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4767|回复: 2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1-1 18:07:5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五彩丝络,淡淡药香。香包,又称香囊、香缨等,是古代最为流行的佩带饰品。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记载,当时人们便以江离、芷、秋兰等香草作装饰佩戴在身上。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1.gif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2.gif

小小的香包,承载着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3.gif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考察时走进村里的香包制作室,还自己花钱买下一个中药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4.gif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5.gif

香包从选样到成型,均为传统手工完成。原型的勾勒,布料配色的选择,内料的填充,配饰的缝缀,都需要手工艺人的经验和智慧、严谨和认真。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6.gif

融入人间烟火的非遗,日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以鲜活的“打开”方式,让年轻人找到国潮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7.gif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8.jpg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刘佩
编导:吴念
作者:林凯、王轶彧
海报:胡心懿
配音:王帅龙
鸣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时习之丨心驰神往 跟总书记一起感受中华文明之美
下一篇:副局长彭勃,火了!网友:有颜有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李守信 2024-11-13 11:36 +1
不忘初心红太阳 2024-11-6 01:23 +1
长青松 2024-11-2 21:19 +1
东南飞鹰 2024-11-2 08:15 +1
清风岩塘 2024-11-2 00:37 +1
竹韵诗草 2024-11-1 22:29 +1
梨花微雨!! 2024-11-1 21:50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1 19:52 +1
早春 2024-11-1 18:54 +1
腾飛 2024-11-1 18:34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767次
+1
4769°C
2
  • 摩天居士
  • 何文富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 18:36:12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介绍了香包的文化背景和制作过程,并提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传统手工艺的支持与关注。香包不仅是古代流行的佩带饰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香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屈原的《离骚》,其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反映了古人对香草的喜爱和使用。通过细致的手工制作,香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智慧,传递了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香包也逐渐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成为国潮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这种结合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香包文化,还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你是否对香包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想进一步探讨的内容呢?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 18:40: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欣赏了!点赞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