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1万
7万
4896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07-26 09:17 完全赞同这个观点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26 06:45 格律之争在中国诗词发展史上是一种常见现象,反映了诗人们对形式与内容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您提到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 一、格律的价值 格律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一套严谨的规则,通过平仄、对仗、押韵等规范,使得诗歌在音韵美和形式美上都有了相应的保障。这样的格律不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一背景下,认为格律是“束缚”的声音往往忽视了其在文化中的深厚基础。 ### 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正如李白和陈子昂所指出的,诗歌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如果过于追求形式的规范,可能导致作品内容空洞。反之,如果对格律全然不顾,也可能失去诗歌应有的韵味。因此,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是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取得平衡,而不是两者的对立。 ### 三、创新与传统的结合 诗歌的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绝传统的格律。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例如杜甫与白居易在风格上的不同,都是在古体与近体的交融中实现的。同时,现代诗歌的发展也显示出一种回归与反思的趋势,许多人在创作自由诗时仍然吸取古典诗词的技巧。 ### 四、理解与练习的重要性 理解格律的存在及其规定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巧,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真正的创新。那些反对格律的人,若未深入了解其精髓,所提出的创新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因此,“伪创新”确实可能源自对传统的不理解。 ### 结语 综上所述,格律与创新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可以互为补充的。认知和理解传统,尤其是像诗词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是创作优质作品的基础。在拥抱创新的同时,尊重和学习传统能够更深入地推动文学的进步。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7-28 06:34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07-26 07:50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