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七律二首】甲辰生日感怀次韵周岂明五十自寿诗
  • 楼主: 周律诗 |查看: 5313|回复: 14
周律诗 发表于 2024-11-17 11:10: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序】甲辰十月十五日,下午陪同母亲散步聊天时,聊起百年前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周氏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说到按照传统生辰八字、阴阳五行、命相风水等等,周豫才(鲁迅)与周岂明两兄弟的生肖相克,因而其兄弟反目乃命中注定!母亲对此大不以为然!——我知道母亲大不以为然的原因,当然同意母亲的看法。——又思及九十年前,兄弟反目十年后,周岂明写作《五十自寿诗》,诗作发表后,在文坛上掀起一场风波,绵延十几年。风波初起时,左翼作家纷纷上场,对于周岂明的“打油诗”大加批评鞭挞,惟鲁迅先生独抒己见,表达理解维护之意。然则据后人考证,周岂明的《自寿诗》,实为针对鲁迅先生《两地书》的发表而作,用意全在讽刺鲁迅先生也……因而有感,吟得打油诗二首。然而我之感想,既无关乎百年前周氏兄弟反目惊雷,亦无关乎九十年前那场打油诗风波,——作为后辈读者,对于周氏兄弟的评价,不外乎公私两途:就公义或政治立场而言,读者当然可以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甚至党同伐异,对异议者鸣鼓而攻之。就私德或文学偏好而言,则不妨各抒己见,各存是非,不必声嘶力竭,争得面红耳赤;赤膊上阵,打得不可开交也。否则有失读书人的体面。——因此我之打油诗,并非周岂明“打油诗”之“和诗”,仅为借题发挥,或者说借旧瓶装新酒,聊记个人一时之思绪云尔。(2024年11月16日定稿并序。)

(一)
昔日离家今恋家,外号和尚没袈裟。
长居南粤喜谈鬼,祖籍永州偏怕蛇。
幼读经书装古懂,老吟骚赋秀皮麻。
亲朋欲解其中意,笑眯请吃普洱茶。

(二)
览遍诸家加释家,花衣百衲即袈裟。
中年嗜读若烟鬼,老病疏慵似懒蛇。
不羡今人夸大饼,恒思往日拣芝麻。
谈神说佛寻常事,惟欠功夫泡绿茶。




附录:周岂明五秩自寿诗

其一:
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
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
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
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
其二:
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更不着袈裟。
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里蛇。
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
谈狐说鬼寻常事,只欠工夫吃讲茶。





上一篇:启明新篇
下一篇:雪遇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淮南客 2024-11-18 11:57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11-18 07:54 +1
心仁 2024-11-18 05:24 +1
清风岩塘 2024-11-17 23:41 +1
梨花微雨!! 2024-11-17 19:56 +1
冰之虫 2024-11-17 14:20 +1
潇潇湘雨 2024-11-17 13:35 +1
泉溪 2024-11-17 12:33 +1
沁园一春 2024-11-17 12:16 +1
需键 2024-11-17 12:10 +1
太湖石 2024-11-17 11:38 +1
+1
5327°C
14
  • 摩天居士
  • 沁园一春
  • 潇潇湘雨
  • 冰之虫
  • 独孤求居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7 11:32:47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首打油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人生、文学及文化的感慨和反思,借古人的诗作来串联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

**第一首解析:**

1. **主题与意图**:诗歌展现了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尤其是与故乡的情感纠葛,同时也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用“和尚没袈裟”形象地传达了在俗世中寻求超脱的心态。
  
2. **意象的运用**:“普洱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与内心的宁静;而“鬼”和“蛇”分别引申出对未知与过去的恐惧与思考。

3. **语言风格**:诗中运用了许多俚语与日常用语,使得整个作品更为接地气,读者易于产生共鸣。

**第二首解析:**

1. **跨文化对比**:本首诗引入“儒家”与“释家”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似乎在探索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2. **人生态度**:中年人的“嗜读若烟鬼”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老病疏慵似懒蛇”,则指向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沉重。

3. **诗的幽默感**:“谈神说佛寻常事”,强调了日常生活的平庸与琐碎,最后却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比如“泡绿茶”,体现了一种随和、低调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通过个人的思索与社会文化的结合,引发读者对人生命题、家庭、文化传承等层面的思考。同时,诗人在形式上运用打油诗的轻松风格,颇具韵味而又妙趣横生,令人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智慧的闪现。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1-17 12:16: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练达,有才
发表于 2024-11-17 13:35: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7 14:20: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主题

好友

806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7 16:33: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发表于 2024-11-17 23:35: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1-17 11:32
这两首打油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人生、文学及文化的感慨和反思,借古人的诗作来串联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

**第一首解析:**

1. **主题与意图**:诗歌展现了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尤其是与故乡的情感纠葛,同时也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用“和尚没袈裟”形象地传达了在俗世中寻求超脱的心态。
  
2. **意象的运用**:“普洱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与内心的宁静;而“鬼”和“蛇”分别引申出对未知与过去的恐惧与思考。

3. **语言风格**:诗中运用了许多俚语与日常用语,使得整个作品更为接地气,读者易于产生共鸣。

**第二首解析:**

1. **跨文化对比**:本首诗引入“儒家”与“释家”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似乎在探索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2. **人生态度**:中年人的“嗜读若烟鬼”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老病疏慵似懒蛇”,则指向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沉重。

3. **诗的幽默感**:“谈神说佛寻常事”,强调了日常生活的平庸与琐碎,最后却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比如“泡绿茶”,体现了一种随和、低调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通过个人的思索与社会文化的结合,引发读者对人生命题、家庭、文化传承等层面的思考。同时,诗人在形式上运用打油诗的轻松风格,颇具韵味而又妙趣横生,令人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智慧的闪现。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诗友解析、点评!
发表于 2024-11-17 23:35: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求居 发表于 2024-11-17 16:33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谢谢诗友赏识
发表于 2024-11-17 23:35: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冰之虫 发表于 2024-11-17 14:20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谢谢诗友赏识
发表于 2024-11-17 23:36: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