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诗书鉴赏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这首诗,说出多少女子的心声
楼主:
袁方铭
|
查看: 49920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诗书鉴赏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这首诗,说出多少女子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这首诗,说出多少女子的心声
[复制链接]
袁方铭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袁方铭
金牌会员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袁方铭
发表于 2023-8-28 16:04:19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49920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来源:读读诗词
发表于广西
在《甄嬛传》里,当甄嬛听到芳若姑姑提起仪态万千,风华绝代的华妃时,说了两句话“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而后来华妃的悲惨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她仗着自己的家世和美色,得到了皇帝的盛宠。
可是后来,她的结局呢?
她失宠后,被贬到了冷宫,在知道自己多年不孕竟是皇帝所为后,绝望之下,撞墙自尽。
她的结局正印证了甄嬛的那两句话,而这两句话最早出自李白的一首爱情诗。
这首诗名为《妾薄命》,全文如下: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这首《妾薄命》是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陈阿娇受宠到失宠的这样一个例子,揭示了“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的深刻道理,具有很强的警示意味。
诗歌大致可分为四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的是陈阿娇的得宠。
汉武帝初始是何等地看重阿娇,甚至要打造黄金屋。
那时的阿娇是多么地金贵,就是吐一口唾沫,都会随风化成珠玉。
前两句说的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在汉武帝年幼时,他的姑姑馆陶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曾问他:“阿娇好吗?”
当时四岁,还是胶东王的刘彻答道:
“若能娶得阿娇为妻,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因为这句话,刘彻获得了馆陶公主的支持,最后登临帝位。
很难想象一个四岁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很多人都认为应该是他的母亲王夫人所教。
这一点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阿娇一定是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不然即使有他母亲的授意,刘彻也不可能对着一个面目可憎的女孩说出这样的话。
汉武帝对陈阿娇的宠爱一部分是因为馆陶公主的地位,另一部分应该是美色。
可是陈阿娇原本就比刘彻大,何况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如花似玉的女子,再加上馆陶公主的嚣张行径,陈阿娇很快就失宠了。
接着的四句,写的便是陈阿娇的失宠。她因为嫉妒受宠的卫夫人,在宫中行巫蛊之术,最后被贬到了长门宫。
长门宫和汉武帝的寝宫,不过是一步之遥,可是汉武帝却始终不肯回头看她。
传闻陈阿娇还曾花费重金请当时名扬天下,深得皇帝宠幸的司马相如为她作赋,可是即使司马相如的文章写得再深情,汉武帝始终没有回心转意。
其实,说白了汉武帝就是不爱她了。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也无法唤回一个不再爱你的男人。
昔日阿娇有多受宠,幽居长门的她就有多落寞。
接着的四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进一步突出汉武帝的绝情。
雨落入地面后,再也不会回到天上;
泼出去的水,也永远无法收回杯中。
汉武帝曾经对阿娇的情意,早已像那流水,一去不返。
这里的“覆水难收”原本说的是姜子牙和妻子马氏的故事。
姜子牙在未遇周文王之前,穷困潦倒,马氏不堪忍受便弃他而去
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覆灭商朝,建立西周,一时名誉地位都达到了顶峰。
马氏见此便想和他再续前缘,姜子牙便将水泼在地上,道:
“你我就想这倒在地上的水,再也无法回去了。”
而李白这里引用“覆水难收”的典故,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汉武帝的决绝。
最后李白用比兴的手法,揭露了以色侍人,色弛则爱衰这样一个定律。
昔日的阿娇就像芙蓉花一样娇艳美好,可是如今的她就像那可怜的断根草。
以美貌侍奉他人的女子,能得宠到几时呢?
汉武帝因为卫子夫,疏远了陈阿娇。
可是等卫子夫年老色衰时,同样走上了阿娇的道路,甚至她的结局比阿娇还悲惨。
她们的经历无不揭示了一个道理“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李白的这首诗,比喻新奇,语言生动自然,说出了很多女子的心声。
所谓“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大概便是如此吧。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诗词丨书卷多情似故人,一字一行觅知音
下一篇:
一个朝代一首诗,带你看遍中国史!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躲儿
2023-8-28 23:39
+1
今夜.启明星
2023-8-28 22:32
+1
太湖石
2023-8-28 22:29
+1
东方.启明星
2023-8-28 22:27
+1
醉江南
2023-8-28 19:08
+1
诗草
2023-8-28 18:07
+1
洋河居士
2023-8-28 16:51
+1
+1
49920°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致母亲
[
新诗/现代诗
]
浅浅的爱深深的情
[
新诗/现代诗
]
活在当下
[
新诗/现代诗
]
和心爱的人植物园赏花
[
新诗/现代诗
]
植物园的芍药梦
[
新诗/现代诗
]
亲爱的你是我一辈子深爱的人
[
新诗/现代诗
]
立夏
[
新诗/现代诗
]
相思病
[
新诗/现代诗
]
真正懂你的人
[
新诗/现代诗
]
桃花山公园
[
新诗/现代诗
]
最美是你真爱是你
[
新诗/现代诗
]
我喜欢你
[
新诗/现代诗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