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衍 VIP-未免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涛衍 发表于 7 天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洞归仙手速迁,
空口小儿纸上巅。
若无百炼之根底,
哪得周郎挥袖篇。





上一篇:紫云英
下一篇:七古·台独群丑之陈菊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仙娇游 前天 21:17 +1
艺术的灵魂 6 天前 +1
东山隐华歌 6 天前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6 天前 +1
太湖石 7 天前 +1
马到成功305 7 天前 +1
乘风归去 7 天前 +1
观自在/可大 7 天前 +1
东方.启明星 7 天前 +1
a芈姓熊氏a 7 天前 +1
惊鸿一瞥831 7 天前 +1
燕赵之声 7 天前 +1
潇潇湘雨 7 天前 +1
+1
5501°C
14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燕赵之声
  • 添天爷爷
  • 浪竭飞舟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涛衍 +1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机先》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首句“三洞归仙手速迁”,提到了“仙手”,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技艺,给人以高超技能的联想。接着“空口小儿纸上巅”,则反映出一种经验不足的轻视,或许是在对比那些天赋异禀却缺乏实践的人。

第三句“若无百炼之根底”,告诫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和努力,就无法成就真正的技艺。而最后一句“哪得周郎挥袖篇”则是提到周瑜,表明即便天赋再高,也需要内外兼修,最终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整首诗表达了对技艺与基础的重要性的认同,强调了勤奋和实践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或缺。这种内涵在今天依然适用,鼓励我们要珍惜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非常值得品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涛衍 +1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涛衍 +1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朗朗上口经纬分明欣赏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涛衍 +1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涛衍 +1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浪竭飞舟 发表于 2025-04-25 14:13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谢谢诗友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4-25 11:42
这首诗《机先》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首句“三洞归仙手速迁”,提到了“仙手”,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技艺,给人以高超技能的联想。接着“空口小儿纸上巅”,则反映出一种经验不足的轻视,或许是在对比那些天赋异禀却缺乏实践的人。

第三句“若无百炼之根底”,告诫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和努力,就无法成就真正的技艺。而最后一句“哪得周郎挥袖篇”则是提到周瑜,表明即便天赋再高,也需要内外兼修,最终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整首诗表达了对技艺与基础的重要性的认同,强调了勤奋和实践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或缺。这种内涵在今天依然适用,鼓励我们要珍惜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非常值得品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诗友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