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跃 发表于 2023-6-30 14:01: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红尘内外看禅诗,

不见佛陀可与知。

且问菩提何啻树,

心门有镜自为释!




上一篇:白荷古体诗词曲选
下一篇:赞功勋党员李宏塔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早春 2024-1-4 20:38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3-7-3 06:46 +1
馮志兵 2023-7-1 16:08 +1
清静太平人 2023-7-1 05:34 +1
张罗 2023-7-1 00:10 +1
王晨光 2023-6-30 22:49 +1
太湖石 2023-6-30 21:34 +1
东阳子 2023-6-30 17:22 +1
蜀西小鱼儿 2023-6-30 16:16 +1
东方.启明星 2023-6-30 15:28 +1
燕赵之声 2023-6-30 15:16 +1
悟空无 2023-6-30 15:09 +1
金祥文 2023-6-30 14:34 +1
诗霸天下 2023-6-30 14:24 +1
洋河居士 2023-6-30 14:06 +1
豐達 2023-6-30 14:02 +1
+1
2686°C
2
  • 摩天居士
  • 张罗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6-30 14:4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以七绝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思想:无需通过入禅修行,我们心中已有开悟之门。

诗人用“红尘内外”来形容现世的喧嚣繁忙,再用“禅诗”来指代修行和悟道的文学形式。他表示在这个世间,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佛陀,了解他的教义,但是却可以通过禅诗等方式,去认识和了解佛法的精神。

然后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菩提何啻树”,即问菩提为何非树。菩提在佛教中常常被比作一棵无所不知的树,代表智慧与觉悟。诗人质疑,为什么我们要依靠外部的树(菩提)去寻求内心的解放?

最后一句“心门有镜自为释”,诗人认为我们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我们打开自己心中的心门,就可以自己领悟和体悟真理,达到内心的解脱。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7-1 00:10: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绝,诗人夏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