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铭 金牌会员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袁方铭 发表于 2023-6-16 10:43:4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韩志英
来源: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柳絮为什么又叫杨花呢?这是“子从父姓”,因为柳树有个别名叫“杨柳”。

杨花是一个飘零无助的意象。传说,杨花如果飘落到水中,就会化为浮萍。这个传说细想一下是非常凄凉的,因为杨花本身就是飘零无根之物,好容易在水里落了脚,却又化为浮萍,依然是个飘零无根之物。“飘零无根”至此便有了一种宿命的悲剧感。

象征身世飘零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杨花落、子规啼的暮春时节,听闻好友王昌龄再贬龙标的消息,李白赋诗一首,将同情和牵挂寄托给明月,让它捎至夜郎西。杨花落,一指时节,二指王昌龄被贬后如浮萍漂泊无依。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柳絮杨花随风飘往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杨花比喻身世飘零。

抒发惜春伤感

唐代韩愈《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飞舞是晚春的一大景致,而杨花不因自己“无才思”而漫天飞舞,诗人饱含怜惜有感而发。欧阳修《采桑子》(其四):“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百花凋谢,柳絮飞舞,春末夏初西湖上的宁静气氛。北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寒食节活动结束的晚上,庭中月光如水,一片清明,溶溶月色中,漫天柳絮轻轻飞过,无声无影。这样宁静的场景,体现了词人澄澈的心境。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春天到了,杨柳低垂,千丝万缕,似乎想系住春天不让它离去,可春天还是待了一阵儿就走了。只留下柳絮飞扬,似乎它也想跟着春而去,去探寻春的去处。词人将春作为少女青春而人格化,以春的稍纵即逝比喻人生短促、青春可贵。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而引起春去的感伤,更怨春风不禁杨花而触动离情。杨花的蒙蒙,是春天消逝、行人离别的象征。

抒发怀远之情

吴文英《浣溪沙》:“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落絮无声,堕泪也无声,春堕泪,人也流泪,行云遮住月亮,似乎是月亮害羞所致,就像分别时女子遮住面庞一样,其实女子遮面不是因为羞涩,而是掩面泣泪,因为不想让行人更加悲伤。苏轼《少年游·润州作》:“去年相送,馀(现作“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去年家人在余杭门外送我的时候,片片飞雪恰似漫天飘坠的杨花。今年暮春,柳絮飞似雪,可我还未能回家。漫天飞扬的柳絮勾起词人的思乡之情。苏轼另一首专门写杨花的词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在春末夏初,邂逅杨花,素洁,如絮似雪,蒙蒙飞舞,一夜之间就铺满了大地和河流,看上去好像盖上了一层皑皑白雪,“飞雪似杨花”“杨花似雪”“漫天作雪飞”。它轻柔多情,自古就是骚客文人抒发情愫的信物,“落絮无声”“杨花落尽子规啼”,点点杨花,离人泪。静悄悄地看杨花,静悄悄地读文章。

(本文摘自《花鸟有情:出自诗词曲赋的意象》)

来源:山西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东佳






上一篇:从陶渊明杜甫到苏轼李清照,传统诗词歌赋何以尤其重视“听”
下一篇:高考加油!这些古诗词送给考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悟空无 2023-6-26 21:37 +1
牧马人 2023-6-26 19:11 +1
小敏 2023-6-21 20:00 +1
不憨 2023-6-21 19:57 +1
书香 2023-6-21 18:45 +1
今生有约 2023-6-21 18:02 +1
馮志兵 2023-6-17 20:16 +1
东阳子 2023-6-17 18:50 +1
极品酝酿 2023-6-16 23:28 +1
清静太平人 2023-6-16 21:32 +1
井泉水 2023-6-16 20:01 +1
王桂森 2023-6-16 19:33 +1
宽龍 2023-6-16 18:03 +1
洋河居士 2023-6-16 17:57 +1
豐達 2023-6-16 17:18 +1
+1
819°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6-16 10:45:30 |显示全部楼层
杨花是春天的一个景观,它飘零飞舞,如同雪花一般。在诗词中,杨花是一种抒发伤感、怀远之情的意象。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他借杨花表达对好友被贬的同情和牵挂;韩愈的《晚春》中,他表示对杨花飘零的惜别之情;苏轼的《少年游·润州作》则是通过描写杨花勾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杨花的飘零无助也使其成为身世飘零的象征,比如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寒柳》中,柳絮被冰雪摧残,体现了身世飘零的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杨花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可以抒发作者的伤感、思乡之情等情感,也可以象征身世飘零。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