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心得 | 平仄“特效晕车药”来啦!秒懂近体诗规则,真的So easy!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777|回复: 2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7-7-22 12:36:4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期一水推出的近体诗平仄格律“科目一”,和大家分享了平仄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关注度之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头条号上的阅读量达到2.5万,评论逾150条,均创下个人文章新高。令人深受鼓舞!传统诗词的群众基础之好,由此可见一般。

不过,只凭语言描述,要掌握平仄格律,有不少朋友表示还是晕乎乎的。没关系,咱们这期文章送出“特效晕车药”,从“解剖”一首五绝入手,结合案例,举一反三,图文并茂地来讲近体诗的平仄格式(为了减轻新手朋友们的“晕眩感”,这里我们只讲正格,不谈拗句、拗救等特例)。

31bc00010548f1f9b43c

用作解剖的这首五言绝句,一水选取的是唐代五言绝句的巅峰之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请看图:

2edf0001cd74d1dee851

我们先以虚线把全诗按2字一节,末字独占一节,划作三节。以“—”标示平声字,“I”标示仄声字,“△”符号标示韵脚。红色表示必须遵循的铁律。

既然末字要独当一面,当然应该首先分析。从上期“科目一”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首诗第一句没押韵。第一句的第二字是仄声。因此,这首诗是“五绝仄起”格式。上一期我们讲过,近体诗的规则是,押韵句的末字(韵脚)必须是平声,不押韵句的末字(白脚)必须是仄声(偶尔也有仄声入韵的诗,但中唐之后,平声入韵便成近体诗法则,咱们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仄韵诗的特例了)。那么,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五绝,四句的末字平仄就是“仄、平、仄、平”。恭喜你,现在,五绝20个字的平仄规律,你已经掌握了最首要的五分之一。

根据上一讲讲到的“二四六分明”,我们再看余下的每句第二和第四字(五绝没有第六字,说到七绝、七律才用得到)。横着看单句,每句的二、四字,平仄是交替出现的,这就是“一句之内平仄相间”。

这首诗由两个对联组成,一二句组成一联,三四句为另一联。注意竖着看,一二句在第二、第四字上的平仄是相反的,三四句同样如此。即“一联之间平仄相对”,这也是对联的基本规则。

二三句就是两联之间。还是竖着看,二三句的第二和第四字,它们的平仄是相同的,即“两联之间平仄相粘”(需要注意的是,写五绝、七绝可以完全不用对仗,但有无对仗句子,我们都要按“一联之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要求来考量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关系)。

搞清楚了句脚和相间、相对、相粘。这首五绝的平仄就基本搞定了,剩下的字,就是要注意不能犯“孤平”和结尾“三连平”的诗病了。这是次级规则,所以,我们在红色标示线之外,用黑色实线标示了第二句的首字应该为平声字,第四句的第三字应该为仄声字。因为这两处如果不论平仄,前一个如用仄声字就会出现“韵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夹在两个仄声字之间”成为“孤平”,而第四句第三字如果用平声字,则会出现“结尾三连平”的诗病。
在近体诗里,没有“孤仄”的说法,尾字“三连仄”也不是大问题,但为了音律的和谐,我们建议一三句的第三字用平声,第二句第三字用仄声,用虚线标示。

在仄起的五绝中,一三四句的首字属于怎么都不会犯错误的“吃瓜群众”,平仄皆可,横竖都行,所以我们以“+”号标示。

可能还会有诗友有疑惑(上期就有诗友在评论里提过这样的问题):这首诗的第四句的平仄为“仄仄仄平平”。而且,如果第三句的首字平仄不论的话,也会出现“平平平仄仄”的句式(如卢纶的《塞下曲》里的“平明寻白羽”)。不是说好了“两个字为一节”、“注意三连平、三连仄”吗?这还能好好的理解吗?这个问题,我们要这么理解:三连平只是不能出现在句尾,那会使得吟诵失去抑扬顿挫之感。在这个前提下,五言的句首和七言的句首或句中出现三连音无妨,甚至会是必然的。只要在要求平仄“分明”的二四六字的位置上是符合要求的,那就是对的。

至此,仄起的五绝平仄格式就已经解剖完毕。我们接下来开始举一反三。先看五绝仄起首句入韵的变化。

变化一:仄起首句入韵的五绝

以前文提到的卢纶《塞下曲》为例(灰色字为可平可仄,红色字为韵脚)。

31bc00010547a50e8e38

2ee00001c0bfe1c92f7e

我们可以看到,与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五绝比起来,明显的变化只在第一句。因为要有平声字的韵脚出现在句末,为避免三连平结尾,不能“仄仄平平平”,只能“仄仄仄平平”或“平仄仄平平”,所以这里的第一字可以平仄不论。

第二句的首字则不得不论,因为如果用了仄声,就会是“韵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夹在两个仄声字之间”成为“孤平”。

变化二:五绝平起,平起入韵

如果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够强,据此,把平仄顺序换换,就应该可以自己推出平起和平起入韵的五绝格式了。我还是列个表,以供参考吧(灰色字为可平可仄,红色字为韵脚):

2edf0001cd72892d75f1

变化三:五绝变五律

其实,绝句又叫“截句”,意思就是截取一半的诗句。举个“栗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曾经被截取一半,谱成流行歌来传唱前半段。而白居易十六岁的成名作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曾被截取一半成为五绝,广为流传。以至于很多不熟悉传统诗词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两首诗还有下半截。

根据这个道理,咱们回到正题,五绝变五律的格式,其实就简单得令人发指!只需要把五绝的平仄格式复制一遍,粘贴在下面,一首五律的平仄格式就出来了,四处“一联之间平仄相对”。三处“两联之间平仄相粘”自然生成。

还是以仄起为例(五律平起和平起入韵的格式,自己复制粘贴前面的示例格式即可得出):

2ed90001dbed764a43fa

只是我们在创作五律的时候,除了平仄格式之外,还必须注意,颔联和颈联,也就是三四句、五六句,必须是两组对仗的诗联。首联和尾联则可对可不对。

变化四:五绝变七绝

五绝只需要在每句前面加上两个字,补充一节音律。就可以变成七绝。还是以仄起的五绝为例:“仄仄平平仄”,根据“一句之内平仄相间”的原则,加两个字在句首,就应该是变成“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应的,这首诗就从仄起变成了平起。再根据相对、相粘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逐一推出后面的平仄关系:

2ee60004a45da0be59d5

同理,我们也可以知道七绝的仄起和仄起入韵格式应当如下:

2ee60004a45ca7bf3db4

变化五:七绝变七律

根据五绝变五律的规律,我们也应该知道,把七绝的格式再复制粘贴一段,就可以得出相应的七律格式。同理,只需要注意,颔联和颈联需要对仗即可。

2ed90001dbeecc9fb373

还有七律仄起入韵和平起入韵的格式,我就不再赘述了,相信只要你认真看完了前面的文字,自己拿张纸画画平仄,根据“相间、相对、相粘”以及注意不出现“孤平”和“句末三连平”的原则,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格式了。

最后再啰嗦几句题外话:

1.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文字本身缺乏诗意,就算平仄再标准,也不能成为好诗。名家圣手,如李白、苏轼等人也多有出律之作,但并不妨碍其流传千古;

2.用古代读音的平水韵还是现代发音的新韵写诗?其实这只相当于工具的选择,用什么工具不是关键,关键是用这工具干的活儿是否漂亮?我们写的文字,读平水韵的古人可看不到。为了传统诗歌为普罗大众接受,而不只是限于少数方家之间的交流欣赏,用新韵写近体诗也不低人一等;不过,我们如果立志于学好传统诗词,平水韵还是绕不过的,不然拿着先贤用平水韵写的一些好作品,却无知地怪人家写得出律甚至不押韵,那就是笑话了。

3.如果此前不懂平仄的你能轻松看懂上面列举的知识点,那么,恭喜你,天才!这个舞台天生就属于你。

4.如果此前不懂平仄的你被这些内容更是弄得头晕脑胀,那么,没关系,英雄!能来看这些文字,就说明了你对诗歌是有热爱的,请保持它。那些规则,能注意几点是几点,先写下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诗歌本从民间歌谣而来,打油诗也是诗,豆包也是干粮,村长也是干部。只是别胡乱标注体裁或词牌,别拿豆包充月饼,莫管村长喊县长就成。

转自今日头条  原文地址:http://www.toutiao.com/a6445205377545011469/




上一篇:北海:说说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
下一篇:诗的各种旋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嫁衣叟 2017-7-23 21:20 +1
无忧雪 2017-7-23 07:54 +1
满园春色 2017-7-23 06:24 +1
六月飞雪 2017-7-23 06:05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777次
+1
793°C
2
  • 《读最美的诗》
  • 伏枥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17-7-23 06:05:39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好好学一学啊。
发表于 2017-7-23 06:39:12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平时都写的打油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