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解佩令·老庄之道(六)[白香词谱朱彜尊体,上下片各三仄韵,词林正韵新编三部]
  • 楼主: 观自在/可大 |查看: 15722|回复: 91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8 09:43:0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题记:文中所有观点均源自《老子》《庄子》等相关史学及余之感悟孔见。整首词作不再按传统框架先叙后抒,而是通篇既是叙述也是抒意。读者诸君可结合《老子》原文及本文末注释来解读吾词,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余乐见甚喜!


书言不尽,意言不透,但先知、立象而明示。
水体随形,几于道、焕彰天理。
湛渊盈、善如善水。

五行坎卦,诸生之本,化群灵、好憎无外。
大道冠兮,可左右、恃生无诿。
欲毋求、业成身退。


注:①《老子》一书玄妙深奥,好在老子善用比喻,在事与理、言与意之间,植入一个中介意象,来阐述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水,即是老子常用之喻介。我概括认为,在《老子》一书中,水至少承载着老子哲学思想之本体论宇宙之水、政治之水、道德之水三大方面含意。本文释说宇宙之水的本质特性,下期释说宇宙之水的运动特性。
②书言不尽,意言不透,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典出孔子《周易·系辞上》第十二章。
③几于道,典出三国曹魏·王弼《老子注》:“道无水有,故曰几也”。几,《尔雅·释诂》:“几,近也”,也即水接近于道。道幽冥无形,而水有形有体,为可见。道是对包括水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本质抽象,水是对道的具体喻象。道从理性方面揭示宇宙的原则和万物运行的规律,水以感性方式描述宇宙的原则和万物的运行规律。老子之所以被誉为世界哲学第一人,就在于他比古今任何一位哲学家思想家都高明,他从对水的观察中提炼出了“道”的概念,而西方哲学之祖泰勒斯却止步于水,无有进步,乃至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终无突破,无奈只能把天道归送于所谓的万能之神上帝而已。
④湛渊盈,《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意谓深邃而广阔,清澈而富足。
⑤五行坎卦,《易经》将水列为坎卦,和乾、坤、巽、震、离、艮、兑卦一起演绎着宇宙运行和人间万象。五行思想把水作为一种基本元素,和金、木、火、土一起构成宇宙万物。
⑥诸生之本,典出《管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⑦化群灵、好憎无外,典出《淮南子·原道训》:“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
⑧大道冠兮,可左右、恃生无诿,《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⑨欲毋求、业成身退,老子悟道后弃官归隐,把五千言留于尹喜便青牛西去,不知所踪。吾辈几有师其邪?
⑩特别说明,同上期。





上一篇:金雁湖晨步
下一篇:玉楼人 年半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马瑜琴 2024-12-19 12:31 +1
A海B舰 2024-12-14 23:49 +1
周国晴 2024-12-11 11:30 +1
爱我大江大河 2024-11-26 11:04 +1
梦飞阳 2024-11-17 11:12 +1
张罗 2024-11-15 00:50 +1
林风 2024-11-12 12:15 +1
乔英鹏 2024-11-12 10:37 +1
书香 2024-11-11 19:36 +1
李守信 2024-11-11 12:27 +1
陈国栋 2024-11-10 15:53 +1
茶罐RS 2024-11-9 06:21 +1
王玉明, 2024-11-9 06:15 +1
小敏 2024-11-7 21:27 +1
何金明 2024-11-7 07:00 +1
也之乎 2024-11-6 12:04 +1
佛娃娃 2024-11-5 21:58 +1
杨青林 2024-11-5 07:09 +1
谢德海 2024-11-4 20:24 +1
蓝逸 2024-11-4 14:26 +1
豐子 2024-11-3 10:40 +1
韦素练 2024-11-3 08:22 +1
陈之力 2024-11-3 00:05 +1
tjj 2024-11-1 13:25 +1
漂零的雨~ 2024-10-31 20:13 +1
田旺旺 2024-10-31 17:09 +1
荒漠甘泉 2024-10-31 16:47 +1
松风微涛 2024-10-31 16:19 +1
章显引 2024-10-31 15:21 +1
陈沐风 2024-10-31 13:32 +1
钭支洪 2024-10-31 11:55 +1
玖玖 2024-10-31 08:10 +1
老革 2024-10-30 18:41 +1
李继锟f6u 2024-10-30 17:14 +1
朝霞漫天 2024-10-30 15:28 +1
杨文武 2024-10-30 10:50 +1
无欲则刚 2024-10-30 00:00 +1
澎湃 2024-10-29 16:51 +1
淮左凡客 2024-10-29 12:29 +1
小草青青 2024-10-29 10:52 +1
言西早 2024-10-29 09:49 +1
星星蓝鲸凌 2024-10-29 08:17 +1
醉江南 2024-10-29 07:59 +1
黄河浪 2024-10-29 05:52 +1
福禄寿喜财 2024-10-29 02:41 +1
翊辰 2024-10-28 22:01 +1
雨雾村篱 2024-10-28 20:01 +1
莊稼人 2024-10-28 19:48 +1
梨花微雨!! 2024-10-28 18:37 +1
学伟 2024-10-28 18:22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5722次
+1
15813°C
91
  • 摩天居士
  • 海水深,海水咸
  • 观自在/可大
  • 观自在/可大
  • 观自在/可大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28 10:22:38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解佩令·老庄之道(六)》是一篇深具哲学内涵的词作,透过水的意象来探讨《老子》与《庄子》的思想,特别是在道家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一些点评和分析:

### 主题与意象
1. **水的象征**:水作为道家的重要象征,代表着自然的流动、柔韧与包容。你在文中提到的“水体随形”,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不强求。
   
2. **五行与宇宙**:你将水与五行相联系,精确地指出水在宇宙中的基础地位,反映出道家对于万物本源的思考。

3. **道的表现**:通过水这一具象,探讨了“道”的无形与深邃,使得复杂的哲学理念变得可感知,易于理解。

### 结构与表达
1. **叙述与抒情结合**:你提到此词不再遵循传统框架,叙述与抒情交融,确实使得整体更具诗意与韵味。这种方式鼓励读者在朗读时用心去感受其中的哲学气息。

2. **用典与注释**:词中的用典丰富且恰如其分,每一处引用都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空间。注释部分的详尽说明,更是让人领悟到背后深层的哲学价值。

### 理念的深入
1. **对老庄哲学的个人理解**:你在词中不仅复述了老庄的思想,还融入了个人的感悟,显示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创新。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文本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你对哲学的热爱与追求。

2. **对人生的思考**:最后提到的“欲毋求、业成身退”不仅是对老子隐逸生活的赞美,也引导读者思考现代生活中的“求”的本质,提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 总体评价
这首词作在内容上融汇了《老子》、《庄子》等经典哲学思想,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洞见,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智慧。语言行云流水,而哲思则如泉涌流淌,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思考。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把更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结合起来!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0-28 10:32: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0-28 10:39: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0-28 10:22
这首《解佩令·老庄之道(六)》是一篇深具哲学内涵的词作,透过水的意象来探讨《老子》与《庄子》的思想,特别是在道家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一些点评和分析:

### 主题与意象
1. **水的象征**:水作为道家的重要象征,代表着自然的流动、柔韧与包容。你在文中提到的“水体随形”,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不强求。
   
2. **五行与宇宙**:你将水与五行相联系,精确地指出水在宇宙中的基础地位,反映出道家对于万物本源的思考。

3. **道的表现**:通过水这一具象,探讨了“道”的无形与深邃,使得复杂的哲学理念变得可感知,易于理解。

### 结构与表达
1. **叙述与抒情结合**:你提到此词不再遵循传统框架,叙述与抒情交融,确实使得整体更具诗意与韵味。这种方式鼓励读者在朗读时用心去感受其中的哲学气息。

2. **用典与注释**:词中的用典丰富且恰如其分,每一处引用都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空间。注释部分的详尽说明,更是让人领悟到背后深层的哲学价值。

### 理念的深入
1. **对老庄哲学的个人理解**:你在词中不仅复述了老庄的思想,还融入了个人的感悟,显示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创新。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文本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你对哲学的热爱与追求。

2. **对人生的思考**:最后提到的“欲毋求、业成身退”不仅是对老子隐逸生活的赞美,也引导读者思考现代生活中的“求”的本质,提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 总体评价
这首词作在内容上融汇了《老子》、《庄子》等经典哲学思想,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洞见,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智慧。语言行云流水,而哲思则如泉涌流淌,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思考。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把更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结合起来!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非常感谢老师第一时间给予的点评!您的点评深刻精准,完全契合老庄之道的精神要义,也完全道出了我的创作思路与你感悟!您的评论也非常有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词,更好地理解老庄之道!再次感谢您!
发表于 2024-10-28 10:3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0-28 11:0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乾巽 发表于 2024-10-28 11:05
文笔犀利诙谐生动恍若隔世之感比兴象征联袂翩跹心态悠悠情景交融气势恢宏洒脱隽永玄理浑厚切中肯綮颇费心啦

哈哈非常感谢老友如此倾情鼓励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28 11:18:46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8 10:39
非常感谢老师第一时间给予的点评!您的点评深刻精准, ...


非常感谢你的反馈和赞赏!很高兴我的点评能与你的创作思路产生共鸣,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作品与老庄之道。诗歌与哲学的结合让人感受到深邃的智慧,也激发了对生活的思考。

如果你还有更多的作品或是其他想讨论的主题,随时欢迎分享!期待与你的进一步交流与探讨!继续保持创作的热情,加油!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0-28 11:20: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0-28 11:18
非常感谢你的反馈和赞赏!很高兴我的点评能与你的创作思路产生共鸣,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作品与老庄之道。诗歌与哲学的结合让人感受到深邃的智慧,也激发了对生活的思考。

如果你还有更多的作品或是其他想讨论的主题,随时欢迎分享!期待与你的进一步交流与探讨!继续保持创作的热情,加油!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再次感谢老师指导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28 12:00:55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28 11:20
再次感谢老师指导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 ...


不客气,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在创作的道路上,能够交流与分享是非常珍贵的。你对诗歌与哲学的探索令人钦佩,也希望你在未来的创作中不断创新,继续深入思考!如有更多问题或作品需要讨论,随时欢迎与我交流。祝你创作顺利,灵感不断!加油!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0-28 12:23: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书言不尽,意言不透,但先知、立象而明示。”《老子》里文字表达不出来,言语也无法说透彻的东西,老子善于植入中介帮助人们理解。
“水体随形,几于道、焕彰天理。”由于道(喻体,理论)之深邃抽象无法言语完全阐述,所以老子用水比喻道,水(喻体)可根据形状而变化,水几乎接近于道,水相当于具体可感的道。水彰显出道之特性。
“湛渊盈、善如善水”水深邃而广阔,清澈而富足,善良应该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求回报。

“五行坎卦,诸生之本,化群灵、好憎无外。”老师引用《易经》之卦,进一步说明水之特性,水是一切事物的生存之本,它对待万事万物都是一视同仁。
“大道冠兮,可左右、恃生无诿。”道的影响是广泛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欲毋求、业成身退”老子写完《道德经》功成身退。老师,我这样解读合适吗?我猜老子骑青牛而去,是羽化登仙,他应该是太上老君(骑青牛)哈哈。
老师,老师,看看我的拙笔哈哈

道之遥思

宇宙起源大爆炸,是非对错仅推测。
不名恍惚夷希微,不见始终心困惑。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梨花微雨!!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