情,通过文章针砭时评,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她投身革命的心意十分强烈,以文坛新锐的力量,发出呐喊,试图唤醒黎明,呼唤社会的变革,体现了她文学创作与革命事业紧密结合的特点。
《临江仙·笔耕新篇(延安)》赏析:
• 上阕“囹圄三秋磨壮志,终逢陕北春阳。笔耕未辍著华章。晓村书爱恨,桑干赋农乡”,首句提到丁玲经历了三年牢狱之灾,但这反而磨砺了她的壮志,后来终于来到陕北迎来新的生机。在延安,她笔耕不辍,写出了精彩的篇章,在描写晓村等题材时书写着爱恨情仇,在描绘桑干河一带的农村生活时赋予其丰富内涵,展现出她在延安时期的创作题材的丰富多样以及坚持创作的精神。
• 下阕“纤管如刀驱霭雾,激情盈溢胸膛。武将军魄韵悠长。文思凝巨著,史册载荣光”,进一步强调她的笔如同锋利的刀一样可以驱散迷雾,心中充满激情,有着武将般的气魄,韵味悠长,其文思能够凝聚成伟大的著作,这些著作将在史册上承载着她的荣光,突出了她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力度、深度以及作品的重要价值。
《临江仙·风雨文心(建国后)》赏析:
• 上阕“建国勇担文艺事,持航创作前行。岂期风雨猝然迎。负冤双十载,岁月苦辛经”,建国后丁玲勇敢地承担起文艺方面的事务,继续引领创作前行,但没想到突然遭遇风雨,遭受冤屈长达二十年,经历了十分辛苦的岁月,反映出她在建国后初期的创作历程的坎坷以及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 下阕“喜获洗冤重奋笔,暮年犹有豪情。文坛再续旧时名。赤心长若始,晚节更留馨”,好在后来她得以洗清冤屈,即便到了暮年仍有豪情壮志,在文坛上再次续写往日的声名,她的赤心依旧如初,晚节更是留下了美好的声誉,体现出她坚韧不拔、对文学创作始终保持热情的精神品质。
《临江仙·风范永传(一生)》赏析:
• 上阕“沅澧才情惊世显,累年风雨兼程。笔端爱恨写昭明。素菲传爱恨,桑干赋新声”,开篇指出丁玲来自沅澧地区,其才情举世惊叹,多年来在风雨中不断前行,通过笔端把爱恨情仇写得清晰明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素菲可指代)等作品传递着爱恨,在描绘桑干河一带又赋予新的内涵,展现出她一生创作题材广泛、情感表达鲜明的特点。
• 下阕“囹圄岂拘鸿鹄志,延州重谱豪英。文坛兴废任公评。英名垂史册,风范永传承”,再次提到她经历牢狱之灾也无法拘束她的鸿鹄之志,在延安(延州)又重新谱写豪迈篇章,她在文坛上的兴衰成败任由众人评说,但她的英名必将垂挂于史册,其风范也将永远传承下去,强调了丁玲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她在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和值得永远传承的风范。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卜算子·叶落寻根
下一篇:
悼叶嘉莹先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4-11-30 09:22
+1
太湖石
2024-11-26 16:29
+1
~王泽晋~翡翠
2024-11-25 21:46
+1
潇风涵雨
2024-11-25 20:50
+1
需键
2024-11-25 19:29
+1
吕仁龚
2024-11-25 18:45
+1
尘世隐者
2024-11-25 17:52
+1
潇潇湘雨
2024-11-25 17:26
+1
云天
2024-11-25 17:25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25 17:04
+1
无韵心语
2024-11-25 17:03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25 16:31
+1
爱我大江大河
2024-11-25 16:20
+1
+1
5269°C
5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青玉案·土家豆皮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土家外婆合渣(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观稚子土堆寻宝(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江红·故园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五一高速惊魂记(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归途晨遇(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 归途(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观物忆乡(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新寨乡韵(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谒韩愈纪念馆赋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谒韩愈公园(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夜畦词(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5 17:2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尘世隐者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尘世隐者
VIP-古体中免
主题
好友
3588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5 17:5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咏之人,定于诗友心中份量千钧。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唐韵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5 19:0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独狼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独狼
现代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3597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5 20:5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独孤求居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独孤求居
新手上路
主题
好友
806
积分
发消息
新手上路, 积分 8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4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5 22:0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