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清平乐·季羡林的一生华章》一组(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3125|回复: 3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1-3 15:45:0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清平乐(钦定词谱) 五首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李白

(一)早年时期— 《清平乐·少年才俊》
       清平贫户,聪慧惊乡路。求学泉城文思赴,心向清华高处。
      笔端故事初成,外文古典兼营。意气风华年少,才华自此纵横。

(二)初任北大— 《清平乐·北大风华》
         燕园春好,重任双肩挑。学术之花初绽巧,育李培桃堪傲。
         著书论史穷源,中西文化相牵。岁月峥嵘奋进,东方学系开篇。

(三)"牛棚”中年— 《清平乐·苦难坚守》
          十年风暴,苦厄知多少。斗室艰辛容颜老,信念心中不倒。
           偷将巨著勤翻,罗摩故事新传。苦难安能折志,书生气节如磐。

(四)再任北大— 《清平乐·暮年壮志》
         重归学府,再把辉煌铸。学术高峰重回顾,史海钩沉无数。
         集成文化辛劳,糖史巨著堪豪。暮岁雄心不已,声名四海昭昭。

(五)赞季羡林— 《清平乐·硕儒礼赞》
       学界贤圣,博古通今盛。梵语华章皆揽胜,才德无双辉映。
       一生风雨兼程,育人数十霜星。功绩千秋长在,英名万世留馨。

一、词语解释:
• 苦厄:意思是苦难和灾祸。在词中是指季羡林在“牛棚”十年期间所遭受的各种艰难困苦和不幸的遭遇。

• 斗室:指狭小的屋子。这里描绘了他在艰难时期生活空间的狭窄局促,体现出环境的压抑。

• 如磐:像磐石一样坚固。“书生气节如磐”是说季羡林作为一个书生,他的气节坚定不移,不会被外界的苦难所动摇。

• 史海钩沉:在历史的海洋里探寻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说明季羡林在学术研究中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寻找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燕园:燕园是对北京大学主校园的美称。其前身是燕京大学的校园。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由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校园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风景优美。1952年院校调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至燕园。这里承载着无数知识精英的梦想和追求,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在季羡林的生涯中,燕园是他学术发展的重要舞台,他在这里任教,开展学术研究、教书育人,为北大的学术繁荣和发展贡献了非凡的力量。

糖史:《糖史》是季羡林先生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这部著作是季羡林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他从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包括中国古代典籍以及世界各国的相关资料,梳理有关糖的起源、传播、制作工艺演变等内容。通过对糖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展示了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交流、科技发展等多方面信息。《糖史》体现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研究世界文化交流史、科技史等领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宝贵的资料。

二、写作背景: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 - 2009年7月11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他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屡见不鲜,像《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和《月是故乡明》这几部。对于教师而言,深入认识作者是向学生高效传授知识的关键。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就像一部博大精深又精彩纷呈的典籍。他的人生经历可以划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为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滋养。
         年少时,在清平乡下的启蒙为他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济南求学时期则让他的文学天赋初露锋芒。德国留学期间,他在学术的汪洋大海中艰难前行、苦苦探索。回到祖国在北大任教之初,他积极开拓学术事业,使其蓬勃发展。在“文革”的艰难岁月里,他坚韧不拔地守护着自己的信念。后期,他再次勇攀学术高峰。
         只有全面了解他的人生轨迹,我们才能更透彻地解读他的作品,才能把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智慧更完美地传达给学生。这正是我创作描绘他不同人生阶段之词的背景所在,这样做能帮助作者自身深化理解,也能让读者更深入地走进季羡林先生的世界。

三、简单赏析
        1.        《清平乐·少年才俊》赏析
        ○        这首词开篇“清平贫户,聪慧惊乡路”写出了季羡林贫寒的出身与他自幼展现出的惊人聪慧形成对比。“求学泉城文思赴,心向清华高处”描绘出他在求学阶段积极向上、目标远大,对知识充满渴望。下阕“笔端故事初成,外文古典兼营”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积累上的初步成果,展现出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形象,“意气风华年少,才华自此纵横”则是对他少年时期风采的高度概括。
        2.        《清平乐·北大风华》赏析
        ○        “燕园春好,重任双肩挑”,用燕园的美好春光象征着北大良好的学术氛围,而他承担起重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学术之花初绽巧,育李培桃堪傲”体现了他在北大初期学术成果初现和在教育方面的出色表现。“著书论史穷源,中西文化相牵”突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中追根溯源、融合中西文化的特点,“岁月峥嵘奋进,东方学系开篇”则展现出他在这段不平凡岁月里积极奋进,为北大东方学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        《清平乐·苦难坚守》赏析
        ○        上阕“十年风暴,苦厄知多少。斗室艰辛容颜老,信念心中不倒”,生动地描绘出在特殊历史时期,季羡林所遭受的苦难,身体和生活受到极大冲击,但他心中信念坚定不移。下阕“偷将巨著勤翻,罗摩故事新传”表现出他在困境中仍坚持学术研究,即便环境恶劣也不放弃,“苦难安能折志,书生气节如磐”是对他坚韧不拔精神的高度赞扬,凸显出他在苦难面前不屈服的高尚气节。
        4.        《清平乐·暮年壮志》赏析
        ○        “重归学府,再把辉煌铸”写出了季羡林暮年重回北大继续发光发热的情景。“学术高峰重回顾,史海钩沉无数”体现他在暮年继续攀登学术高峰,在历史研究等方面不断挖掘新的成果。“集成文化辛劳,糖史巨著堪豪”强调他在文化整合等方面付出的辛苦以及取得的令人自豪的成就,“暮岁雄心不已,声名四海昭昭”充分展现出他暮年壮志,其名声远扬,在学术和文化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
        5.        《清平乐·硕儒礼赞》赏析
        ○        整首词是对季羡林一生的总结和赞美。“学界贤圣,博古通今盛。梵语华章皆揽胜,才德无双辉映”高度评价了他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精通古今知识,在梵语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的才德令人赞叹。“一生风雨兼程,育人数十霜星。功绩千秋长在,英名万世留馨”则从他一生的经历、育人成就、历史功绩和流芳百世的英名等方面全面地歌颂了季羡林先生对学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伟大贡献。









上一篇:踏莎行 岁月
下一篇:落叶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盲金 2024-11-4 17:20 +1
韦素练 2024-11-4 08:49 +1
蝉蜕蝶梦 2024-11-4 07:34 +1
太湖石 2024-11-3 22:40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3 17:32 +1
潇潇湘雨 2024-11-3 15:58 +1
+1
3128°C
3
  • 潇潇湘雨
  • 清静太平人
  • 唐韵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1-3 15:58: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2024-11-3 21:57: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1-4 07:05: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