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苏轼写下一首神诗,水平低只能读出12字,高手却能读出28字,妙不可言!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6631|回复: 8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4-13 06:19:5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天地鉴赏会  

苏轼有足够的能力享誉"诗神"的称号。这不仅在于他俯仰人生的清丽词调,他率性而为的豪魅诗篇,还在于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吐露出力透纸背的神句,直击读者柔软的灵魂。

偶尔得闲时,乐而不淫一句"又得浮生一日凉";看破生活时,轻描淡写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失意时,极尽忧伤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独具特色的一首神作,全诗仅有12字,读不懂的人只能看到表面,而读懂的人却能释义出一首28个字的奇诗。

据说辽国使者来宋后,对自己的诗歌水平夸夸其谈,苏轼便将此诗拿予他看,以致后者悻然而归。

[图片](见文后附图)

《晚眺》
亭景画,老拖筇(qióng)。
首云暮,江蘸峰。

如图所示,当时苏轼的原诗采取的就是这种写法,不过读来却别扭拗口,不成字句。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这12个字"长得"都不太正常,有的歪歪扭扭,有的粗细大小不一,这其中是否藏着玄机呢?没错,苏轼的"神"就蕴含在这一幅画中。

"亭"与"景"有着明显的对比,一个长一个短,那么它的隐含意思就是"长亭短景";画的繁体字是"畫",而苏轼却写成了图中的那副怪样子,这一处比较难理解,小解认为苏轼是取畫中缺少的"士",意为"无士画",延伸出来便是"无人画"且,"畫"字的变形,即是无人所致。

"老"字是全诗之中字体最大最粗的,所以是"老大";"拖"字横着写,意为"横拖"。筇,一种古竹,相传是为实心,骨节很高,所以很适合做拐杖。"筇"的草字头很细,下半部分很粗,所以是"瘦竹筇"。竹子寓意气节,而瘦竹则是指即便消瘦憔悴,也不能丢失气节。

"首"字反写,"云"字分写,便是"回首断云;"暮"字的"日"倾泻,是为"斜日暮"。"江"水曲折回宛,"蘸"字倒立颠倒,是为"曲江倒蘸";"峰"字的"山"也是倾泻,但上一句已经用过了,所以此处为侧,故而是为"侧山峰"。

那么整首诗连贯起来就是: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现在来看,这是一首出神入化的写景诗,寥寥几字便能让人眼前生出那幅孤独凄凉的画面:

一位垂垂朽矣的老者,将筇竹拐杖横放在旁,身披残阳夕照,放眼思慕远眺,尽情享受着这一幅断云日暮、曲江映峰的河山大好的盛景。

如果说辽使的事情属实,那么苏轼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就更加浓厚,他将对大宋的热爱渗透进字里行间,既达成了让辽使读不懂的目的,又表现了自己的忠诚。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极尽精妙,人物塑造方式奇特,是一首让人读了终生都难以忘怀的诗。

实际上,这种体裁的诗歌叫做神智体,是脱胎于文字游戏的一种杂体诗,所以也叫"谜象诗"。

以词语意境作画写字,以文字变形启人神智,使读者自己悟出隐含的文字,它是汉字"以形见义"最为直观的一种文学体。

而开创神智体诗的人就是苏轼。上面一幅画又是一首神智体诗,这次你是否能读出来?

"诗神"的神之所在即是如此,他总能给我们诗意的惊喜,总能创造出无尽的能量,正如他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景色取之不尽,东坡亦用之不竭。





上一篇:范曾86高龄老娶少妻,众人对联有(tu)贺(cao)
下一篇:诗词丨采菊东篱山水间,诗酒书茶伴流年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南疆别调 2024-4-13 20:06 +1
子兮惟梦 2024-4-13 15:04 +1
银山夕钓 2024-4-13 13:55 +1
今夜.启明星 2024-4-13 13:50 +1
东方.启明星 2024-4-13 13:39 +1
悟空无 2024-4-13 07:14 +1
洋河居士 2024-4-13 07:14 +1
吉祥如意 2024-4-13 06:23 +1
+1
36639°C
8
  • 吉祥如意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4-13 06:23: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3 06:45:41 |显示全部楼层
很抱歉,根据我的知识和能力,我无法对这张图片中的文字进行额外的解释,因为这些信息已经被文章本身详细地解释和展开了。文章描述了苏轼创作的“神智体”诗歌,这类诗歌利用文字的视觉形态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首《晚眺》的12个汉字通过变形、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游戏或谜象诗,旨在体现文字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它们表面的读音或直接的含义,而是包含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

若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提出具体问题或请求,我会尽力协助您。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4-14 06:2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4 06:4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5 06:34: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4-13 06:45
很抱歉,根据我的知识和能力,我无法对这张图片中的文字进行额外的解释,因为这些信息已经被文章本身详细地解释和展开了。文章描述了苏轼创作的“神智体”诗歌,这类诗歌利用文字的视觉形态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首《晚眺》的12个汉字通过变形、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游戏或谜象诗,旨在体现文字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它们表面的读音或直接的含义,而是包含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

若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提出具体问题或请求,我会尽力协助您。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5 07:20:44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能提供帮助。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诗歌的问题或需要更深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我会乐意为您提供信息和见解。祝您阅读愉快!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6 07:2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21 06:08: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