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为什么有很多唐诗读起来明白如话、意蕴无穷?后人的诗...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2358|回复: 12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8-12-1 03:09:4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标题:为什么有很多唐诗读起来明白如话、意蕴无穷?后人的诗词却难解?

问题:为什么很多唐诗如《枫桥夜泊》、《出塞》等明白如话、意蕴无穷?后人的诗却令人费解? 另外苏轼的词读起来轻松简单,而辛弃疾的词读起来就很烧脑?

u=1123294514,1677691319&fm=173&app=49&f=JPEG.jpeg

前言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普遍的现象。虽然唐朝离我们较远,但是很多唐诗却非常容易理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例如王昌龄的《出塞》、张继的《枫桥夜泊》。而离我们更近的一些诗词读起来却令人费解,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用过一个说法:“隔与不隔”,有的作品让人感觉到”隔“,有的”不隔“。说的意思和这个差不多,简单讲就是看不明白。

u=1410350778,3077642196&fm=173&app=49&f=JPEG.jpeg

一、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1、第一种隔

第一种隔与不隔是指写景是否自然生动,第二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在眼前,王国维说这就是”不隔“;

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人间词话》

下面姜夔(白石)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等句雕刻痕迹过浓,读起来虽有深曲之美,但是不太好理解,没有刚才陶渊明诗与《敕勒歌》直观而自然。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人间词话》

2、第二种隔

另一种隔与不隔出现在用典上,例如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不隔,大家一听就明白。但是“谢家池上,江淹浦畔”读起来就“隔”。

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如果不知道谢灵运的典故就不清楚“谢家池上“的意思。

同理,”江淹浦畔”典出江淹的《别赋》,其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都是用典故来表达相思,因此后面会有”吟魄与离魂“之句。

这是用典造成的“隔”,没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读得似是而非,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

附: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u=293260839,1937504141&fm=173&app=49&f=JPEG.jpeg

二、苏东坡与辛弃疾

王国维还说过”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我们不说黄庭坚和苏轼的诗,这里用更熟悉的苏轼词和辛弃疾词做一下比较。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为什么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流传更广呢,比较一下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知道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词里说了好多人物和事迹,除了孙仲谋、廉颇外,其他人就不太容易了解了。寄奴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佛狸是魏太武帝拓跋焘;元嘉草草说的是刘裕子刘义隆北伐失败。

封狼居胥又有两重意思,第一层是汉朝霍去病远征匈奴大胜,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第二层是刘义隆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相比较而言,苏轼的词可以放在小学课本里学习,辛弃疾的词应该放在高中课本里,学习《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必须具有相当的历史知识的修养才能读懂。

u=443494254,943127665&fm=173&app=49&f=JPEG.jpeg

三、唐诗如何做到明白如话

并不是所有的唐诗都明白如话,以上开始提到的诗确实如此,第一首《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二首《出塞》,作者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首诗很明显没有生僻字,而且诗中没有用高深的典故,小学生都能阅读下来。“江枫”似乎含有暗典:《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但是不知道这个典故也不影响阅读。知道的话更能体会”愁眠“二字。龙城飞将说的是卫青、李广还是霍去病,都不影响读者理解这首诗。

第一首较难解的是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相伴游人难以入睡。第二首注意的是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这两首诗不用生僻字,不用僻典或者用典如水中著盐,而且诗的句法和章法也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好理解。

u=2058011744,2236707768&fm=173&app=49&f=JPEG.jpeg

四、关于意蕴

意蕴就是指诗词中包含的意思,有的在诗中说了出来,有的没有说出 ,如同水墨画的留白。

例如《枫桥夜泊》,诗中描写了羁旅游人难以入睡,此时夜半钟声入耳。诗到此结束,但是言外之意令人产生遐想,是钟声令游人难以入眠吗?还是因为睡不着所以更清楚的听到钟声?

这之后呢?诗人在想什么,是否会一夜无眠呢?据说张继是唐朝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想必时逢国难,前途未卜,或是诗人难以入睡的原因。不知道这个心事重重而失眠的诗人明天会是怎样呢?

u=2184336186,3402369751&fm=173&app=49&f=JPEG.jpeg
结语

白居易作诗要求达到”老妪能解“,因此他的诗歌流传很广。我们观察一下自己熟悉的诗歌,一定具有这几个特点:没有生僻字,较少用典甚至不用典,句法与章法简单。

另外,我们接触最多的唐诗是绝句,因为篇幅的原因,绝句文字精炼也没有太多的空间用典。唐人常用意象说话少发议论,多有深远的意蕴。

转自百家号:老街味道




上一篇:Freedom Is Not Free
下一篇:关于诗的几点看法(转发)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屹竹 2019-1-3 02:08 +1
诗歌平我浮躁心 2018-12-11 19:15 +1
追遠 2018-12-8 16:12 +1
无忧雪 2018-12-7 13:32 +1
南桥向北 2018-12-4 20:50 +1
玉壶光转 2018-12-3 05:17 +1
仁者必胜 2018-12-2 17:04 +1
麟凰出处 2018-12-1 11:59 +1
悟空无 2018-12-1 11:46 +1
东门飞雪 2018-12-1 11:34 +1
吴挥衣 2018-12-1 11:11 +1
江城老水 2018-12-1 10:45 +1
约等于 2018-12-1 10:42 +1
一叶轻舟 2018-12-1 09:59 +1
空谷幽兰 2018-12-1 08:30 +1
百年孤独z 2018-12-1 08:22 +1
淮左凡客 2018-12-1 08:00 +1
诗草 2018-12-1 07:54 +1
叶落无声 2018-12-1 07:52 +1
武夷山南源岭 2018-12-1 07:17 +1
强。。 2018-12-1 07:04 +1
福禄寿喜财 2018-12-1 06:27 +1
风清扬 2018-12-1 05:51 +1
C丅YZXZ 2018-12-1 05:45 +1
平静淡泊 2018-12-1 05:42 +1
江南秋 2018-12-1 05:38 +1
+1
2370°C
12
  • 江南秋
  • 福禄寿喜财
  • 诗草
  • 叶落无声
  • 淮左凡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960

积分
发表于 2018-12-1 05:4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普通大众,知识不是很渊博,又忙于工作,所以我喜欢不隔,朗朗上口易懂的诗
发表于 2018-12-1 06:27: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受益了,多谢楼主!
读现代诗我喜欢语句直白、优美、有意境。不喜欢晦涩生僻,读起来云里雾里。

主题

好友

6万

积分
发表于 2018-12-1 07:54: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正合我意。
发表于 2018-12-1 07:58: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如话,意味犹存最佳。
发表于 2018-12-1 08:05: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通俗易懂!

主题

好友

658

积分
发表于 2018-12-1 09:5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谢谢您

主题

好友

5146

积分
发表于 2018-12-1 10:47: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晦涩难懂,那是被伪诗人害了!
发表于 2018-12-1 11:08: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推出这类文章是别有深意的,文章告诉了我等写诗的秘诀,然而纵是如此,依然不能改变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改变不了那些个榆木脑袋。把读懂的诗说成直白浅显,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而伪装高深,把看不懂的诗说成高深,在写作中一味追求技巧性的隐晦性的写作方式,通篇不写实话不说人话,还自觉高明,却不知真正的高明是无技无巧,是无招胜有招。
如果平台自己都做不到对隐晦生涩的作品进行绝情封杀,任由此类风气漫延,任由此类作者逍遥得意,推出这类文章则毫无意义。作品不具备易懂就该直接毙掉,逼着所有的作者都去写老妪能解的作品,只有如此,诗歌的创作水平才能得以提高,诗歌才能被广泛接受,所谓自古华山一条路,人是可以逼出来的。诗歌人要向歌词作者,小品作者,影视编剧,小说作者,以及一切从事文字业的高手们挑战,重塑诗歌的辉煌。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门飞雪 +1
发表于 2018-12-1 11:47: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析得明白。长见识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