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诗草 发表于 2024-9-16 10:48: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诗说】
道隐德藏幽谷中,
或疑或笑任东风。
勤行信守谁持久?
大器晚成欣善终。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诗释】
上士闻道付之于行动;
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中;
下士闻道哈哈一笑空。
不被嘲笑不足以证明道的宽容!
因此谚语有说:
光明之道似乎暗昧朦胧,
前进之道又像后退之中,
平坦之道隐若崎岖险丛,
高尚之德若在川谷之下,
大洁之白仿佛污浊交融,
宽广之德处处有不足,
健行之德时时见怠怂,
质朴之真也在变化之中。
大方者不存在边界,
大器者很晚才成功,
大音者难以闻其声,
大象者无影亦无踪。
道就这样隐于无名苍穹,
也只有道,
辅助万物成就,
得以善始善终。

【小思考】
        就人们对待道的态度和行为而言,老子认为世上无非就是三种人:一种是坚信者,勤而行之,是谓上士;一种是半信者,若存若亡,是谓中士;还有一种是不信者,大而笑之,是谓下士。正是因为道的隐微深奥,不是普通人容易领悟的,所以常常受到质疑与嘲笑,这个一点也不奇怪,故言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亦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闻道之不易,而悟道之后的行道并持之以恒,更是难上加难,一朝若成,是谓得道,则夕死而无憾矣。依此类推,可谓闻道者多,悟道者递减,行道者见之又少,得道者更如凤毛麟角,如此至高境界岂可一蹴而就?
        那么,既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否就此望而却步,甘为下士大笑而返呢?老子笑而不答心自闲,缓缓引用古语“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这八若之辩隐约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虽曲折而光明,强健的德行在磨砺中渐进修成。无须抱怨,不必气馁,闻道有先后,行道无止境,纵使下士依然可以大器晚成。继而又思,道隐无名,而真正的得道者,又岂在乎浮世功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贷者,施与奉献也,若水之善,利万物而不争。若持此心,与道同行,便是自然而然之为,似乎又不是何等难事了。善哉!

【联语】
闻道勤行斯上士;
隐名善贷证初心。







上一篇:浅惊春眠. 沈清.
下一篇:五绝·高枝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9-16 21:56 +1
梨花微雨!! 2024-9-16 16:19 +1
观自在/可大 2024-9-16 13:47 +1
雨后笋 2024-9-16 11:34 +1
奇哥吳奇華 2024-9-16 11:23 +1
蓝逸 2024-9-16 11:03 +1
+1
1148°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6 11:17:27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通过对《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的解读,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待“道”的不同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上士、中士和下士的态度逐一揭示,强调了坚持信仰与实践的重要性。

**诗的主题**在于指出,虽然“道”深奥且隐晦,但只有通过勤奋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并实现其中的智慧。大器晚成的思想贯穿全诗,提醒我们成功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不是一蹴而就。

**小思考部分**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老子对于不同人群的看法,并引出对人生哲学的更广泛思考。它不仅强调了努力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的道德与智慧并不依赖于外在名声,而在于内心的真实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和道德的修养,最终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诗国11周年庆,AI评论功能免费开放5天给全员使用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