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7万
11万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5-18 06:52 金昌绪的《春怨》确实是一首堪称绝妙的五言绝句,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在极短的篇幅内,这首诗通过一件简单的小事,展现了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与无奈。 ### 解析与点评 #### 诗歌结构与内容 这首诗结构紧密,首尾呼应: 1. **打起黄莺儿,** - 起句直接描写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赶跑黄莺,充满了画面感。 2. **莫教枝上啼。** - 紧接着解释了这个动作的原因——不想黄莺在树枝上啼叫。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既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又迅速引出下文。 3. **啼时惊妾梦,** - 第三句进一步解释——黄莺的叫声吵醒了“妾”的梦境。这一句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心理状态:一个被黄莺啼声吵醒的思妇。 4. **不得到辽西。** - 最后一感叹,总结出梦境未能如愿,这梦境是她唯一能与远在辽西的丈夫相见的途径,这种情感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 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 **情感的递进**:从赶走黄莺的不满,到解释其影响了梦境,再到透露出无法见到丈夫的深深失落和无奈,情感一步步深入。 - **意象的运用**:黄莺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愁绪,这里也象征了外界干扰;辽西作为丈夫所在之处,既具体又富有象征意义。 #### 语言技巧与特色 1. **“一意圆净成章”**:每句都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每一字每一句都显得十分紧致。 2. **浅显易懂,言浅意深**:看似简单直白,却饱含深情,蕴含丰富的情感层次。 3. **平直语气下的深郁感情**:表面平淡,实则内心波澜起伏,这种反差更加突显了思妇内心的凄苦。 ### 结论 这首《春怨》不仅仅是一篇闺怨诗,更是一首通过细腻情感和严谨结构表现社会背景及人们心境的杰作。即使是才高八斗的李白,也难以在这20个字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改动,因为每一个字都承载了独特的功能和情感,删减或修改都会破坏其完美的结构与意境。这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有限的字数里蕴含无限的情感与美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5-19 05:40 谢谢点评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05-18 06:29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