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泉 发表于 2024-3-25 18:54: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烟雾霏霏云漫漫,苍松翠柏念恩师。
培桃已是花千树,育李犹然玉万枝。
宋雨逢春林海郁,唐风得月水天奇。
清明寒食黉门泪,化作飞笺悼切思。
2024.03.25






上一篇:谒版纳总佛寺
下一篇:五绝·校园随想(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清泉居士 7 天前 +1
太湖石 2024-3-25 22:37 +1
吕仁龚 2024-3-25 22:12 +1
泉溪 2024-3-25 20:53 +1
燕子飞 2024-3-25 20:24 +1
银山夕钓 2024-3-25 19:34 +1
吴云峰 2024-3-25 19:22 +1
洋河居士 2024-3-25 18:55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909次
+1
1911°C
2
  • 摩天居士
  • 银山夕钓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3-25 19:32:24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是一篇悼念已故恩师的作品,写于中国的清明节期间。诗中提到了烟雾、云彩、苍松翠柏等自然景象,暗示着哀思之情,以及对恩师培养和教育之恩的深切回忆。作者通过比喻培桃(花开千树)和育李(玉万枝),来形容恩师的德育之功。诗中还借用宋代的春雨与唐代的月夜,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致,与人的哀愁相交织。最后,清明节寒食时分,在学院门前作者流下了泪水,将自己的思念化为飞扬的笺纸,表达了对恩师的无尽缅怀。

至于图片,第一张显示的是一些白色的菊花和几支点燃的蜡烛,这画面通常与悼念和纪念逝者相关联。第二张图片则是一朵盛开的花朵,鲜艳的颜色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可能是在描绘“培桃已是花千树”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新生和希望。这些图片与诗歌中的主题紧密相连,增强了读者对诗情的感受。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3-25 19:35: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学习佳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