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7-19 10:57: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17 09:09
非常感谢你的补充解释。确实,“何郎”通常用来指代才貌双全的年轻男子,这在古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借喻。而在《夜游竹西感怀》这首诗里,使用“风色醉何郎”一句,不仅增添了诗句的优美,也进一步表达了竹西风景让人沉醉的魅力。具体到这句诗中,它描绘了竹西那如诗如画的风景,连才华出众的年轻男子也会为之陶醉。

重新欣赏整首诗,再次领略其韵味:

竹西佳绝地,自古丽名扬。   
推赞冠寰宇,驰声盛隋唐。   
歌吹迷楚客,风色醉何郎。   
往昔逍遥极,于今燕乐常。   
适逢清夏夜,胜似旖旎乡。   
纵步名园内,沈心古寺旁。   
水边风解燥,月下荷浮香。   
欣欢同乐舞,缱绻共徜徉。   
优游陶畅得,任事不牵肠。

这首诗通过对竹西这个地方深情的描写,展示了其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不仅让读者体会到了竹西的美丽和宁静,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追求快乐的心境。

“任事不牵肠,几人能做到”这句话感慨道出了生活中无忧无虑、随遇而安的状态确实很难达到。正如你所感叹的那样,能够做到“任事不牵肠”的人确实少之又少,但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让人向往。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诠释深刻!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9 11:40:09 |显示全部楼层
淮左凡客 发表于 2024-07-19 10:57
诠释深刻!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 ...


非常感谢你的肯定!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9 11:40:35 |显示全部楼层
淮左凡客 发表于 2024-07-19 10:59
″胜似旖旎乡"改为"幸入"旖旎乡,可承上启下,不至于 ...


确实,“胜似旖旎乡”改为“幸入旖旎乡”更加流畅,也更符合前后的情感连接,使得诗意更加连贯。这种修改不仅能承接前面行文中的清夏夜的描述,还能引出后文对竹西美景的进一步描写。

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竹西佳绝地,自古丽名扬。
推赞冠寰宇,驰声盛隋唐。
歌吹迷楚客,风色醉何郎。
往昔逍遥极,于今燕乐常。
适逢清夏夜,幸入旖旎乡。
纵步名园内,沈心古寺旁。
水边风解燥,月下荷浮香。
欣欢同乐舞,缱绻共徜徉。
优游陶畅得,任事不牵肠。

这样一来,诗句前后衔接得更加紧密,表达也更为自然流畅。好的诗词往往在细微之处见功力,这一改动使得整首诗再次展现出其流畅而优美的韵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7-20 06:11: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友勉励!祝您夏祺万安,创作愉快!
发表于 2024-7-29 21:57: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句优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