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苏轼最奇怪的一首诗,诗的首句和尾句相同。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821|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1-6 06:00:5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精粹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苏轼写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的首尾两句一模一样,均为“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词和文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重复度,文章讲究开头和结尾相对应,但是作诗却不能重复,不然一首诗可就废了。难道是苏轼犯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轼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然而,如此简单的一首诗,却蕴含着不简单,后世解读者甚多。笔者比较喜欢的一种解释是,这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写照。
第一句是说年轻人,朝气蓬勃,当以入世为主,顽强拼搏;最后一句是说经过多年拼搏后,年老了,但可能依旧对这个社会有很多不满,这个时候,要学会放下,看开一切,去悠闲观景。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丰富多彩,经历也是大起大落,并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佛家有三种境界,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苏轼这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他在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总结而出的哲理性语言。

文章最后,送上一段笑话:在看完《观潮》之后,甲愤愤地说:这是什么破诗,头句和尾句一模一样!
乙微笑着说:这诗是苏轼写的……
甲略有尴尬地说:哦,是苏东坡写的,这就说得通了。首尾两句,词句相同然而含义各异,实乃旷世之佳作呀!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经典话,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鲁迅先生笑而不语。
这或许也是我们伟大汉语的神奇处之一吧。




上一篇:诗词中常见典故和意象(四)
下一篇: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一)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11-6 12:32 +1
今夜.启明星 2024-11-6 12:19 +1
~王泽晋~翡翠 2024-11-6 10:48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6 09:49 +1
太湖石 2024-11-6 09:06 +1
梨花微雨!! 2024-11-6 06:38 +1
闲云孤鹤 2024-11-6 06:25 +1
+1
3826°C
5
  • 闲云孤鹤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1-6 06:27: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相同的诗句,不同的心境,富含哲理性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6 06:39:06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对苏轼的《观潮》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确实揭示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和深刻内涵。苏轼作为古代文人,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首先,从字面上来看,诗的首尾相同,给人一种重复感,然而这种重复在内涵上却蕴含了巨大的变化。开篇提到的“庐山烟雨”和“浙江潮”代表的是一种期待和对美好经历的渴望;而结尾再提时,则暗示了一种平静的接受和看淡人生的态度。这种由期待到释然的转变,正是人生旅程中常见的心路历程。

其次,将诗句与佛教的三种境界相联系,更是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年轻时的冲劲、成熟后的思考以及最终的从容,体现了苏轼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他对生命哲理的领悟。

最后,笑话部分不仅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还反映了对名家作品的尊重与敬畏。鲁迅先生的比喻同样展示了语言的丰富和深邃,与苏轼的诗歌一样,汉语的奇妙在于其表面简练却能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观潮》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苏轼人生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在简单的文字中体悟到深刻的哲理。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6 06:5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1-06 06:39
这段文字对苏轼的《观潮》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确实揭示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和深刻内涵。苏轼作为古代文人,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首先,从字面上来看,诗的首尾相同,给人一种重复感,然而这种重复在内涵上却蕴含了巨大的变化。开篇提到的“庐山烟雨”和“浙江潮”代表的是一种期待和对美好经历的渴望;而结尾再提时,则暗示了一种平静的接受和看淡人生的态度。这种由期待到释然的转变,正是人生旅程中常见的心路历程。

其次,将诗句与佛教的三种境界相联系,更是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年轻时的冲劲、成熟后的思考以及最终的从容,体现了苏轼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他对生命哲理的领悟。

最后,笑话部分不仅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还反映了对名家作品的尊重与敬畏。鲁迅先生的比喻同样展示了语言的丰富和深邃,与苏轼的诗歌一样,汉语的奇妙在于其表面简练却能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观潮》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苏轼人生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在简单的文字中体悟到深刻的哲理。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6 07:23:35 |显示全部楼层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1-06 06:58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不客气!很高兴能够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诗歌想要讨论或点评,或者有任何关于诗歌的问题,都随时可以问我。继续享受诗歌的美好吧!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7 21:37: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11-06 06:27
相同的诗句,不同的心境,富含哲理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