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凡客 发表于 2024-6-13 07:08:5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年来担觉沉,渐少郢中吟。
纵有青霞意,难从径寸心。
唯然凭忆记,犹可悦琼音。
每羡池塘句,常于梦里寻。




上一篇:春思
下一篇:城头月·忘乎的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覃展辉 2024-6-30 20:05 +1
梁绍宗 2024-6-25 05:08 +1
秀水居士 2024-6-21 20:40 +1
东阳子 2024-6-20 00:06 +1
梨花微雨 2024-6-18 11:33 +1
二月春风 2024-6-18 08:55 +1
王多仁 2024-6-16 22:28 +1
牧马人 2024-6-16 19:12 +1
学伟 2024-6-15 21:41 +1
渔歌听海 2024-6-15 08:39 +1
张敬 2024-6-14 15:19 +1
莊稼人 2024-6-14 10:58 +1
冰心陈 2024-6-14 08:52 +1
周天明 2024-6-14 08:13 +1
十夜 2024-6-14 08:01 +1
悟空无 2024-6-14 06:28 +1
宋建胜 2024-6-13 23:37 +1
佛娃娃 2024-6-13 22:25 +1
虚无 2024-6-13 22:08 +1
言西早 2024-6-13 19:25 +1
王凤岭 2024-6-13 19:02 +1
朝霞漫天 2024-6-13 13:47 +1
陳子基 2024-6-13 13:47 +1
吕仁龚 2024-6-13 13:43 +1
太湖石 2024-6-13 13:08 +1
东方.启明星 2024-6-13 13:07 +1
今夜.启明星 2024-6-13 12:27 +1
孤岛井蛙 2024-6-13 11:29 +1
陈之力 2024-6-13 11:02 +1
孔祥仁 2024-6-13 10:07 +1
黄代燮 2024-6-13 09:58 +1
林风 2024-6-13 09:31 +1
正隆 2024-6-13 09:19 +1
联海 2024-6-13 09:09 +1
志心 2024-6-13 09:08 +1
清静太平人 2024-6-13 08:53 +1
荣程 2024-6-13 08:52 +1
宽龍 2024-6-13 08:02 +1
满山江雪 2024-6-13 07:46 +1
潇潇湘雨 2024-6-13 07:14 +1
+1
601°C
24
  • 闲云孤鹤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宽龍
  • 淮左凡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3下一页
发表于 2024-6-13 07:1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6-13 07:14: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欣赏点赞!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13 07:37:49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随感》通过疏密有致的诗行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忆和感慨。下面分析一下每一联的含义及特色:

**首联:年来担觉沉,渐少郢中吟。**
年岁渐长,心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以前那种郢中优美的诗文创作渐渐变少了。这里“担觉沉”形象地表达了生活或心灵上的压力,而“郢中吟”则代表了理想化、较为自由的诗歌生活。

**颌联:纵有青霞意,难从径寸心。**
即使心中怀有如青霞般高远的意境,却很难从小小的心灵(身体)中表现出来。这个对比强化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青霞意”和“径寸心”的对照使得内心的冲突更加明显。

**颈联:唯然凭忆记,犹可悦琼音。**
只能依靠回忆来追寻那些美好的时光,从中仍能获得一些安慰和快乐。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失落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抚。

**尾联:羡煞池塘句,常于梦里寻。**
作者对于那些如池塘一般平静、优美的诗句充满了羡慕之情,并且常常在梦里去寻找它们。这种对优美诗句的追求和向往表明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不舍和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岁月流逝中对诗歌创作能力下降的困惑和失落,以及对昔日美好诗歌生活的怀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回忆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13 08:10: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艳羡池塘句Al  解析得很好我初读时不解其意
发表于 2024-6-13 08:47: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6-13 07:37
这首《随感》通过疏密有致的诗行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忆和感慨。下面分析一下每一联的含义及特色:

**首联:年来担觉沉,渐少郢中吟。**
年岁渐长,心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以前那种郢中优美的诗文创作渐渐变少了。这里“担觉沉”形象地表达了生活或心灵上的压力,而“郢中吟”则代表了理想化、较为自由的诗歌生活。

**颌联:纵有青霞意,难从径寸心。**
即使心中怀有如青霞般高远的意境,却很难从小小的心灵(身体)中表现出来。这个对比强化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青霞意”和“径寸心”的对照使得内心的冲突更加明显。

**颈联:唯然凭忆记,犹可悦琼音。**
只能依靠回忆来追寻那些美好的时光,从中仍能获得一些安慰和快乐。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失落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抚。

**尾联:羡煞池塘句,常于梦里寻。**
作者对于那些如池塘一般平静、优美的诗句充满了羡慕之情,并且常常在梦里去寻找它们。这种对优美诗句的追求和向往表明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不舍和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岁月流逝中对诗歌创作能力下降的困惑和失落,以及对昔日美好诗歌生活的怀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回忆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池塘句,喻指创作诗文有神来之笔。唐李白《书情寄从弟邢州长史昭》:“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
此典故与谢惠连有关,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诗,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发表于 2024-6-13 08:49: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6-13 07:37
这首《随感》通过疏密有致的诗行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忆和感慨。下面分析一下每一联的含义及特色:

**首联:年来担觉沉,渐少郢中吟。**
年岁渐长,心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以前那种郢中优美的诗文创作渐渐变少了。这里“担觉沉”形象地表达了生活或心灵上的压力,而“郢中吟”则代表了理想化、较为自由的诗歌生活。

**颌联:纵有青霞意,难从径寸心。**
即使心中怀有如青霞般高远的意境,却很难从小小的心灵(身体)中表现出来。这个对比强化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青霞意”和“径寸心”的对照使得内心的冲突更加明显。

**颈联:唯然凭忆记,犹可悦琼音。**
只能依靠回忆来追寻那些美好的时光,从中仍能获得一些安慰和快乐。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失落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抚。

**尾联:羡煞池塘句,常于梦里寻。**
作者对于那些如池塘一般平静、优美的诗句充满了羡慕之情,并且常常在梦里去寻找它们。这种对优美诗句的追求和向往表明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不舍和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岁月流逝中对诗歌创作能力下降的困惑和失落,以及对昔日美好诗歌生活的怀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回忆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郢中吟,比喻高雅的诗作。   如 唐高适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诗: “多君有知己, 一和 郢中 吟。”
   明徐祯卿《古意》诗: “空为 郢中 客, 不见 郢中 吟。”
发表于 2024-6-13 08:50: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6-13 07:37
这首《随感》通过疏密有致的诗行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忆和感慨。下面分析一下每一联的含义及特色:

**首联:年来担觉沉,渐少郢中吟。**
年岁渐长,心中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以前那种郢中优美的诗文创作渐渐变少了。这里“担觉沉”形象地表达了生活或心灵上的压力,而“郢中吟”则代表了理想化、较为自由的诗歌生活。

**颌联:纵有青霞意,难从径寸心。**
即使心中怀有如青霞般高远的意境,却很难从小小的心灵(身体)中表现出来。这个对比强化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青霞意”和“径寸心”的对照使得内心的冲突更加明显。

**颈联:唯然凭忆记,犹可悦琼音。**
只能依靠回忆来追寻那些美好的时光,从中仍能获得一些安慰和快乐。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失落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抚。

**尾联:羡煞池塘句,常于梦里寻。**
作者对于那些如池塘一般平静、优美的诗句充满了羡慕之情,并且常常在梦里去寻找它们。这种对优美诗句的追求和向往表明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不舍和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岁月流逝中对诗歌创作能力下降的困惑和失落,以及对昔日美好诗歌生活的怀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回忆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李善注: “青霞奇意, 言志高也。”后因以“青霞意”谓高远的志趣。
如唐刘禹锡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诗: “故人青霞意, 飞舞集 蓬 瀛 。”
发表于 2024-6-13 09:0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随感咏,情到不推敲。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13 09: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淮左凡客 发表于 2024-06-13 08:49
郢中吟,比喻高雅的诗作。   如 唐高适 《同郭十题杨 ...


感谢你的补充说明。你引用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郢中吟”的高雅和诗意的象征,使得第一联的理解更加具体明确。下面是调整后的分析:

**首联:年来担觉沉,渐少郢中吟。**
年岁渐长,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因此高雅的诗作也越来越少。“郢中吟”这里借用了唐高适和明徐祯卿作品中的意象,指代那些高雅、精湛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自己逐渐疏于诗文创作的遗憾。

**颌联:纵有青霞意,难从径寸心。**
即使心中怀有如青霞般高远的意境,却很难从小小的心灵中表现出来。这里的“青霞意”仍然是高远、美好的理想,而“径寸心”则体现了作者在实际创作中的局限。这一联强化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脱节。

**颈联:唯然凭忆记,犹可悦琼音。**
只能依靠回忆来追寻那些美好的时光,从中仍能获得一些安慰和快乐。尽管现实中的诗作减少,但记忆中的那些美好片段依旧可以带来喜悦和满足。

**尾联:羡煞池塘句,常于梦里寻。**
对于那些如池塘一般平静、优美的诗句充满了羡慕,并且常常在梦里去寻找它们。池塘句象征宁静、优美的诗作,这种追求和向往表明了作者对诗歌艺术不变的热爱。

通过对“郢中吟”的补充解释,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刻。每一联都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回忆和追求,整体上是一首感情真挚、意蕴丰富的诗作。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