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题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3 07:45: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曰兄佳作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6420

积分
发表于 2019-9-23 14:04: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6420

积分
发表于 2019-9-23 18:36: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9-9-23 20:2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师,进步很大!点赞!
但是,需要注意:秋心一片愁,挤韵。
在句中使用了和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就叫做挤韵。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6420

积分
发表于 2019-9-24 12:54: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9-9-24 14:34: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画同美,赏心悦目!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6420

积分
发表于 2019-10-4 16:57: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9-10-5 16:2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来看一首著名的五绝:

红豆(仄)生南(平)国

春来(平)发几(仄)枝

愿君(平)多采(仄)撷

此物(仄)最相(平)思

我们注意它每句的第二、四个字,会发现,和成语一样,它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们再来注意它的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的偶数位置上的字,会发现,平仄也是相反的。如第一句第二字为仄声字“豆”,那么第二句第二字就相反了,是平声字“来”。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联”的概念,所谓“联”,就是诗的每两句构成一联。比如这首诗,就是由两联组成,第一、二句构成一联,第三、四句又构成一联;每一“联”的头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这里的“联”与对联有相同也有不同。不同的是,不一定非得对仗,相同的是,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比如第一句豆(仄)南(平),第二句来(平)几(仄)。这种一联中两句的偶数位置平仄相反的关系,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叫“相对”,也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我们再来看两联之间的关系。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联和第二联,大家看出什么道道来没有?嗯,有一个规律,就是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


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为平)、三连平、三连仄(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诗病。当然,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大体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偶尔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说明作者对格律一窍不通。
发表于 2019-10-5 16:22: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有了,格律基本上掌握,形式上具备,古诗可成,恭喜王曰,向你学习。万事知怕执着,学习啦。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6420

积分
发表于 2019-10-8 17:2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