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1-10-16 06:14: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情圣”杜甫:月光下的爱人
来源   杜甫大全  

多年以后,见识过“越女天下白”的杜甫,总会想起那天晚上的妻子,和照在她手臂上那道清凉的白月光。

公元756年,唐玄宗携家眷逃亡四川、在马嵬坡痛心赐死杨玉环的第二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城的官员和百姓纷纷到乡下避难的第二年。

往北走200公里,就到了鄜州。这儿有个小村子叫羌村。

44岁的杜甫,来到这个小山村。

鄜州,今天已经有了一个很喜庆的名字,叫富县。但是杜甫当年去的时候,一点都不富。

土房子,泥巴墙,还有满屋子凌乱的行李。

看着这一切,杜甫很惭愧:夫人啊,结婚十几年,还要让你过这样的苦日子。

安顿好妻子后,他决定出去寻找组织,看看有没有什么谋生的路子。

秋夜,微凉。

大地沉睡,月光如洗。

只有老杜家的烛光还亮着。

窗前,四目相对,半晌无言。

妻子杨女士先开了口,她拉着丈夫的手:阿杜,我不让你走。

乖,别任性,待我功名及腰,回来接你可好。杜甫不想把氛围弄得那么悲伤。

我不要功名,我只要你平安。你看外面乱的,玄宗跑路了,杨贵妃也被杀了,咱们在这乡下种种田、读读书不好么?

种田是不会种的。我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现在新君继位,唐肃宗正在广纳贤才。这是个机会。

杜甫把“机会”两个字,说得特别重。

妻子叹口气:哎,都是安禄山搞的,他们搜刮一番,会不会就撤走了?

杜甫说:你当安禄山造反,是为了吃40万一桌的饭吗?他是来占座的,——皇帝的宝座。

妻子更加惶恐:你想去,我不拦。跟你在长安那十年,租房子、吃泡面,我都没怨言,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全。

杜甫急了,大声说:我不怕死!

杜甫说完,妻子神色忧伤。她转过身,看着正在熟睡的孩子,悠悠地说:我怕你死。

杜甫的心似乎被刀扎了一下,他还想说什么,却没有吭声。

妻子也想说点什么,却不再吭声。

他心中有天地,有抱负,他执意要走,她是留不住的。

那一夜,灯光亮到五更。

当一声鸡叫传来,杜甫推开了柴门,一个人踏上了寻找新领导的征程。

身后,妻子倚在门前,深情目送。

且让我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

杜甫回首望去,月光洒在妻子的胳膊上,冰清玉洁,恍如一尊女神雕像。

山路崎岖,硝烟弥漫。

背着简单的行李,杜甫步履匆匆。

一路上,有逃难的百姓,有大唐的伤兵残卒,路边尸体无数,一派人间地狱。

此时,老杜心心挂念的新领导,大唐新任CEO唐肃宗,正在一个叫凤翔的小县城,举行登基仪式。

自古以来,皇帝登基是国之大事。

大唐前几任皇帝登基,无不是万国来朝、百官跪拜、举国欢庆。

而唐肃宗,搞了一次最简朴的登基仪式。

他走过简易的台阶,坐上木头龙椅的那一刻,就哭了。

哭,不是因为终于坐上了皇帝宝座,而是看到了他的满朝文武。那满朝文武,只有36个人——包括2名太监。

唐肃宗有点恍惚,这是登基仪式?还是部门例会?

所以,杜甫猜的没错,新朝廷,非常缺人。只要他过去,就有机会。

正当杜甫满怀信心得朝目标地行进时,意外发生了——半路被安禄山的叛军逮个正着。

运气太特么背了!

杜甫还没来得及辩解,就被押着走向了不远处的俘虏队伍。

他不知道,与他一同被抓的,还有享誉天下的政坛大佬王维。但两个人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叛军将俘虏来的人分成两种,一种当官儿的,会被强迫到伪政府上班,不从就杀掉。一种是平民,会被押送到长安,充当劳动力。

王维在21岁就高中状元,一夜而天下皆知。还当过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等官,早已名声在外,被押往去伪政府当伪官的路上。

杜甫官阶太低,一直处在官场的外围,在全国诗坛也还只是个小喽啰,被叛军分配在了平民队里,和众多俘虏一起,被押往沦陷中的长安城。

呵!怎么也没想到,再一次来到曾生活了十年的长安,竟是以这样的方式!

一心向着凤翔的老杜,怎么甘心就这样被俘虏了?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逃出了监牢。

几个月后,在陕西凤翔的新政府,杜甫终于见到了新Boss唐肃宗李亨。

此时的杜甫,两袖露肘,衣衫褴褛,麻鞋磨破,露出臭脚丫子,要多惨有多惨。

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因祸得福呢?

此时的新Boss李亨,心里大概只有一个词:雪中送炭!这是朕的臣子来“雪中送炭”了啊!

太感动了!

唐肃宗一高兴,赏赐了杜甫一个“左拾遗”的官。算不上大官,但是,嘿嘿,比当年王维的“右拾遗”还是要高一级的。

奈何,新官上任还没烧出三把火来,杜甫的好朋友房琯却因事被贬了。

像老杜这样热心肠、事事为别人着想的人,怎能坐视不理呢?

于是,杜甫上书为房琯求情。

这下触了新Boss李亨的霉头,对他嫌恶至极。幸好有朋友替杜甫说情,皇帝才没有重罚他,只是给他放个假,让他回家探亲。

说白了就是,赶紧卷铺盖走人吧,别在这碍事了。

杜甫的事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随即又黯淡下去。而他深爱的大唐帝国和子民,依然在水深火热中苦不堪言。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杜甫在被押往长安当俘虏的路上,到底经历了什么。历史只留给了我们一摞摞沉重的诗歌。

当年的他只知道,他来到的是地狱长安。却并不知道,他也来到了诗歌的神坛。

神坛之上,一座丰碑正在缓缓矗立,上面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诗圣杜甫。

此时的长安,早已不是他参加科举考试时那个歌舞升平、诗情画意的长安了。

在逃亡路上,他看到的是野草丛生,白骨累累,哀鸿遍野。

不禁泪如雨下。

滔滔悲情中,一首名垂千古的五律诞生了。

就是我们熟悉得快要忽略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花都哭了,听见鸟叫我都心惊肉跳。

我发愁得都谢顶了,头发稀少连簪子都插不上。

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明写的是愁,为什么我们看了觉得爽,而杜甫的愁,能让你哭?

这就是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字字扎心。

这段时间,杜甫的灵感和情感,似乎碰头了,电光火石,写出了一首又一首神作。

这里有军事的洞察: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也有杨玉环的香魂: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更有死里逃生的余悸:生还今日事,闻道暂时人。

当然,最让他牵挂的,还是远在鄜州的老婆孩子。

杜甫回忆分别时娇憨的儿子时,感谢妻子独自为他抚育儿女——“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后悔未能携全家一起避难,不知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兵荒马乱岁月中,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是杜甫对远在鄜州的妻儿的思念。

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晚。

长安城西,怀远坊。

坊里有座寺庙,叫大云经寺。杜甫已经在这里住两个月了。

月亮初升,坊门宵禁。

杜甫走出屋子。

如果是平时,能听到邻家女人洗衣服的声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可是现在,长安死一般寂静,只有巡逻的叛军偶尔几声呵叫。

那晚的月光格外明亮,杜甫45°角仰望星空,透过月光,能看到他眼角的一粒水珠。

而今晚的杜甫,也将拿出他的月夜——一个烟火气的月夜,一个只属于他和她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如果不把它看做一首诗,而是看做写给老婆的信,就特别好理解:
老婆:
今晚的鄜州,月色应该也很好,可惜你只能一个人看了。
孩子还小,他们还不懂为什么你在思念长安。
我想念你透着香气的鬓发,是不是被雾气打湿了。
还想念月光下你洁白的手臂,你冷吗?
什么时候我们能坐在帷帐里,在月光下,双双把眼泪擦干。

还记得《卧虎藏龙》的主题曲吗?谭盾大师的《月光爱人》:

我醒来,睡在月光里。
下弦月,让我想你。
不想醒过来,谁明白。
怕眼睁开,你不在。

杜甫的那首《月夜》,就是一曲月光爱人。

这个耿直倔强、不善言辞的男人,终于有了一抹浪漫色彩。

那首无限深情的情诗《月夜》,也是古代诗人写给妻子最有名的情诗之一。

这首诗写后不久,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寒食节,杜甫又情不能禁相起妻子: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牛郎织女尚能相见,而妻子却只能对红花而伤感,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与鄜州的妻儿团聚。

又是一次温言软语、甜到心窝的表白。

在凤翔供职时,杜甫牵肠挂肚地思念着亲人,《述怀》中从“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到“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用了近百字把担心家人遭遇不测、自己成为孤老头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真是“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直到某一天的下午,他终于到家了。

在《北征》里,他看到的是: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外出一年才回家,老婆的衣服打满补丁。全家哭成一片。

儿子脸色苍白,没血色。见了爹爹就转过身哭,脚上脏兮兮的,连双袜子都没有。

两个小女儿,裤子上也都是补丁,短得刚到膝盖。

太穷了。

然后,他又在《羌村》中写下: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看到老杜,妻子震惊了,他竟然回来了。

是啊,这个世道,活着就是个偶然呀。

邻居们也扒着墙头看他们,都在抽泣。

在夜里,他和深爱的妻子端着蜡烛,把对方看了又看,简直不敢相信,生怕是在做梦。

《羌村》中还有一句: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幼子怕这位刚回来的父亲又走了,守住亲人不离。

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呀。

杜甫和妻子杨氏生有三子二女,长子宗文,小名熊儿;次子宗武,小名骥子;还有一个小儿子在奉先县未满周岁因饿夭折。此外,他们还有两个女儿。

对于孩子们,杜甫充满了慈爱之心。

还在困守长安时,杜甫回忆起幼子宗武牙牙学语时娇憨又聪慧的样子,写道: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他希望宗武能绍承家学,宗武生日时他寄语: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在《又示武宗》中赞扬儿子“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望子成龙的慈父之情跃然纸上。

两个小女儿也特别的俏皮可爱: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她们学着母亲描眉画妆的样子,把小脸蛋儿涂得乱七八糟,充满爱怜之意。

这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第一年的经历,那一年,他把最好的诗,留给了家人。

有远在山东的弟弟,有抚养他长大的姑姑,有想念爸爸的他可怜的孩子。

当然,还有他月光下的妻子。


1200年后,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场演讲,题目叫《情圣杜甫》。

他说,杜甫是一个极热心肠的人,一个极有脾气的人,还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杜诗,就是一个情字。

对祖国、对妻儿、对普通人,他都充满了热爱,就像艾青《我爱这土地》中写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情到深处方能圣。

杜甫的诗歌忧国伤时,人称“诗圣”。而正是因为其情之深,其情之真,方成其“圣”。




上一篇: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一封情书,水平奇高,感人至深!
下一篇:我自横刀点评诗词群比赛 (十一)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酹江月 2021-10-17 21:39 +1
快乐一生 2021-10-17 14:06 +1
青竹 2021-10-17 14:04 +1
嶺西老人 2021-10-17 12:30 +1
馮志兵 2021-10-17 06:29 +1
飘雪随缘 2021-10-17 05:43 +1
MR.BADASS 2021-10-16 19:56 +1
萧瑟楸枫 2021-10-16 19:09 +1
小草青青 2021-10-16 18:26 +1
徐和平 2021-10-16 17:52 +1
梅花宝剑 2021-10-16 17:24 +1
成一 2021-10-16 16:34 +1
+1
957°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