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老水 中级会员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江城老水 发表于 2016-11-24 16:18: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你,站立了多久
在这灯火阑珊的夜晚
没人知道
寒风吹着白发
可有火柴取暖

握着一只碗的手
已经麻木

你,渴望了许久
在这俊男靓女的人流
无人理睬
晚风中的白发

苍老的手
向前伸着
期待着爱或恨

曾经的少女
可曾为人妻
可曾有过儿女

风中的白发
遮住了无神的双眼
用一根木棍探路
一个无光的世界

夜深了
婴儿早已进入梦乡
脚步声渐渐稀少

而那只碗
依旧空空……





上一篇:情相依
下一篇:养狗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苗法强 2020-11-9 05:20 +1
月射寒江 2020-11-8 19:05 +1
彭飞 2020-11-8 15:44 +1
飞絮 2016-11-25 07:37 +1
天威无忌 2016-11-24 17:53 +1
+1
655°C
9
  • 江城老水
  • 天威无忌
  • 幻点
  • 江城老水
  • 馮志兵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4 17:51:43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我的臆想,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发表于 2016-11-24 17:53:48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黯然!愿世间多些温情,少些漠然!后面两段虽短但精致有余韵!欣赏了

主题

好友

2664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4 18:23:05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甚是心酸,温馨与悲凄相映,描写得淋漓尽致。只愿世间多一份宽容与温情。拜读佳作,天冷,祝好!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4 19:04:09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诗友的欣赏与同感!祝好!这首小诗我曾经在广播电台的《老年天地》和夜间谈话节目《楚天夜话》和《今夜不寂寞》中朗诵过多次,相信会感动很多人。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4 19:27:03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4 19:27:40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位盲人老太乞讨的繁华路段,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深夜保卫工作。跟老太聊过多次:她的年纪跟我的母亲同岁。(感动)没有嫁过人,自然没有儿女。只有一个侄儿子。没有工作,也就没有退休金。直到很晚了,老太还站在路边,我多次劝她早点回家因为天太冷!而富有爱心的人还是有的。之所以诗的结尾用:那只碗依旧空空……是用来隐喻社会关爱的缺失和乞讨者心灵的空寞!
发表于 2016-11-24 20:21:11 |显示全部楼层
为这位白发老者感到心酸!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4 21:23:33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多次谈到在广播电台朗诵诗歌的事。不瞒各位,这十几年来我已通过广播电台的夜间谈话节目,朗诵我自己写的诗歌有上百首。而最为精采的一次是我在《楚天夜话》中朗诵了《水泥的味道》(叙事诗)著名主持人方 明先生为我的朗诵配上了音乐,其震撼可想而知!《水泥的味道》是我最为得意的诗篇,可惜未能得到诗歌中国的通过,实在是一大憾事!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6-11-25 09: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时常在想,诗歌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唐、宋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布衣都极热爱诗词。当今中国已基本步入小康社会,衣食基本无忧,理当更加喜爱诗歌才对。但恰恰相反,反而愈加推崇金钱物欲。事实上,唐宋诗歌的美早已扎根于华夏百姓的心底。问题在于谁在宣传诗歌?宣传什么样的诗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