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被质疑的“茅奖” 作品需经时间考验【转】
  • 楼主: 风清扬 |查看: 1237|回复: 6
风清扬 管理员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风清扬 发表于 2013-10-6 21:43:4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读]在中国,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作家们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而仅仅才三十年,许多“茅奖”作品就被时间打败,很少有人知道《都市风流》、《骚动之秋》等曾经风光一时的“茅奖”作品写的是什么。

1f178a82b9014a90f8cf856aa9773912b21bee70.jpg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茅盾文学奖可说是中国作家们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自诞生之日至今,先后已有数十部作品获此殊荣。然而,仅仅才三十年,许多“茅奖”作品就被时间打败了。也很少有人知道《都市风流》、《骚动之秋》、《茶人三部曲》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茅奖”作品写的是什么。

美国作家辛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看来,好的文学给人以教育同时,又给人以娱乐。你不必坐着唉声叹气读那些不合你心意的作品,一个真正的作家会叫人着迷,让你感到要读他的书,他的作品就像百吃不厌的可口佳肴。”2008年,贾平凹的小说《秦腔》在多年的期盼中,终于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此消息的贾平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像当年登科后的孟郊,春风得意地说出了“天空晴朗!”四个字,然后去吃了一顿羊肉泡。不过,《秦腔》虽然获得了“茅奖”,但贾平凹美其名曰“密实的流年式叙写”,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团乱麻的另一种好听的说法。雄心勃勃地写作《秦腔》的贾平凹,与其说是要“为故乡树起一块牌子”,倒不如说是要想使自己的小说在故作高深中被众多的专家和学者抬进文学史。就像博尔赫斯所说:“今天,许多作家写作时想到的是文学史,我的意思是说他们写作品的目的与其说是让人阅读,不如说是让人分析。读者跟踪着文学史。我认为那就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大错。他写东西不是让人阅读或者评判,而是为了自己扬名,让人分析。”

《秦腔》发表后,有文学批评家迅速跟风,高调赞美《秦腔》:“某种意义上,《秦腔》呈现的正是乡村生活细节的盛宴、比如书正端汤的细节、夏天礼吃烧饼和卖羊的细节、梅花掏雷庆口袋里钱的细节、引生偷白雪胸罩的细节等等,都足可见贾平凹乡土生活体验的深厚以及对乡村各式人等性格、心理、人性精细入微、出神入化的了解与把握。”在我看来,这明明是《秦腔》中鸡零狗碎,流水账一样的描写,居然被文学批评家们吹捧成为了“精细入微、出神入化的了解与把握”。这位批评家难道真的不知道,《秦腔》中夏天礼吃烧饼的描写,根本就不是贾平凹先生的原创,而是其对清代小说家吴趼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吃烧饼经典描写的移花接木。不仅如此,《秦腔》中的某些描写,甚至与《金瓶梅》中的描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自从茅盾文学奖诞生以来,评选出的一部又一部莫名其妙的获奖作品,已经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非议。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张炜长达450万字,相当于6部120回《红楼梦》,被戏称为“高原体”和“史上最长小说”的《你在高原》荣居榜首。对于这样一部连众多评委都没有读完过,定价高达450元的小说,普通的读者只能是望洋兴叹。一部小说不能被广大读者阅读,而只能用来被少数的专家学者们研究和歌颂,这样的小说即便是能够申请吉尼斯,成为世界小说之最,最多也就只能是张炜挑战古今中外作家们体力和毅力的一场写作竞赛。再过五十年,还会有多少人记得《你在高原》,记得这一届又一届获奖的“茅奖”作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下一篇:中国文学在国外遭遇尴尬
+1
1244°C
6
  • 风儿
  • 清峰
  • 风清扬
  • 挑灯看剑
  • 远昔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2913

积分
发表于 2013-10-15 22:45:10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纸张比较贵
对于很长的小说,我想想就好
红楼梦我是忍着
耐着性子看完的
长篇小说好像没有看多少
短片看过不少
长篇也有,不过忘记了不少
乱世佳人反复看过几遍
还是忘记不少

主题

好友

972

积分
发表于 2013-10-19 07:48:09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能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话的权利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发表于 2013-10-19 09:22:23 |显示全部楼层
清峰 发表于 2013-10-19 07:48
我可能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话的权利

发表于 2016-9-16 09:58:06 |显示全部楼层
争得千里平
抛却一川凹
忠实夫何如
浮云与躁鸦

主题

好友

3955

积分
发表于 2016-9-16 11:08:10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我从来没看完一部

主题

好友

3955

积分
发表于 2016-9-16 11:09:17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平凹,他和我是一个地方的。在我们学校演讲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