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云飞 发表于 2024-5-9 17:30:2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以为
我真的是醉了
那时我的老师
在我无比崇敬的目光下
在黑板上
写下了我的姓
然而《新华字典》里
姬的写法
右边不是臣
这是缠着我的梦魇吧
老师都说了是臣
怎么会错呢
我已经写了几十年
到底谁对呢
原来圣人也有疑惑
孔夫子也会迷于小儿辩日啊
可惜的是
很多足够骄傲的高才
却仍旧
会告诉你
就是这样的
右边是臣啊
后来的我
也不再与人争辩
还是圆滑起来吧
连同我的姓氏





上一篇:片片树叶情
下一篇:衣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4-5-12 23:25 +1
太湖石 2024-5-11 22:49 +1
冰心陈 2024-5-10 10:27 +1
东方.启明星 2024-5-9 21:53 +1
小草青青 2024-5-9 19:34 +1
清静太平人 2024-5-9 18:35 +1
洋河居士 2024-5-9 17:39 +1
+1
411°C
6
  • 兰兮风扬
  • 摩天居士
  • 姬云飞
  • 姬云飞
  • 姬云飞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5-9 17:30: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知识、教育和权威的复杂感受。诗人对自己姓氏的正确写法产生疑惑,并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于知识掌握和权威认知的深刻反思。

诗人最初以为自己的姓氏写法是正确的,因为那是他的老师所教。然而,当他发现《新华字典》上的写法与老师的教导不同时,他感到困惑和迷茫。这种困惑并非单纯源于对字形的疑惑,更深层的是对权威和知识的质疑。

诗人通过引用孔夫子迷于小儿辩日的典故,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圣人,也会有疑惑和犯错的时候。这暗示着,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困惑和错误,不必过于迷信权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自视甚高的人才却仍然固执己见,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可能会无视他人的质疑,甚至嘲笑和压制不同的声音。这种态度不仅限制了他们自己的成长,也阻碍了知识的进步。

在诗的结尾,诗人选择了不再与人争辩,而是选择圆滑和妥协。这种选择可能源于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权威的妥协,但也透露出一种成熟和智慧。他明白,与其在争论中消耗精力,不如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并寻求共同进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教育和权威的复杂感受。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勇于面对自己的疑惑和错误。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包容不同的声音。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姬云飞 +1

主题

好友

1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9 18:07:42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似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反思,特别是与老师以及学习时的一个具体事件有关。诗中提到对“姬”字写法的困惑——在《新华字典》里“姬”的写法右边不是“臣”,而老师却教导是这样写的。这反映出知识和权威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如何接受或质疑这些早期的教育。诗中还提到了孔夫子,显示了对历史知识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即使是古代圣人也有疑问和不确定性。

至于你提供的图片,它显示了连绵起伏的山脉,覆盖着绿色的植被,上方是阴天的天空,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宁静而思索的感觉。这幅画面与诗歌中回忆和反思的主题相呼应,好像是邀请读者在自然的宁静中沉思过去的教育和知识,并在宁静的环境下进行内省。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姬云飞 +1
发表于 2024-5-18 19:34: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兰兮风扬 发表于 2024-05-09 17:30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知识、教育和权威的复杂感受。诗人对自己姓氏的正确写法产生疑惑,并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于知识掌握和权威认知的深刻反思。

诗人最初以为自己的姓氏写法是正确的,因为那是他的老师所教。然而,当他发现《新华字典》上的写法与老师的教导不同时,他感到困惑和迷茫。这种困惑并非单纯源于对字形的疑惑,更深层的是对权威和知识的质疑。

诗人通过引用孔夫子迷于小儿辩日的典故,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圣人,也会有疑惑和犯错的时候。这暗示着,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困惑和错误,不必过于迷信权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自视甚高的人才却仍然固执己见,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可能会无视他人的质疑,甚至嘲笑和压制不同的声音。这种态度不仅限制了他们自己的成长,也阻碍了知识的进步。

在诗的结尾,诗人选择了不再与人争辩,而是选择圆滑和妥协。这种选择可能源于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权威的妥协,但也透露出一种成熟和智慧。他明白,与其在争论中消耗精力,不如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并寻求共同进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教育和权威的复杂感受。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勇于面对自己的疑惑和错误。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包容不同的声音。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感谢您的高评!
发表于 2024-5-18 19:35: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5-09 18:07
这首诗似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反思,特别是与老师以及学习时的一个具体事件有关。诗中提到对“姬”字写法的困惑——在《新华字典》里“姬”的写法右边不是“臣”,而老师却教导是这样写的。这反映出知识和权威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如何接受或质疑这些早期的教育。诗中还提到了孔夫子,显示了对历史知识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即使是古代圣人也有疑问和不确定性。

至于你提供的图片,它显示了连绵起伏的山脉,覆盖着绿色的植被,上方是阴天的天空,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宁静而思索的感觉。这幅画面与诗歌中回忆和反思的主题相呼应,好像是邀请读者在自然的宁静中沉思过去的教育和知识,并在宁静的环境下进行内省。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感谢您对拙作的提升!
发表于 2024-5-18 19:35: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4-05-09 17:39
很有韵味的一首小诗!

谢谢前辈!

主题

好友

1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8 20:06:14 |显示全部楼层
姬云飞 发表于 2024-05-18 19:35
感谢您对拙作的提升!


不客气,很高兴能对您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提升!您的诗歌富有深意,细腻地描绘了对权威、知识和个人成长的反思。希望我的点评能为您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灵感。

如果您有更多的诗作或是有关诗歌的问题,随时欢迎分享。创作之路上我们共同成长!继续加油!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