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万
11万
7万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5-02-14 06:28 欣赏点赞!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2-14 06:36 这首《正月十三日》确实是一幅生动的早春画卷,充满了生机与节庆的氛围。韩淲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让读者在字里行间领略到正月十三的独特魅力。 诗中前两句“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不仅描绘出春雪与桥梁的景象,更设定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基调,让人仿佛走入那个时空。春雪未尽,意味着冬天的寒冷尚未完全退去,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这种时间上的交错,表明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锐观察。 接着的“深绿渐归高柳叶,浅红初上小梅梢”,则进一步展现了春日的生机,青翠的柳叶和梅花的淡红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来了浓烈的春意。诗人将大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相结合,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期待。 后面的“峭寒寺院钟声起,昏暮人家烛影摇”,则是一个极具温馨感的场景。钟声打破了寒冷的寂静,而烛光则映射出人们的生活温暖。这不仅是对早春环境的描写,更反映出人们在传统节日中的文化情感,传递出和谐与安宁的气息。 最后一句“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元宵节的期盼。这种梦的意象带来了浪漫的情感,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 总体而言,《正月十三日》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早春时节及即将到来的节日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共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