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创作心得
| 喻诗意之维度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楼主:
ziweiyuwenrou
|
查看: 3536
|
回复: 1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创作心得
›
喻诗意之维度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喻诗意之维度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复制链接]
ziweiyuwenrou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ziweiyuwenrou
新手上路
主题
好友
106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1 积分
ziweiyuwenrou
发表于 2021-6-9 09:51:45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3536
|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喻诗的维度3:意(义)
在中国古诗中关于意,大约有意境、意象这么两个概念。当然,上面所讲的意志,其实也属于意的范畴。另外,宋诗中的理趣流,其实也属于义(意),它们可以归为一个范畴,当然也可以细分为两个。
中国古代的喻文字,有一个特点是一意多表(见《喻文字:汉语言新探》),如情、志、意、心等字,有时候是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而且它们还互相组合,如意志、心志、情志,如心情、心意、心志,如情志、情意、心情,所以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在古代诗论中很难辨别它们。
但它们又确实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情和意都附带感情色彩,但我们讲情景交融,却不讲意景交融,我们讲意象,却不讲意景。我们讲立象以尽意,这个意除了情感外,更多的是关于心理活动、感官认知、思想情怀、理想操守等层面的意识(志)活动,也就是说,情景交融是中国诗歌中最简单也最基础的要求,而“立象以尽意”则是更高层次的诗歌要求。
古人讲兴会、以意为主,而不是以情为主,就是因为意的文字内涵是比情要丰富、深厚很多的。
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这一句话其实是值得玩味的,另外,意境融彻的融彻二字,讲得也非常好,事实上,如果意境不能融彻,也就称不上是意境,能称得上意境的,自然也会意与境完美融合,至于彻不彻,也许不是必然的标准,但融字肯定是一个硬性的标准。
由于景和象在诗歌中被现代学者认为是同一个事物,所以景和意组合而成的意境,就被现代一些学者认为是高于意象的一个概念,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古代文明称为象文明,文字是象文字,医学是藏象医学,甚至《易经》也全部是由象构成的……所以象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基础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不是现代一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简单,因而将诗歌中的意象这一民族文明的根本概念理解为意境(纯文学概念)之下的概念,明显是错误的。
意和气一样,也是可以多维的,只不过它更多的可能是文化、哲学的维度,而不仅是文学的维度,我在古诗词中暂时没有发现更多的维度,读者可以参考《王子居诗词》《龙山》,里面有文化、哲学的维度。
将前文诸节中所列举的中国古诗中的许多独有的特色全都写没了,就叫以文为诗。这种创作的本质是用诗歌的形式写文章。这个文章的特点是它具备了诗的字数的整齐、押韵、平仄、对偶或对仗等形式,从而具有比普通文章更整齐的形式、更流畅的音韵。
以文为诗值不值得提倡?或者值不值得否定?历史上争论很大,其实这是不必去管的,因为大多数诗人学写古诗的第一步,只能是以文为诗,因为诗歌中的那些特质,像意境、理趣、风骨、性灵、神韵……以及雄浑、自然、冲淡、绮丽……不是一入手就能写出来的,既然大多数的诗人一入手写不出来古诗里的那些特质,那他的诗基本上就是押了韵合了字数乃至平仄的文,所以对以文为诗顺其自然就好了,不过也不必拔高它,它只是诗歌的一个入门训练阶段。
失去了诗歌有别于文的种种特质,没有诗意就叫以文为诗,不就是赋比兴的赋吗?它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创作手段。
意象流的演变次序
王子居在《古诗小论》中讲“气象易感,意象难会”,由于意象是“以意染象”,而人的意往往是抽象或者说人的微妙的感情意绪是较难用文字表达的,而微妙的感情意绪通过自然之象来表达就更难解说了,所以意象流的诗作是很难解构的,即便勉强解构,也未必能表达其真旨。
王子居诗作中的意象流特别多、特别深,这是因为他的诗中很多象都是隐喻及象征,当意象流与隐喻、象征结合之后就变得更复杂,解构起来就更难了。
我们现在能总结出来的意象流的演变次序有:1.由情景交融升华为以情染象乃至扩展为以意染象;2.意象一体;3.拟人意象、隐喻意象、象征意象(见《古诗小论》及《唐诗小赏》中对《山居秋暝》的解释);4.拟人隐喻意象、象征隐喻意象、拟人象征意象、拟人象征隐喻意象;5.由拟人意象、隐喻意象、象征意象升华成的心象一体、物我两化意象。6.由单句的意象流升华为整篇的意象由同一个性质贯通,从而成为整篇同性(同色同味同声)的印象流。
在《从明喻到指喻》一章中,许多喻诗其实都是意象流,如《芳草辞》:
芳草青青,共吾情之戚戚。既遥遥兮前路,况烟水兮低迷。逐延延兮无穷,更添我之踌蹰。
彼芳草兮,吾伊人之思。即荣荣兮日生,遑论吾思之深。即芳草兮日新,遑论吾思之真。
见芳草兮,念彼伊人,既佳德兮皎容,况内慧兮多静。幸彼芳草兮,使吾多思念之情。
意象流的以意染象,其实是物我两化、心象一体、天人合一的一个分支。物我两化、心象一体自然而然地具有意象一体,而以意染象是意象一体的前阶,是初级阶段,而它又是情景交融的进阶。
讲到这里,我们十分清楚地讲明了王子居喻诗的发展次序:1.先是情景交融,这个阶段人的意(包含情但比情的范围要广得多)与景是分开的,但情与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2.当人的意不是与景分开表述,而是将人的意染在象中、以象表意、不另言意,这个时候人的意是存在于象中的,即以意染象;3.运用拟人、隐喻的修辞手法,直接以象代人,人与象并无区分,意象一体,此时就达到了心象一体、天人合一;4.人与象合一,并在创作中互相转化,实现那种类似循环对比喻的创作境界,就是物我两化。
《芳草辞》里的“彼芳草兮,吾伊人之思”几乎是明确地把天人合一、心象一体的喻诗创作方法给讲出来了。它以芳草代替自己讲述思念,自然而然地象意一体。
“芳草青青”之所以具有了意象,是因为它后面的“共吾情”,拟人的修辞使得青草具有了感情,而青青与戚戚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但一个共字的拟人使得它们似乎情意相通了。芳草铺展于遥遥前路,而烟水低迷,将它笼罩,而爱情之路的迷离、遥远的意与它完美地合一,它的意境与感情完全融为一体或者说它的感情完全用象来表达,从而意象合一。其他如意象与隐喻合一,请参考《喻兴一体,起兴转进》一节的讲述。
古人的意象流
事实上,心象一体的意象流是比较好解构的,以意染象层面的意象流其意象才是最难解的。
古代诗歌中以意染象较突出的作品,如刘长卿的《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杜牧的《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别严士元》的“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意象,不如“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的意象更明显,因为孤帆影是故人远去,而草绿湖南与万里之情心象一体,是唐人意象流中少有的佳作。这首《别严士元》是王子居在《古诗小论》中所选的数首唐人七律巅峰之作,其他诗作大多也都是气象流或意象流的作品。
如果说意象流的话,《金谷园》一诗的意象流就像“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样,更加难以言传,因为它们中没有孤帆影、万里情这样能点透意象之境的象或字词。
当然,“落花犹似坠楼人”是一个明喻,它将眼前的落花与历史中的凄美故事和凄美之人写成了一体:落花,它天然带着一种历史、人生的感慨和叹惋。说它带着一种历史的感慨,是因为前面的“繁华事散”,怨啼鸟的怨字,算是以情染象写得比较直白了,但因为下联的坠楼之人的凄美、前句繁华事散的哀伤、流水的无情,而显得这个怨字虽直白却又浓烈。“流水无情草自春”看似写无情,却是以无情衬托其他三联的有情,所以它是匠心独具的佳句。
这是王子居对杜牧《金谷园》的理解,《金谷园》是王子居极为推崇的名作,因为唐代诗人中杜牧的七绝是唐人意象流最成功的作品。
甚至王子居最得意的作品《客行春》都是对《金谷园》的一种学习,甚至于“散乱微芳”这四个字在他的诗词中被连用两次,所以青年时代的王子居,对于《金谷园》有一种特别的理解和尊崇。
上一篇:
喻诗学对诗骚笔法的发展:喻兴一体,起兴转进
下一篇:
我感到了我的灵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亦武
2021-6-24 16:04
+1
远方-NA
2021-6-18 16:48
+1
都山
2021-6-11 15:48
+1
悟空无
2021-6-11 14:50
+1
青竹
2021-6-11 14:25
+1
梅花宝剑
2021-6-10 06:43
+1
漠北汉子
2021-6-9 21:49
+1
徐和平
2021-6-9 21:44
+1
极品酝酿
2021-6-9 20:07
+1
金月浩荡
2021-6-9 20:05
+1
金祥文
2021-6-9 16:34
+1
左氏春秋
2021-6-9 15:29
+1
彭飞
2021-6-9 14:05
+1
李孟
2021-6-9 12:53
+1
酹江月
2021-6-9 11:34
+1
诗草
2021-6-9 10:39
+1
黄居易
2021-6-9 10:37
+1
洋河居士
2021-6-9 10:34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3536次
ziweiyuwenrou
+1
3537°C
1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千古四言第一的古今畅论
[
创作心得
]
千古第一古诗的古今畅论
[
创作心得
]
千古五绝第一的古今畅论,王子居和王维的《相思》
[
创作心得
]
千古五律第一的古今畅论
[
创作心得
]
中国诗歌,前进在历史的高峰上
[
创作心得
]
当代中国诗歌鼎盛状态下的传承问题
[
创作心得
]
中国诗学的两条路径
[
创作心得
]
喻诗九道之喻:诗歌创作的新思路和新空间
[
创作心得
]
念奴娇:王子居之悼王国维,文心跨越历史的灵魂碰撞
[
创作心得
]
关于古律和今律
[
创作心得
]
千古第一雄诗,写出中华气象雄长
[
创作心得
]
龙山
[
创作心得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悟空无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悟空无
现代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6-11 14:5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美篇,拜读,学习了。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公告(新手必看)
新诗/现代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