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2-24 10:17:59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词是在五、七言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词也有诗的平仄讲究和通融,例如1、3、5、不论,二、四、六分明;避免三连平和三连仄。而此词却出现四连仄,为何?所谓定格是否就是只此一家?问好周末!
发表于 2016-12-24 10: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老水 发表于 2016-12-24 10:17
有一种观点认为:词是在五、七言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词也有诗的平仄讲究和通融,例如1、3、5、不论, ...

据钦定词谱莺啼序篇记载,吴文英版亦有可平可仄,他版为定格,不过我按照的还是吴文英版,因此格律上完全对照钦定词谱,严格意义上说已经满足龙榆生词谱。诗友所说四连仄为何意,还请明示,问好!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2-24 10:28:12 |显示全部楼层
怪我未说清。本词谱第二段第二小节:仄仄仄仄,一般观点认为,诗和词都应合理组合平仄,这才有利于吟诵,才更显抑扬顿挫。
发表于 2016-12-24 10:32:20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老水 发表于 2016-12-24 10:28
怪我未说清。本词谱第二段第二小节:仄仄仄仄,一般观点认为,诗和词都应合理组合平仄,这才有利于吟诵,才 ...

明白老水诗友意思了,此处吴文英词为“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露。”词谱为“
◎●○○ ◎◎◎● ●⊙○◎▲”,抑或“●●○○,●●●●,●○●●▲。”,还请知悉!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2-24 11:21:33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长影诗友对朗诵格律诗词有何感想?是用普通话朗诵呢还是用古代读书音朗诵?若用普通话朗诵,入声字怎么念?
发表于 2016-12-24 12:38:33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老水 发表于 2016-12-24 11:21
不知长影诗友对朗诵格律诗词有何感想?是用普通话朗诵呢还是用古代读书音朗诵?若用普通话朗诵,入声字怎么念 ...

这个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只知道入声早已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中,至于古人发音,不甚清楚,只知也有人专门研究。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2-24 13:14:22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引入了一个话题:现代人是应该用新韵来写格律诗词呢还是继续用古韵来写?古人所写的唐宋格律诗词都是用古代"普通话"即古代读书音所写,这其中就包括入声等。格律诗词流传下来了,但古代读书音却失传了。如果现代人用古韵去写待词却不知道入声字怎么念,只好用普通话平声去念岂不造成现代人写的古韵只能看而不能朗诵?
例如:开篇第一句有一个叠字,词谱标注为仄声位,而普通话则念平声,在朗诵时就出律了。既然写诗词有出律的问题,同样朗诵也有出律的问题。格律诗词之所以那么讲究平仄、格律就是为朗诵服务的。当我们不会用古代读书音去朗诵格律诗词的时候,写诗词用入声还有什么意义呢?(个见)
发表于 2016-12-24 14:05:40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老水 发表于 2016-12-24 13:14
这就引入了一个话题:现代人是应该用新韵来写格律诗词呢还是继续用古韵来写?古人所写的唐宋格律诗词都是用古 ...

我个人喜好正韵写作,当然也有很多诗友习惯新韵,正韵入声必须遵守,详见正韵十五部至十九部,虽然不知读音,朗诵也会出律,但也必须遵守,老水诗友所虑,也颇有几分道理,所以现在才会有很多人研究古读音。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2-24 14:40:14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韵入声解决发声问题並不难。具专家考证,入声大部分是单韵母汉字。在江浙一带的方言中,入声颇为明显。即短促的气声,因此归为仄声类。念入声时只要把该字短促加重音发出即可。(个见)
发表于 2016-12-24 15:03:53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老水 发表于 2016-12-24 14:40
其实古韵入声解决发声问题並不难。具专家考证,入声大部分是单韵母汉字。在江浙一带的方言中,入声颇为明显 ...

受教了,多谢老水诗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