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透露,下步将努力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打造成全国首个5G全覆盖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时利用VR、AR、AI等现代科技手段,使人跨越时空、身临其境,享受“文化大餐”。那么,良渚古城有哪些值得“穿越”的亮点呢?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航拍图 (图片来源于浙江新闻客户端)
良渚申遗成功,浙江省委省政府发贺电
7月6日下午,在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浙江省委、省政府给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浙江代表团发来了贺电,电文称,欣闻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今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申遗工作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申遗工作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电文提到,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是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对于向全世界推介良渚文化遗址、展示中华悠久文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提升浙江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加快建设文化浙江增添新的动力,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贺电最后希望杭州市和省市文化文物部门以申遗成功为新起点,恪守国际遗产公约,高标准全方位保护好良渚古城遗址这一文明瑰宝,高水平研究和发掘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擦亮良渚遗址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为保护和利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良渚古城遗址将打“穿越牌”
谈及良渚古城申遗成功的感受,正在申遗现场的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用“自豪、感恩、责任”三个词来概括自己当下的心情。他说,作为中国人、作为杭州人,我们为能守护这样一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谈及如何进一步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周江勇说,下步将努力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打造成全国首个5G全覆盖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用5G等技术加强对遗产区的动态监测,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保管好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门 (图片来源于环球网)
此外,还将切实发挥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综合带动效应,推动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村落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精心打造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线的精品旅游线路,让每年近2亿人次的来杭游客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周江勇特别提到,下步还将充分依托杭州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利用5G、VR、AR、AI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历史文化遗产,提供声光电触等全方位体验,把历史场景鲜活展现出来,使人跨越时空、身临其境,享受“文化大餐”。同时要挖掘用好文创大“IP”,将历史文化遗产素材融入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广播影视、工艺美术、文化娱乐等产业,更好彰显时代特征和创新活力。
良渚凭什么入选?
那么,良渚古城遗址有哪些值得“穿越”的亮点呢?它又凭什么能进入挑剔的评委们的“法眼”呢?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规模、形制都很令人惊叹。
因良渚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至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良渚文化有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以精美玉器、漆器等为代表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手工业。
《良渚:神王之国》中写道,良渚的玉器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在中国史前玉器中独树一帜,是史前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其中,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古城的主体结构分为三重,中心为莫角山宫殿区,其外环绕的是城墙和外郭,堆筑高度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
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 (图片来源于中新网)
考古学家推算,良渚古城总土方量超过700万立方米,古城外围水坝工程总土方量超过288万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高度集权、精心规划、统筹组织、长期营建才能完成,这是良渚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南方多雨,容易形成水患,“排水”十分考验先民们的智慧。良渚古城外围还有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
从良渚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明显分化的社会阶层、神王合一的权力体系,特别是出现了城市文明等现象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史前文化已具备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良渚遗址“坐实”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
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无疑给世人带来了许多惊喜。
对良渚遗址的价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曾对媒体说,良渚遗址拥有水利系统、分等级墓葬、祭坛、以玉器为代表的礼器,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景 (图片来源于浙江新闻客户端)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良渚遗址一个墓里往往有上百件随葬品,还有制作非常精致的武器——玉钺,有的短柄钺上下还有玉质装饰,显然是军事指挥权力的象征。
他解释,从良渚遗址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等来看,反应了良渚文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社会分化程度,以及高超卓越的手工技艺。一些“粮仓”的遗址,也能证明当时稻作农业的发达。
“良渚遗址考古发现的种种证据都能表明,距今五千年左右,长江流域已经进入‘古国文明’阶段。同时期,中华大地各个区域中,良渚文化的发达程度是具有领先地位的。”王巍解释。
王巍认为,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让全世界了解到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而是一个历史的真实,其意义也正在于此。最后,良渚文化融入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滚滚洪流之中。【资料来源:浙江在线、中新网、北京日报客户端等】
编辑/赵三军 统筹/刘姝蓉
来源搜狐号:大白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