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被冻死的无名乞丐,却写下一首举世皆知的乞丐诗,至今被世人传唱
  • 楼主: 周曼君 |查看: 2265|回复: 6
周曼君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4-1-4 06:07: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千秋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无名英雄,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却在某个瞬间留下了震撼人心的事迹。在清朝嘉庆年间的通州,一个被命运抛弃的乞丐,以一首千古传唱的奇诗,将他的命运凄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了一首诗句中。

乞丐的悲催命运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嘉庆年间的通州街头,天空乌云密布,大地一片苍凉。清晨时分,市井尚未喧哗,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携带拾粪叉,拎着麻布袋,在空旷的街道上孤独,而坚定地行走。老者步履蹒跚,但一双尖锐的眼睛却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习惯性地弯腰捡拾着街头的残余,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似乎已经对这一切习以为常。然而就在第二天的清晨,他的生命却永远停在官道的沟辙里,人们惊讶地发现,那里躺着一个被冻僵的乞丐。

这个乞丐身着破破烂烂的衣物,苦寒之中仍潦草地遮盖着瘦弱的身体。白霜在他的身体表面结成一层冰,冰冷的寒气凝固在他的面容上。旁边的老者叹息一声,目睹太多类似的场景,他已习以为常。随后立即报告给了官府。官府派人前来验尸,尽管众人都知道乞丐是被冻饿而死,但程序还是要走完整。

验官在检查乞丐的衣物时,却发现乞丐怀中揣着一张纸。纸上赫然写着一首诗,名为《绝命诗》。验官读罢不禁为之震撼,原文内容是: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诗句所表达的含义

这首诗以其高超的文学技巧、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意境,让人们对这位无名乞丐的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诗以“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开篇,运用了水上鸥的意象,表达了乞丐孤苦无依的身世。“竹杖”则来源于苏轼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生命途坎坷,乞丐亦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两句“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表现了乞丐在贫困时,对艺术的执着。饭囊空空如也,只盛载着残月的微光,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然而乞丐并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对艺术的热爱,展现出一种坚韧与豁达的心态。

诗的后半段“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则表达了乞丐对尘世的反叛,彰显了一种豁达的气概。同时也显露出了乞丐对世俗的拒绝,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中的“黄犬何须吠不休”,用黄犬的形象犀利地批判了那些逼迫他的人,同时彰显了乞丐坚守初心的决心。

诗句背后的含义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用词、深刻的意境,以及对古典文学的引用和借鉴,呈现出高度的艺术性。从描绘身世、表达贫困,到对尘世的反叛,乞丐以他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刻画出了一个在贫困和逆境中,坚持尊严的形象。这首《绝命诗》的水平之高,堪比唐诗宋词,使人不禁怀疑这位乞丐的身世。或许他曾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或许他在命运的颠沛中沦为乞丐。

写到最后

这首诗之所以能被世人所传唱,是因为它有着教育意义,我们都知道人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品行与原则,即便后果有多么不堪,也要坚持自我。而乞丐的一生,也是在彰显这个道理。这首《绝命诗》的传唱,使得这位乞丐,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存在,而是一个文学传奇。他的诗歌穿越时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上一篇:历史典故1
下一篇:毛泽东发表在《诗刊》创刊号的18首诗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姚菊 2024-1-5 20:42 +1
红牡丹(莫) 2024-1-5 06:49 +1
萤火虫. 2024-1-4 23:59 +1
燕子(山东) 2024-1-4 15:45 +1
东方.启明星 2024-1-4 10:11 +1
老岩 2024-1-4 09:47 +1
海水深,海水咸 2024-1-4 09:44 +1
金祥文 2024-1-4 09:20 +1
天剑 2024-1-4 09:18 +1
悟空无 2024-1-4 07:59 +1
洋河居士 2024-1-4 07:42 +1
辛月 2024-1-4 06:23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265次
+1
2271°C
6
  • 闲云孤鹤
  • 周曼君
  • 疯狂书生
  • 周曼君
  • 周曼君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4 06:17: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4 06:2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4 14:41: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
这一首,更能表达作者的当时思想,
虽然生活上落魄,但精神却依旧不肯低头。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5 05:51: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书生 发表于 2024-01-04 14:41
看过。
这一首,更能表达作者的当时思想,
虽然生活上落魄,但精神却依旧不肯低头。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7 06:31: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9 06:16: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