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学习天地
| 从文化中见骨气,在历史中强底气
楼主:
摩天居士
|
查看: 52198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学习天地
›
从文化中见骨气,在历史中强底气
从文化中见骨气,在历史中强底气
[复制链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1-5-22 23:44:24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52198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为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增强骨气和底气的智慧指明了方向。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有着厚重历史和璀璨文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丰富滋养。五千多年来,不屈的抗争精神薪火相传,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增强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骨气。汉有苏武牧羊十九载持节不屈,晋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宋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近现代有叶挺狱中写下慷慨《囚歌》、朱自清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历史上关于骨气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古至今,无数中华儿女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共同撑起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深厚的软实力,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坚实底气。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五千年不曾中断,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功不可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而且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政治智慧构筑起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文化根基,以充沛的价值思想作为润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以完备的人际规范促进社会和谐,以深厚的民族精神凝聚起炎黄子孙共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以和谐包容思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持续增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力和底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为了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把握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透过百年党史,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熔铸起的骨气和底气。这骨气,是在列强侵略时的顽强抗争,是在山河破碎时的浴血奋战,是在一穷二白时的发愤图强,是在时代发展中的与时俱进,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破釜沉舟;这底气,来自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4的人口的伟大实践,来自中国从零开始构建起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的发展奇迹,来自中国短短几十年内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提前1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减贫奇迹,来自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因为这骨气、这底气,面对任何风高浪险,中国不惑、不惧、不乱,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勇往直前。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文化的滋养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关键要在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把握时代需求、回应时代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国现代化深入发展提供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好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作者:赵纪萍,系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
联合国17次降半旗致哀,中国独占6次,周总理降旗时间历...
下一篇:
抗战中,为什么八路军被称为“中流砥柱”?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金月浩荡
2021-5-24 15:18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52198次
摩天居士
+1
52198°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中小学英语教材吹起了中国风,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
学习天地
]
明明举报诗词大会决赛问题,得到的回复却是工程欠款问题
[
学习天地
]
AI生成假“神医” 手指穿帮的“非遗传承人”是如何为产品代言的?
[
学习天地
]
已入会的作家发声,严厉批评中国作协出台的入会新规太扯淡,太傲慢了!
[
学习天地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
学习天地
]
他们没成为有钱人,却找到了生命里的“一颗糖”
[
学习天地
]
对话当事人 | “沂蒙二姐”:AI不了解我的生活,写不了“土味诗歌”
[
学习天地
]
在云南学扎染、在广西制香囊 清明不只踏青还可以解锁非遗新玩法
[
学习天地
]
文化中国行丨AI带你看古人过清明有多讲究
[
学习天地
]
疑似代笔,福建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两位作者被取消获奖资格
[
学习天地
]
习近平:书香是一种氛围
[
学习天地
]
为什么近日西方一反常态,开始着急还文物?
[
学习天地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典诗词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