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要给批评精神和怀疑态度点个赞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1224|回复: 4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9-6-26 12:10: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8b8b9dd3048c442da0c8f2a9abd3cb92_cut.jpg

这则鹬蚌相争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许多人耳熟能详。不过,最近有个小学生提出了疑问,“蚌的肉被鸟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怎么开口说话的?”

必须承认,寓言故事为了喻事明理,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这本身即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倘要严格较真的话,鹬和蚌并不会说人话,大灰狼也不会扮作狼外婆,龟和兔怎么可能去赛跑?我们理解寓言,必须浸入情境,而不能认死理、钻牛角尖。

寓言表达手法没问题,不代表讲述逻辑能自洽。鹬蚌相争的比喻精妙,我们大可不必太较真。但在鹬蚌相争以前,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课文故事,为了讲道理而不顾逻辑。

如课文《羿射九日》讲到,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江河里的水都被蒸干了”,然后又写到,为了帮助人们摆脱苦海,神射手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同样,童话故事《灰姑娘》写到,过了12点魔法都会消失,一切归回原状,但是惟独水晶鞋被保留下来。

像这样一些bug,就不能简单用寓言的“筐”给盖住,而应该大胆承认错误。如针对《羿射九日》,教材编写组表示会认真研究,进行适当修改,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不错的态度。

更进一步,我们要如何生产出更权威的课文?很简单,好的文章应该能开启学生大脑、打动学生心灵,面对学生质疑时正向回应、及时纠偏。寓言是给孩子读的,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亲,应该回归童年去解读学生,为他们创设适宜身心发展的阅读环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案例中,问题不是成人主动发现的,而是小学生挑出的。正是这种对比,让我们看到他们身上有某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今天我们自己也要想一想,何以自己发现不了?是对经典习惯了盲目崇信,还是养成了某种表达套路,抑或被生活顿挫了敏锐热情?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我们固然追求知识,但更追求独立求索的态度,不盲信权威的精神。一些小学生挑出课文的错误,不管是否成立,他们的批评精神和怀疑态度都值得点个赞!

文|青的蜂
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纪念徐中玉丨徐中玉先生,他是大学语文教育领域的灵魂...
下一篇:习近平给“熊猫杯”征文大赛获奖的日本青年复信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南院客 2019-7-12 22:03 +1
约等于 2019-7-5 19:23 +1
仁者必胜 2019-7-5 06:30 +1
麟凰出处 2019-7-4 15:37 +1
赵赵 2019-6-26 16:03 +1
惠儿 2019-6-26 15:08 +1
浅浅风 2019-6-26 12:37 +1
+1
1228°C
4
  • 浅浅风
  • 朱丽笑
  • 麟凰出处
  • 仁者必胜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19-6-26 12:37: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真的读完了
发表于 2019-6-26 17:23: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引人深思!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麟凰出处 +1

主题

好友

3607

积分
发表于 2019-7-4 15:54: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此文点个赞!
      学者先要会疑。一一宋、朱熹《近思录》
      疑而能辨,斯为善学。一一明、方孝儒《辨疑箴》
发表于 2019-7-5 06:30: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金玉良言!认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