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鲁迅屡次遭遇形象改造:几度沉浮为哪般?【转】
  • 楼主: 风清扬 |查看: 1115|回复: 7
风清扬 管理员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风清扬 发表于 2013-10-4 05:01:2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读】 鲁迅死得太早,没有来得及接受思想改造。不可能自己‘洗澡’,也不可能像一些作家那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的修改。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对鲁迅的遗产进行选择,对鲁迅的形象进行再造。

u=2340813018,3244438378&fm=21&gp=0.jpg
鲁迅,图片源自于网络。

“1949年之后,鲁迅被写在了旗帜上。但是,他的思想遗产并不完全符合上世纪50-70年代意识形态的要求。与这一时期文坛掌控者的历史恩怨也是他必然要面临的障碍。鲁迅之所以被接纳,主要是由于毛泽东对他的推崇。但是,领袖的推崇并不能解决这个矛盾。1949年之后,鲁迅必然要面对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环境。”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鲁迅大全集》主编李新宇曾在文章《1949:进入新时代的鲁迅》、《1955:胡风案中的鲁迅》进行过探讨,也为鲁迅作品在1949年之后的种种境遇提供了一种历史视角。

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增增减减,实际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变迁的过程。

鲁迅形象改造工程

2001年9月,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在这本书的最后,周海婴透露了1957年毛泽东与罗稷南的对话,也就是如今众所周知的“毛罗对话”:“罗稷南老先生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这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大胆的假设题,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其他文化界朋友若有同感,绝不敢如此冒昧,罗先生却直率地讲了出来。不料毛主席对此却非常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

极力推崇鲁迅的毛泽东,却要把鲁迅关进牢里?在李新宇看来,“这件事并不奇怪,也无需惊讶”,“当时一些文化部门的人都知道鲁迅的思想有问题,而且鲁迅作品当时就曾因思想有问题而从教科书上被抽掉。”

据宋云彬1950年7月4日日记记载:“第三册语文课本付排,灿烂谓所选鲁迅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乃鲁迅早期作品,思想有问题,其言甚是,为另选一课。”这里的“灿烂”是中学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委员金灿烂,他与宋云彬都是当时教育部和编审局领导。经过两位的审查,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删掉了“思想有问题”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日本学者藤井省三对《故乡》阅读史的考察,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长期占据课本主要地位、阅读者众多的《故乡》,却在“文革”后期—在鲁迅文章被大量选入课本的情况下,消失于中小学的课本。

藤井省三这样推测:这也许是因为,“文革”中阶级斗争理论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没落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阶级的“我”与农民阶级出身的闰土,以及常常被归入小市民阶级的杨二嫂之间复杂的阶级关系,让《故乡》成为一篇解释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视为反革命的危险课文。尤其是面对寂寞的“故乡”,“我”那种动摇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心理,在“文革”时期是不被允许的。

“鲁迅死得太早,没有来得及接受思想改造。不可能自己‘洗澡’,不可能表示痛改前非的决心,也不可能像一些作家那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的修改。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对鲁迅的遗产进行选择,对鲁迅的形象进行再造。”李新宇说,“常常是完全不顾事实,在鲁迅脸上随意涂抹。今天许多人对鲁迅反感,反感的正是那个被打扮出来供上神坛的形象。”

90年代再度不合时宜

改革开放之后,情况有些变化。上世纪80年代,因为强调反思,拨乱反正,带来了除旧布新的时代新风,所以有了“回到五四”、“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呐喊,王富仁、钱理群就是那时开始重新研究鲁迅的。但是,这一时期很快结束了。进入90年代,继之而起的是另一种时代文化,“鲁迅再次变得不合时宜。”李新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我们所处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稳定高于一切的时代,调侃的、娱乐的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抚摸的、催眠的更受青睐。像鲁迅那样直面现实,拒绝瞒和骗,揭露问题,冷嘲热讽,又提不出建设性意见……早在90年代初,就有主流作家指出:鲁迅能引发地震。鲁迅好斗,爱骂人,当然不利于安定团结,所以不希望作家学鲁迅,也不希望娃娃们学鲁迅。”李新宇说。

实际上,综观教材内容删改的趋势,减少的是鲁迅时代感、政治性强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等杂文从上世纪90年代便已逐渐撤出,取而代之的是,鲁迅那些回忆童年、缅怀师友、人情味浓的散文成为教材的主要选择对象。

在鲁迅之外的作家们身上,从教材删改的内容同样能看出时代变迁的痕迹。虽然具体的情况未必与鲁迅遇到的一样,但不再符合时代要求的本质却保持了一致。如茅盾的文章在2003年之后退出初中语文课本,郭沫若、老舍的文章在2010年之后也撤出,冰心写于1957年的短篇小说《小桔灯》,也在2003年的语文课本中消失。同样被删除的,还有《白杨礼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刘胡兰慷慨就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取而代之的是余秋雨、沈从文、席慕容等作家的作品。

“革命拥有一些资源,无论人力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常常被带入革命之后的时代。那些资源在革命的年代也许是有力的武器,但对于建立新的秩序,却常常有害而无益。由于革命伦理、现实需要和情感作用,人们对一些革命资源常常非常矛盾:一方面是珍惜,一方面是警惕。”在李新宇看来,“鲁迅留下的遗产,不幸属于这样的资源”。




上一篇:歌曲《酒干倘卖无》的真实故事
下一篇: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仅86字
+1
1122°C
7
  • 清峰
  • 风清扬
  • 风儿
  • 映阳子
  • 风清扬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972

积分
发表于 2013-10-4 09:09:41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还有这些事,视野开拓了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发表于 2013-10-4 13:42:20 |显示全部楼层
清峰 发表于 2013-10-4 09:09
原来还有这些事,视野开拓了

“革命拥有一些资源,无论人力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常常被带入革命之后的时代。那些资源在革命的年代也许是有力的武器,但对于建立新的秩序,却常常有害而无益。由于革命伦理、现实需要和情感作用,人们对一些革命资源常常非常矛盾:一方面是珍惜,一方面是警惕。”在李新宇看来,“鲁迅留下的遗产,不幸属于这样的资源”。
这话说的实在啊

主题

好友

2913

积分
发表于 2013-10-15 22:19:27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无语的
90年以后的人,还有多少回读
鲁迅留下的遗产,不幸属于这样的资源”
在我看来那不是资源
是精神的食粮
是那一代人的思想
是应该牢记的
那也是一段历史
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主题

好友

1001

积分
发表于 2014-2-14 14:58:25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中国,没有几个公民,而人民又不是人!
从真实达到真善美,这是人性和认识论的必要之路!这样的路,从开始就显得不真实了!鲁迅者,真实而已!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发表于 2014-2-14 15:00:09 |显示全部楼层
映阳子 发表于 2014-2-14 14:58
整个中国,没有几个公民,而人民又不是人!
从真实达到真善美,这是人性和认识论的必要之路!这样的路,从开始就 ...

有道理

主题

好友

1001

积分
发表于 2014-2-14 15:06:17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希望人们不要人云我云!所有的丑恶都从不真实开始,唯有回来那里,才能走上新路!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发表于 2014-2-14 16:40:02 |显示全部楼层
映阳子 发表于 2014-2-14 15:06
我只希望人们不要人云我云!所有的丑恶都从不真实开始,唯有回来那里,才能走上新路! ...

恩恩,实事求是,讲真话,不盲从,做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