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亲爱的诗歌中国平台会员们:
在当今数字化创作蓬勃发展的时代,诗歌创作领域也迎来了诸多新挑战。近期,平台上抄袭/剽窃AI 作品的不良情况频发,这不仅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创作环境,也违背了诗歌中国一直秉持的鼓励原创、弘扬诗歌艺术的初衷。为坚决捍卫平台的纯净生态,保障每一位创作者的心血不被践踏,特制定本全面且严谨的反作弊机制办法,具体如下:
一、AI 反作弊系统筛查
平台引入了先进的 AI 反作弊系统(近期大家可能会遇到发布的作品进入待审核状态的情况,包括免审会员),该系统依托海量的诗歌文本数据、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精准的算法模型构建而成。它能够对每一篇上传至平台的作品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从词汇运用的频率与搭配模式,到语句结构的复杂度与逻辑连贯性,再到篇章整体的风格特征与主题表达,系统都会与平台积累的海量原创诗作以及已知的 AI 创作模式进行比对。一旦发现作品存在诸如词汇过度单一且机械重复、语句通顺但缺乏人类创作特有的灵动性、主题表达空洞且模式化等疑似 AI 创作或抄袭的特征,系统将立即标记该作品,并将相关信息提交至后续审核环节,以作进一步甄别。
二、资深版主人工判断
即便有强大的 AI 系统把关,人工审核依然不可或缺。我们拥有一支由经验丰富、文学素养深厚的资深版主组成的审核团队。当作品被 AI 系统标记后,这些资深版主便会迅速介入。他们凭借多年浸淫诗歌领域所积累的敏锐直觉、对各种诗歌风格的熟稔于心以及对文字情感细腻入微的感知能力,仔细研读被质疑的作品。不仅会将其与平台既往的优秀诗作进行横向对比,从意境营造、意象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考量其创新性;还会结合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纵向探究作品是否有传承或借鉴之处,若是借鉴,又是否超出了合理的界限。通过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人工研判,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作弊的蛛丝马迹,同时也避免误判对创作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一对一线上质询
若经过前两轮筛查,作品的作弊嫌疑仍未消除,平台将启动一对一线上质询程序。负责质询的工作人员会通过站内信、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与作者取得直接联系。在沟通时,秉持尊重与专业的态度,详细询问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推敲细节等。例如,询问作者创作某句诗时脑海中的画面,为何选用特定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在词汇斟酌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等。通过这种深入交流,试图从作者的阐述中捕捉创作的真实性与原创性,还原创作的真实场景,以判断作品是否确系原创。
四、委托就近版主或会员面对面调查质询
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调查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线上沟通无法完全打消疑虑时,平台将充分利用自身庞大的社区网络优势,委托作者所在地或临近地区的资深版主,甚至邀请热心且诚信可靠的会员,代表平台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调查。他们会与作者约定合适的时间、地点,当面倾听作者讲述创作故事,查看作者可能留存的创作手稿、笔记,观察作者在交流过程中的神态、语气等细节表现。这种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能够让调查者更直观地感受作者的创作热情与真诚度,为最终的判定提供有力依据。
在此,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平台进行反作弊调查的目的并非刁难创作者,而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创作家园。因此,当平台依照上述流程启动调查程序时,希望相关会员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若有会员拒不配合,对平台的合理质询置若罔闻,甚至故意阻挠调查进程,平台将依据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发帖权限,使其在一定期限内无法分享新的作品;情节严重者,将直接封禁账号,永久取消其在诗歌中国平台的创作与交流资格。
诗歌中国平台始终致力于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打造一个纯净、公正、充满活力的创作天地,让每一颗诗意的种子都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抵制作弊行为,守护诗歌创作的净土。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联系平台管理员。
诗歌中国管理委员会
诗歌中国学术委员会
2025年3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