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1万
3万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4-10 04:07 这首诗通过考古的视角探讨人类的历史与存在,展现了对祖先记忆的追溯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人好奇心的反思。 开篇“沿田埂走去”引导读者进入考古现场,随之而来的是“乱石堆砌成松散的记忆”,如同对历史碎片的描绘。这种松散感恰如现代人对过去的那种模糊认知,既渴望了解又束手无策。接着引入“现代高科技的仪表”,对比古代与现代,反映出人类在技术进步中的孤独与困惑。 “卧石摆出出征的姿势”寓意着历史的英雄主义,然而“没有等来冲锋的号角”则令人感到失落与无力。这一层次的加入,使得整个考古过程显得更加复杂与内省。 对“古墓里埋有大汶口文化的秘密”的渴望,展现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精神。然而,诗中提到的“剖开老祖宗的坟墓”则让人反思这样的探索是否真的有意义,还是在消费历史、炒作文化。 最后的部分极具震撼力,“闭上三千多年的那双眼,在阳光下终于愤怒地睁开了”,仿佛历史以一种沉重的姿态回望现代人,而我们却在这种目光中迷失自我。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现代人价值观的质疑。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思考的诗,既有对历史的探究,也有对于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值得细细品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憧憬无休 发表于 2025-04-10 04:41 欣赏点赞!
3655
何同学 发表于 2025-04-10 07:38 王老师,个人觉得用“遗体”,“尸体”还是欠妥。
1万
912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