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解佩令·老庄之道(五)[白香词谱朱彜尊体,上下片各三仄韵,词林正韵新编三部]
  • 楼主: 观自在/可大 |查看: 5847|回复: 69
发表于 2024-10-21 15:04: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庙堂之上,江湖之下,道真然、悟澈成神睿。”体现了道的普遍性。无论在任何地方,道都发挥作用。对道有深刻的领悟,就如同拥有了神的睿智。
“俞瑞钟微,那最是、知音难比。
沁心脾、高山流水。”要真正认识道,就必须进入“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达到一种心灵极度空虚,宁静的状态,抛开一切杂念,超越一切世俗的时候,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敏感的感知道的存在。

我把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情来类比对道的感悟,对道的认识如同找知音一般,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契合。这种契合往往需要人摆脱世俗的纷扰,进入虚空纯粹的心灵状态,才能真正体会到道的美妙与深邃,就像高山流水的音乐能够沁人心脾一样,道也能在这种虚空状态下触动人心。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知己的渴求。

“众人熙攘,太牢如享,我孤高、踽行遥曳。
俗世昭昭,我昏聩、闷孱顽鄙。”哈哈哈,老师,我还没学到这个呢,不过我猜测老师想表达的是不是不管众人如何精明,“我”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质朴,保持自己的判断与主见。大智若愚就这种意思啦,不管世俗,都要坚守内心的“真藏”,看似与世俗格格不入,其实“我”这样自我坚守的智慧。恍惚中也是道的一种感悟,这是我乱猜的
“似风箱、动而愈出。”体现了老子“有”“无”相互转换的哲学思想。在一拉一合之间,有和无相互转化,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看待成功失败。老师,老师,快给可爱无敌看看啦,这几天的学习能不能勉强及格啊,嘿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龙省全 +1
发表于 2024-10-21 15:31: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我的文章的直观的字面之义,与老子道德经所喻哲理有了一定程度的融会贯通,非常好!你对下片的理解也是这样,有深度,非常好!
我此文其实写得还是比较通俗的。上片是说,我读悟老庄之道时,就如子其听伯牙鼓琴,雨两知音,真是享受,所以我用了伯牙子期这个典故,既是说老庄之道乃悟澈了庙堂江湖这整个天地之神睿之真理,也是说我之学老悟老之感悟感受之过程与结果。下片就是顺着这个思路讲具体的人生感悟,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昭唯我独昏,当然,这个昏聩实则是大智若愚也,别人看似乎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明里就真,我把内心抛得越空清,越少受俗尘牵缠,就如一只风箱,里面有虚空的,但越动越有力。
你的深度解读正如我之期盼!你的解读比AI的更有独见!点赞!道贺!感谢!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龙省全 +1
发表于 2024-10-21 15:3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1 15:31
哈哈你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我的文章的直观的字面之义,与老子道德经所喻哲理有了一定程度的融会贯通,非常好!你对下片的理解也是这样,有深度,非常好!
我此文其实写得还是比较通俗的。上片是说,我读悟老庄之道时,就如子其听伯牙鼓琴,雨两知音,真是享受,所以我用了伯牙子期这个典故,既是说老庄之道乃悟澈了庙堂江湖这整个天地之神睿之真理,也是说我之学老悟老之感悟感受之过程与结果。下片就是顺着这个思路讲具体的人生感悟,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昭唯我独昏,当然,这个昏聩实则是大智若愚也,别人看似乎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明里就真,我把内心抛得越空清,越少受俗尘牵缠,就如一只风箱,里面有虚空的,但越动越有力。
你的深度解读正如我之期盼!你的解读比AI的更有独见!点赞!道贺!感谢!

两两知音,不是雨字
发表于 2024-10-21 16:03: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1 15:31
哈哈你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我的文章的直观的字面之义,与老子道德经所喻哲理有了一定程度的融会贯通,非常好!你对下片的理解也是这样,有深度,非常好!
我此文其实写得还是比较通俗的。上片是说,我读悟老庄之道时,就如子其听伯牙鼓琴,雨两知音,真是享受,所以我用了伯牙子期这个典故,既是说老庄之道乃悟澈了庙堂江湖这整个天地之神睿之真理,也是说我之学老悟老之感悟感受之过程与结果。下片就是顺着这个思路讲具体的人生感悟,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昭唯我独昏,当然,这个昏聩实则是大智若愚也,别人看似乎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明里就真,我把内心抛得越空清,越少受俗尘牵缠,就如一只风箱,里面有虚空的,但越动越有力。
你的深度解读正如我之期盼!你的解读比AI的更有独见!点赞!道贺!感谢!

啊啊啊,老师的这通夸奖,让我感觉犹如置身云端、踏云踩雾般,令我神清气爽,比中大奖还激动。老师自谦词作通俗,可我初读两遍之时,心中有着一种不明所以得恍惚,处于似懂非懂之间,不明所以的开心。我想用所学概念来解读,却怎么也记不起那些知识了。如同张无忌学太极拳那般,全都忘记了。我回头去查那些概念,就跟我高中学习政治、做解答题一样,逐句去结合概念对照解读。老师如此的夸赞,我更有自信去学习啦,感谢老师如此详尽的解答。“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昭唯我独昏”老师有屈原之风骨啊
发表于 2024-10-21 16:34: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读老庄之类经典著作时也常有这种感觉,开始时总会有似是而非,似明若暗之感觉。现在有AI,方便多了,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查询,一般来说,AI给出的答案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21 19:56: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好诗
发表于 2024-10-21 20:02: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1 16:34
哈哈我读老庄之类经典著作时也常有这种感觉,开始时总会有似是而非,似明若暗之感觉。现在有AI,方便多了,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查询,一般来说,AI给出的答案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非常感谢老师的提点哦,我会借鉴的。我后面又买了一本老子,作者编写的蛮好的,感觉不太适合我这种没有基础的人,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我昨天又买了一本详尽的搭配着看。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哦,我老大背唐诗宋词很熟练,可在感悟和运用方便就不行,这是什么原因呀,老师可有好的方法呀改进她这种状态?
发表于 2024-10-21 20:12: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诗兄支持和鼓励
发表于 2024-10-21 20:20: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刘玉巧 发表于 2024-10-21 20:02
非常感谢老师的提点哦,我会借鉴的。我后面又买了一本老子,作者编写的蛮好的,感觉不太适合我这种没有基础的人,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我昨天又买了一本详尽的搭配着看。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哦,我老大背唐诗宋词很熟练,可在感悟和运用方便就不行,这是什么原因呀,老师可有好的方法呀改进她这种状态?

小学以下的孩子只要熟背诗词就很好,不用苛求理解多少,中学后随着阅读量增多,理解能力会很大的提高。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必须要对历史尤其是对作者所处时代及其背景有了解才能做到。可以尝试让她熟背一首后建议她并指导她去搜阅与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结合指导她对诗词本身的文句文义的理解,来提高对诗意词境的理解。
发表于 2024-10-21 20:57: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1 20:20
小学以下的孩子只要熟背诗词就很好,不用苛求理解多少,中学后随着阅读量增多,理解能力会很大的提高。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必须要对历史尤其是对作者所处时代及其背景有了解才能做到。可以尝试让她熟背一首后建议她并指导她去搜阅与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结合指导她对诗词本身的文句文义的理解,来提高对诗意词境的理解。

老师的观点我太赞同了!小学确实不易要求太多,熟背可以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很大部分唐诗宋词的理解确实要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来理解,说到底还是阅读量的事情。引导孩子查阅背景资料并理解文句文义的方法很实用,我打算试一下。老师的建议真的是及时雨啊,我老大今年六年级了,刚好要从小学过度到初中,谢谢您,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