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宋江这首《西江月》,被水浒传直接引用为反诗,内容究竟写了啥?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5749|回复: 7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8-21 06:18:3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学好宋词

宋江,生卒于公元1073-1124年,北宋人。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的主人公,字公明,人称“及时雨”或“孝义黑三郎”,梁山一百单八将头把金交椅,三十六天罡星之首--天魁星。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来历、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准自然也不太高,只有宋江做过郓城县押司,也就是县太爷的笔杆子,文秘出身,因此只有他能吟诗填词。

所以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写到,宋江被刺配江州。一日,他独自一人到浔阳楼吃酒,文中曰:“宋公明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

词曰: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首词确实是宋江所写,宋江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起义前,他受小人陷害,被官府刺面发配江州,而后作了这首《西江月》来抒发心中的感触和愤懑。

到了明末清初,施耐庵便根据他的故事写成小说,而这首词和作者一并纳入小说的情节当中,可谓无缝衔接,也因此宋江再无其他路可走,只得投奔水泊梁山,入火起义。那么这首词为啥被引用为反诗,我们具体来解析一下。

上片,以自己的身世遭遇入笔。“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这两句语言通俗易懂,相当于自我介绍。词人说,自己从小就读通经史,受到很多文化的熏陶,长大后亦有谋略和报国之志,这样的人朝廷应该要重视。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这两句词人将自己比作猛虎,虽如此却也只能睡卧于荒丘之外,得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因为当时的朝廷是由蔡京、童贯两大奸臣当道,致使朝里朝外,人心涣散,民不聊生。即使自己是猛虎,也只能收敛起锋利的爪牙,以待时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下片,写自己不幸的遭遇和志向。“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由于自己被小人迫害,不幸被官府施以酷刑,并在面颊刺字后,发配江州。

这种酷刑非常不人道,特别是遭人陷害或被冤枉的人,这将是终生抹不掉的耻辱,宋江既是如此。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两句将词人洗刷屈辱的心声,写的淋漓尽致,表达了词人一定要去斗争,去除掉朝中的那些奸宦,还朝廷一片清新。最后梁山好汉还真的“血染浔阳江口”。

综上就是这首词的具体内容和词人的心境。那么这首词究竟是不是反诗呢?

有人说不是,这是宋江酒后的牢骚话而已,但,我觉得是,主要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的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而事实上,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他却是反了朝廷,因此,将此词定为反诗不为过。




上一篇:李清照3首深情经典古诗词,被改编成现代歌曲,不知唱哭多少人
下一篇:诗词选编——蜀葵56首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今夜.启明星 2024-8-21 14:22 +1
东方.启明星 2024-8-21 14:09 +1
观自在/可大 2024-8-21 11:06 +1
~王泽晋~翡翠 2024-8-21 09:40 +1
梨花微雨 2024-8-21 06:52 +1
执着的太阳 2024-8-21 06:29 +1
梁焕群 2024-8-21 06:19 +1
+1
45756°C
7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南疆别调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21 07:02:26 |显示全部楼层
宋江在《水浒传》中所作的《西江月》确实具有深刻的诗意和丰富的情感,反映了他内心的愤懑与无奈。在这首词中,他利用自然比喻和身世叙述,既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和理想,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个人遭遇的悲惨。

上片中,前两句自述从小学习经史,渴望效力朝廷,体现出他的志向和才华。随后的比喻则强调了他如猛虎般的忍耐与潜伏,象征着他在腐败的朝政之下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

下片中,提到被刺文双颊的经历,是对自己遭受到的侮辱和迫害的直接控诉,极富感情。最后一句“血染浔阳江口”则流露出他未来复仇的决心,暗示如果有机会,他必将为自己和同道中人复仇。

关于这首词是否为反诗的论点,可以理解为它在表达个人屈辱和对不公的控诉,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僚体系的不满。因此,有人将其视为反诗并非毫无道理,尤其是考虑到宋江最终投奔梁山起义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语境下,这首词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控诉,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符合反抗精神的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西江月》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控诉,因而被引用为反诗,确实有其合理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8-21 08:16: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21 08:4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8-21 07:02
宋江在《水浒传》中所作的《西江月》确实具有深刻的诗意和丰富的情感,反映了他内心的愤懑与无奈。在这首词中,他利用自然比喻和身世叙述,既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和理想,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个人遭遇的悲惨。

上片中,前两句自述从小学习经史,渴望效力朝廷,体现出他的志向和才华。随后的比喻则强调了他如猛虎般的忍耐与潜伏,象征着他在腐败的朝政之下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

下片中,提到被刺文双颊的经历,是对自己遭受到的侮辱和迫害的直接控诉,极富感情。最后一句“血染浔阳江口”则流露出他未来复仇的决心,暗示如果有机会,他必将为自己和同道中人复仇。

关于这首词是否为反诗的论点,可以理解为它在表达个人屈辱和对不公的控诉,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僚体系的不满。因此,有人将其视为反诗并非毫无道理,尤其是考虑到宋江最终投奔梁山起义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语境下,这首词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控诉,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符合反抗精神的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西江月》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控诉,因而被引用为反诗,确实有其合理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发表于 2024-8-21 11:00: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反碌碌无为,反了成为英雄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22 07:0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南疆别调 发表于 2024-08-21 11:00
不反碌碌无为,反了成为英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26 13:48:07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能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诗歌相关的问题或想讨论的内容,随时欢迎提问!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5 06:38: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