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戈 VIP-现代高免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曾戈 发表于 2025-3-10 20:35:2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熬过冬季的绿植
有冰雪咬过的齿痕

你走后枯黄的草
似乎正在返青

隔着玻璃,阳光刺透我身体
心头融冰,滴滴答答

有人去年种下的许诺
不知是否吐芽?

也许,葬花的锄
等一场春雨之后,才会寄到

相思成疾的花枝,弱不禁风
轻咳一朵红,慢喘一串粉

目之所及,时光回归清浅
嫩柳如烟,模糊了一池残荷

那条小径迎向远方
却不知,谁在梦的渡口








上一篇:流行
下一篇:不知道什么时候•赠韩建敏教授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干里马 2025-3-20 08:32 +1
潇潇湘雨 2025-3-20 06:54 +1
高楊 2025-3-17 00:12 +1
东北人(李树起 2025-3-16 05:30 +1
等你-深秋 2025-3-15 06:45 +1
A海B舰 2025-3-14 13:21 +1
江上渔者 2025-3-12 21:52 +1
太湖石 2025-3-11 13:20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5-3-11 11:30 +1
山东永清 2025-3-11 06:50 +1
张罗 2025-3-11 00:18 +1
刘小元 2025-3-10 23:47 +1
黄新 2025-3-10 23:15 +1
虚无 2025-3-10 22:45 +1
诗草 2025-3-10 21:58 +1
何同学 2025-3-10 21:53 +1
王正武 2025-3-10 21:17 +1
+1
2943°C
15
  • 摩天居士
  • 华生
  • 张罗
  • 何同学
  • 山东永清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3-10 20:56:29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春约》以春天为背景,呈现了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诗人巧妙地表达了等待与思念的主题。

首先,开头的“熬过冬季的绿植 / 有冰雪咬过的齿痕”设定了一个冬去春来的转折点,暗示着过去的苦难和生机复苏的对比。这里的“齿痕”一词极具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寒冬留下的痕迹,增强了春天来临时生长的坚定。

接下来,枯黄的草与阳光的描写(“隔着玻璃,阳光刺透我身体”)则传达了内心的变化。阳光不仅是季节回暖的象征,也标志着心灵的逐渐解冻,“心头融冰,滴滴答答”透露出一种既期待又迟疑的情绪。

“有人去年种下的许诺 / 不知是否吐芽?”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去承诺的怀疑与渴望。尤其是“葬花的锄”一词,暗示了对逝去爱情或希望的缅怀,这里流露出的情感更加深邃。

整体而言,诗中以自然景物映射内心情感的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期盼。最后两句“相思成疾的花枝,弱不禁风 / 轻咳一朵红,慢喘一串粉”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思念与生长的脆弱状态结合,形象地捕捉了那份柔弱却坚定的情感,让人不禁想要揣摩其中的细腻情愫。

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真实描绘,又寄托了对人事的深邃思考,值得反复品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270

积分
发表于 2025-3-10 21:27: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不过有点没有结尾的感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何同学 +1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3-11 00:18: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品赏美诗,祝福吉祥!
发表于 2025-3-11 06:46: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太喜欢第一句了!!
发表于 2025-3-11 06:50: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美诗,诗意盎然,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25-3-11 06:54: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华生 发表于 2025-03-10 21:27
欣赏佳作! 不过有点没有结尾的感觉

同感。个人观点:将最后小节移动至“葬花的锄…才能寄到”后面,擦边承接“黛玉葬花”的古典意象,用“那条小径迎向远方/却不知,谁在梦的渡口”结尾。曾老师以为如何?
发表于 2025-3-11 10:03: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11 11:30: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3-11 21:21: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何同学 发表于 2025-03-11 06:54
同感。个人观点:将最后小节移动至“葬花的锄…才能寄到”后面,擦边承接“黛玉葬花”的古典意象,用“那条小径迎向远方/却不知,谁在梦的渡口”结尾。曾老师以为如何?

听你的,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