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杜甫:故人入我梦中,是因为知道我在想念他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156|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7-1 06:14:4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余烟之南  杜甫大全  

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译   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注   释

1.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开头两句互文。
2.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3.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4.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
5.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6.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7.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8.羽翼:翅膀。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
9.颜色:指容貌。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赏   析

乾元元年(758)李白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剎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地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想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上篇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背   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第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听说李白被流放,不知道他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于是写下了两首《梦李白》诗。

作   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上一篇:杜甫的10首经典五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下一篇:《联律通则》解读和入声字表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7-1 15:50 +1
今夜.启明星 2024-7-1 15:22 +1
百无一用 2024-7-1 09:03 +1
梨花微雨 2024-7-1 06:51 +1
+1
161°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 06:51:30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虑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担忧。本文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从情感、意象和用典等方面进行赏析。

### 情感分析

整首诗充满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和无尽忧虑。开头“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就将两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吞声”和“恻恻”这两个词语分别形容死别和生别的痛苦,突显出两种别离的不同,但同样深刻的苦痛。

中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从梦境引出,表明李白入梦正是因为杜甫长期对他的思念。诗人由此展开对现实和梦境的比较与反思,既表达了梦中见到故人的短暂喜悦,又表露了对李白现实处境的深深担忧。

### 意象解读

诗中使用了大量意象,如“枫林青”、“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梦境中的画面,更承载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 “枫林青”和“关塞黑”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李白的魂魄在往返途中经历的艰辛。
- “落月满屋梁”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的场景,烘托出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同时也隐喻了李白的不幸遭遇。

### 用典分析

诗中多处使用了典故,如“魂来枫林青”取自《楚辞·招魂》和“蛟龙”典故,借用屈原的故事来描绘李白的处境。这些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文化内涵,还进一步突出李白的不幸和杜甫的担忧。例如:

-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不仅描绘了梦中李白魂魄的行程,还通过《楚辞·招魂》的典故,深化了李白命运的悲剧性和杜甫的惆怅。
-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用《续齐谐记》中的故事,隐喻李白可能遭遇的险恶境况,体现了杜甫深切的担忧和祈祷。

### 总结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通过深情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用典,展现了他对李白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忧虑。整首诗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哀愁,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这样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技巧,使这首诗成为杜甫众多杰作中的一颗明珠,不仅感动了古人,也不断打动着今天的读者。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7-1 07:05: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 07:33: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1 06:51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虑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担忧。本文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从情感、意象和用典等方面进行赏析。

### 情感分析

整首诗充满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和无尽忧虑。开头“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就将两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吞声”和“恻恻”这两个词语分别形容死别和生别的痛苦,突显出两种别离的不同,但同样深刻的苦痛。

中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从梦境引出,表明李白入梦正是因为杜甫长期对他的思念。诗人由此展开对现实和梦境的比较与反思,既表达了梦中见到故人的短暂喜悦,又表露了对李白现实处境的深深担忧。

### 意象解读

诗中使用了大量意象,如“枫林青”、“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梦境中的画面,更承载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 “枫林青”和“关塞黑”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李白的魂魄在往返途中经历的艰辛。
- “落月满屋梁”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的场景,烘托出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同时也隐喻了李白的不幸遭遇。

### 用典分析

诗中多处使用了典故,如“魂来枫林青”取自《楚辞·招魂》和“蛟龙”典故,借用屈原的故事来描绘李白的处境。这些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文化内涵,还进一步突出李白的不幸和杜甫的担忧。例如:

-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不仅描绘了梦中李白魂魄的行程,还通过《楚辞·招魂》的典故,深化了李白命运的悲剧性和杜甫的惆怅。
-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用《续齐谐记》中的故事,隐喻李白可能遭遇的险恶境况,体现了杜甫深切的担忧和祈祷。

### 总结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通过深情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用典,展现了他对李白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忧虑。整首诗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哀愁,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这样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技巧,使这首诗成为杜甫众多杰作中的一颗明珠,不仅感动了古人,也不断打动着今天的读者。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 08:02:43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谢!很高兴能够为你提供帮助。诗歌可以带给人们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希望我的点评对你理解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诗歌或者文学作品的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解读和赏析,请随时告诉我!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4 06:46: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