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3432

积分
发表于 2017-5-30 15:27:20 |显示全部楼层
雨山 发表于 2017-5-28 18:57
苍横翠微君好,改为“儿”字甚好,看来你是一位用心好学之人,令我敬重。我又看了一下此诗,末句意境表现 ...

雨山老师端午安康!按您所点,末句存挤韵之病,我近日查找资料以求改正。经查又思考再三,有一点需向雨山老师商榷:该句尾字“长”在此处应为开口音,且本句重音在愁或面字上,故由此推断,该句为活韵,挤韵遇活韵,可解。不知妥否?此诗经您一提醒,对韵的理解又多了一点,感谢!望今后多指教。

主题

好友

3759

积分
发表于 2017-5-30 16:36:17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是兰州的,和政路。

主题

好友

3432

积分
发表于 2017-5-30 19:55:53 |显示全部楼层
八怪 发表于 2017-5-30 16:36
俺也是兰州的,和政路。

同乡诗友,端午安康
发表于 2017-5-30 20:41:03 |显示全部楼层
苍横翠微 发表于 2017-5-30 15:27
雨山老师端午安康!按您所点,末句存挤韵之病,我近日查找资料以求改正。经查又思考再三,有一点需向雨山 ...

苍横翠微君端午祯祺!君之分析没有错,但有一点不要忽略:“面”字确是重音所在,但不是重心所在,末句的重心在“长”字上,也可以说是全诗的重心。因此在诵读的时候势必加重语气,虽然“面”字缓冲了一下,但挤韵的伤害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应当说明,我所说的乡字不可用不是绝对不可用,写作格律诗没有谁明令戒律,只是古人在深研格律诗韵律时总结出一套经验之谈,我们既可全部参考,亦可部分参考,其精华部分断然不可丢弃。我也是一个爱诗习诗者,不敢为师,回帖之言纯属己见,仅供参考,迟复为歉!

主题

好友

3432

积分
发表于 2017-6-3 18:56:35 |显示全部楼层
八怪 发表于 2017-5-30 16:36
俺也是兰州的,和政路。

和政路的小吃很多,同乡幸会,难得遇此,问好请茶!

主题

好友

3633

积分
发表于 2017-6-3 19:47:53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四句嚼味绵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