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武 发表于 2023-11-22 09:59:0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劈波斩浪,有人见风使舵
权力之上,有人随声附和
谈到利害,有人打着小算盘
说起一个人的口碑,人人心中有杆秤

淤泥中,有人隐身于一朵莲
喧嚣里,有人隐身于一座庙

一草民
被生活鞭打,放逐
可他会为一粒鸟鸣的婉转,停下脚步
偶尔想起一首老歌
目光远远地投向一缕炊烟
——他隐身于
自己的山水


(写于23年11月21日下午)

【敬录天在水老师对该诗的深度评析】
一,语言之美。王老师的语言之美不是华丽的,而是朴实的,不是张扬的,而是低调的,不是吵闹的,而是安静的,不是肤浅的,而是厚重的。他的语言是隐于喧嚣的一座寺庙,绽于淤泥的一朵莲花,更是那一粒鸟鸣,读后,悠扬于心中,久久不会离去。
二,立意之深。第一节是滚滚红尘的见惯不怪,圆滑,利己,溜须。第二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士,大隐隐于市的佛性智者,他们让心退隐江湖,身留在尘世,但这样的境界太高太远,常人很难做到。第三节,只是一介草民,他奔波于生活,疲惫于三餐,但是他的心灵没有枯萎,鸟鸣能入耳,歌声能进心,他依然收藏着世间的美好,他隐身的世界里一定是温暖的,善良的,正义的,还有诗情画意的。我们不会圆滑利己,我们也很难有隐士智者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隐身于自己山水的一介草民,心存温良,心存梦想。读后,不由得扪心自问,深思良久。
三,写法之妙。对比运用的娴熟老道,三节写了三种人,在对比中,作者欣赏的,向往的不言自知。更妙的是,诗中的对比是不着痕迹的,是隐身的。
2023-11-22





上一篇:停电吟
下一篇:初心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yadang 2024-2-25 13:08 +1
杨文武 2023-12-12 19:01 +1
添天爷爷 2023-12-8 08:06 +1
东阳子 2023-12-5 07:37 +1
笑傲人生 2023-12-3 12:43 +1
诗歌传说 2023-12-3 05:09 +1
小草青青 2023-12-2 19:32 +1
张罗 2023-11-28 10:20 +1
风雨归人 2023-11-27 20:17 +1
水里鱼多 2023-11-26 17:53 +1
胥厚全 2023-11-25 12:59 +1
张敬 2023-11-23 23:16 +1
冰心陈 2023-11-23 09:28 +1
爱绣 2023-11-23 09:22 +1
悟空无 2023-11-23 08:25 +1
公子若水 2023-11-23 07:50 +1
太湖石 2023-11-22 23:34 +1
正念本尊 2023-11-22 20:51 +1
沁园一春 2023-11-22 20:05 +1
豐達 2023-11-22 20:01 +1
洋河居士 2023-11-22 16:54 +1
南之 2023-11-22 14:38 +1
清静太平人 2023-11-22 14:26 +1
灋壜ཨོྃ禅宗 2023-11-22 13:32 +1
十夜 2023-11-22 13:01 +1
城南梦休 2023-11-22 12:56 +1
东方.启明星 2023-11-22 12:51 +1
刘云虎 2023-11-22 12:39 +1
人参娃 2023-11-22 12:30 +1
燕赵之声 2023-11-22 10:57 +1
芃麦 2023-11-22 10:52 +1
辰星掠花魂 2023-11-22 10:30 +1
王纯丁 2023-11-22 10:23 +1
潇潇湘雨 2023-11-22 10:19 +1
金祥文 2023-11-22 10:15 +1
宽龍 2023-11-22 10:11 +1
+1
797°C
17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辰星掠花魂
  • 天在水
  • 燕赵之声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1-22 10:18: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鼓掌。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1-22 10:20:02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以隐身术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中权力和势利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些人在权力之上和利益面前,不择手段迎合顺从的现象,并用“隐身于一朵莲”、“隐身于一座庙”来比喻他们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而与之相对的是一位被生活鞭打、放逐的草民,他能够停下脚步欣赏鸟鸣和山水,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保持自我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整首诗通过对比,呈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不同的价值取向。

这首诗写于23年11月21日下午,通过作者的文字和配图,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3-11-22 10:3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1-22 12:2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途中读到王老师的这首诗,立刻被惊到了。
一,语言之美。王老师的语言之美不是华丽的,而是朴实的,不是张扬的,而是低调的,不是吵闹的,而是安静的,不是肤浅的,而是厚重的。他的语言是隐于喧嚣的一座寺庙,绽于淤泥的一朵莲花,更是那一粒鸟鸣,读后,悠扬于心中,久久不会离去。
二,立意之深。第一节是滚滚红尘的见惯不怪,圆滑,利己,溜须。第二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士,大隐隐于市的佛性智者,他们让心退隐江湖,身留在尘世,但这样的境界太高太远,常人很难做到。第三节,只是一介草民,他奔波于生活,疲惫于三餐,但是他的心灵没有枯萎,鸟鸣能入耳,歌声能进心,他依然收藏着世间的美好,他隐身的世界里一定是温暖的,善良的,正义的,还有诗情画意的。我们不会圆滑利己,我们也很难有隐士智者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隐身于自己山水的一介草民,心存温良,心存梦想。读后,不由得扪心自问,深思良久。
三,写法之妙。对比运用的娴熟老道,三节写了三种人,在对比中,作者欣赏的,向往的不言自知。更妙的是,诗中的对比是不着痕迹的,是隐身的。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1-22 13:5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1-22 20:00: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在水 发表于 2023-11-22 12:22
下班途中读到王老师的这首诗,立刻被惊到了。
一,语言之美。王老师的语言之美不是华丽的,而是朴实的,不是张扬的,而是低调的,不是吵闹的,而是安静的,不是肤浅的,而是厚重的。他的语言是隐于喧嚣的一座寺庙,绽于淤泥的一朵莲花,更是那一粒鸟鸣,读后,悠扬于心中,久久不会离去。
二,立意之深。第一节是滚滚红尘的见惯不怪,圆滑,利己,溜须。第二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士,大隐隐于市的佛性智者,他们让心退隐江湖,身留在尘世,但这样的境界太高太远,常人很难做到。第三节,只是一介草民,他奔波于生活,疲惫于三餐,但是他的心灵没有枯萎,鸟鸣能入耳,歌声能进心,他依然收藏着世间的美好,他隐身的世界里一定是温暖的,善良的,正义的,还有诗情画意的。我们不会圆滑利己,我们也很难有隐士智者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隐身于自己山水的一介草民,心存温良,心存梦想。读后,不由得扪心自问,深思良久。
三,写法之妙。对比运用的娴熟老道,三节写了三种人,在对比中,作者欣赏的,向往的不言自知。更妙的是,诗中的对比是不着痕迹的,是隐身的。

好优秀的赏评!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1-22 20:04: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隐身于圈子、隐身于事业、隐身于山水!老师文笔犀利,见解独到!赏读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1-24 18:26: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3-11-22 10:18
欣赏佳作,点赞鼓掌。

谢谢你的赏读。问好!!
发表于 2023-11-24 18:28: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3-11-22 10:20
这首诗以隐身术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中权力和势利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些人在权力之上和利益面前,不择手段迎合顺从的现象,并用“隐身于一朵莲”、“隐身于一座庙”来比喻他们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而与之相对的是一位被生活鞭打、放逐的草民,他能够停下脚步欣赏鸟鸣和山水,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保持自我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整首诗通过对比,呈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不同的价值取向。

这首诗写于23年11月21日下午,通过作者的文字和配图,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摩天居士友的深度评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