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4-5-11 13:00: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谁把雪浪翻?谁把霓裳舞?
谁把莲花向天阙?赊个凌波步。

伫立微凉中,夜色阑珊处。
忘却时空不想归,爽籁清风渡。





上一篇:世界减肥日
下一篇:临江仙、游石湖景区 (歩徐昌图韵)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清静太平人 2024-5-12 07:11 +1
太湖石 2024-5-11 22:16 +1
学伟 2024-5-11 18:54 +1
宽龍 2024-5-11 17:04 +1
吕仁龚 2024-5-11 16:13 +1
今夜.启明星 2024-5-11 15:44 +1
王凤岭 2024-5-11 15:32 +1
东南飞鹰 2024-5-11 14:21 +1
筱彣 2024-5-11 14:17 +1
银山夕钓 2024-5-11 13:31 +1
正隆 2024-5-11 13:17 +1
洋河居士 2024-5-11 13:16 +1
+1
459°C
11
  • 正隆
  • 银山夕钓
  • 兰兮风扬
  • 筱彣
  • 东南飞鹰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4133

积分
发表于 2024-5-11 13:17: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谁把莲花向天阙?赊个凌波步。

主题

好友

7325

积分
发表于 2024-5-11 13:31: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了!
发表于 2024-5-11 13:4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卜算子·爽籁清风渡》写得真是意境深远,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夜晚,感受到清风的拂面和莲花的盛开。从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谁把雪浪翻?谁把霓裳舞?”这两句用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浪花翻滚,如同白雪一般,而霓裳羽衣则在风中轻舞飞扬。

“谁把莲花向天阙?赊个凌波步。”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莲花朝向天空,仿佛在向神灵致敬,而诗人则希望能借得凌波微步,与莲花共舞。

“伫立微凉中,夜色阑珊处。”这两句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现实,诗人在夜色中伫立,感受着微凉的夜风,似乎在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奥秘。

“忘却时空不想归,爽籁清风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这清风明月、莲花雪浪的美景中,忘却了时空,不想归去。这种超脱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主题

好友

3795

积分
发表于 2024-5-11 14:1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忘却时空不想归,爽籁清风渡。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剪烛西窗 +1
发表于 2024-5-11 14:21: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韵味无穷
发表于 2024-5-12 09:48: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4-05-11 13:16
一首卜算子,很有味道!

谢谢老师雅赏!祝夏祺笔丰
发表于 2024-5-12 09:49: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正隆 发表于 2024-05-11 13:17
欣赏佳作

谁把莲花向天阙?赊个凌波步。

谢老师临帖鼓励!祝夏祺笔丰
发表于 2024-5-12 09:49: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师临帖鼓励!祝夏祺笔丰
发表于 2024-5-12 09:5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兰兮风扬 发表于 2024-05-11 13:42
这首《卜算子·爽籁清风渡》写得真是意境深远,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夜晚,感受到清风的拂面和莲花的盛开。从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谁把雪浪翻?谁把霓裳舞?”这两句用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浪花翻滚,如同白雪一般,而霓裳羽衣则在风中轻舞飞扬。

“谁把莲花向天阙?赊个凌波步。”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莲花朝向天空,仿佛在向神灵致敬,而诗人则希望能借得凌波微步,与莲花共舞。

“伫立微凉中,夜色阑珊处。”这两句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现实,诗人在夜色中伫立,感受着微凉的夜风,似乎在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奥秘。

“忘却时空不想归,爽籁清风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这清风明月、莲花雪浪的美景中,忘却了时空,不想归去。这种超脱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谢老师临帖雅赏且精彩专业赏析,受益匪浅!祝夏祺笔丰!阖家欢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