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告】诗歌中国原创诗歌平台AI作品识别参考标准(2025版) — — 技术可溯,人文可辨 — —
一、前言
在当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AI在诗歌创作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维护诗歌中国原创诗歌平台的原创性和艺术性,确保平台上的诗歌作品为真人原创,特制定本AI作品识别标准。本标准旨在为平台内诗歌作品是否由AI创作提供判断参考和依据,以确保平台所呈现的诗歌作品具有真实的创作灵感、情感表达与艺术价值。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诗歌中国平台内所有用户发布的诗歌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散文诗等各类诗歌体裁。无论是会员投稿、参加比赛作品,还是日常交流分享的诗作,均依据本标准进行AI创作可能性的识别与判断。
三、AI作品识别特征
(一)语言风格
词汇使用
高频重复:AI生成的诗歌可能会频繁使用某些特定词汇,如“齿轮”“褶皱”“指纹”“琥珀”等。在一些被怀疑为AI创作的诗歌中,这些词语反复出现,形成一种机械的语言模式。例如“齿轮在暗处咬合,咬出时间;油污的褶皱里,秒针正从伤口/分娩出锈迹”。
过于生僻或华丽堆砌:为了显示其“博学”,AI可能会使用大量生僻词汇或进行华丽辞藻的堆砌,而不考虑与诗歌整体意境和情感的契合度。比如一些诗歌中使用了大量晦涩难懂的古词,却没有传达出相应的深刻情感。
句式结构
模式化:AI生成的诗歌往往存在句式结构的模式化问题。许多作品开头可能都是“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事”的固定格式,如“父亲把烟斗磕进暮色时/我正在写字楼的电梯里”“候鸟的尾羽扫过车床时/我正在校准生锈的齿轮”。这种千篇一律的句式缺乏变化和创新,难以体现人类创作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缺乏自然流畅性:尽管AI经过训练能够生成表面上通顺的句子,但在语句的衔接和过渡上可能不够自然,给人一种生硬、拼凑的感觉。例如诗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紧密,像是把一些独立的句子强行组合在一起。
(二)韵律节奏
机械遵循规则:AI在生成诗歌时,可能会严格按照既定的韵律规则进行创作,但这种遵循往往显得过于机械,缺乏人类在创作过程中对韵律的灵活运用和情感表达。例如,在押韵方面,可能只是单纯地追求韵脚的一致,而忽略了诗歌整体的节奏和韵律美感。有些诗歌虽然韵脚整齐,但读起来却缺乏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显得平淡乏味。
节奏单一:AI生成的诗歌节奏可能较为单一,缺乏变化和起伏。人类创作的诗歌会根据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灵活调整节奏的快慢、强弱。而AI由于其算法的局限性,可能难以做到这一点,导致诗歌在节奏上缺乏生命力。
(三)意象运用
意象拼贴:AI可能会将各种意象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意象组合。例如在一首诗中,可能会同时出现“铁轨”“蒸汽”“红色碎屑”“瓜子壳”等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却没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明确的主题和情感。这种意象拼贴的方式使得诗歌缺乏深度和内涵,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缺乏独特性:AI生成的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从语料库中选取的常见意象,缺乏独特的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相比之下,人类诗人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独特的意象,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人类诗人可能会用独特的视角描绘自然景象,创造出新颖而富有感染力的意象,而AI生成的意象则可能较为陈旧和普通。
(四)情感表达
情感失真:AI虽然可以模拟人类的情感表达,但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情感的内涵和复杂性,导致生成的诗歌情感表达失真。诗歌可能使用了一些看似抒情的词语,但却无法传达出真挚的情感。例如,在一首表达悲伤情感的诗歌中,虽然使用了“痛苦”“哀伤”等词汇,但读者却感受不到真正的悲伤情绪,只是一种表面的情感堆砌。
缺乏深度和变化:人类的情感是丰富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在诗歌中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层层递进的表达展现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而AI生成的诗歌情感表达往往较为单一和浅薄,缺乏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一首诗可能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固定的情感基调,没有情感的发展和转折,难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五)逻辑结构
逻辑不畅:AI生成的诗歌在逻辑结构上可能存在问题,前后内容缺乏连贯的逻辑关系,让人难以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主旨。例如,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之间没有明显的呼应和联系,中间的内容也缺乏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使得整首诗显得支离破碎。有些诗歌可能在描述一个场景或事件时,突然跳到另一个毫无关联的话题,破坏了诗歌的整体逻辑性。
主题不明确:由于逻辑结构的混乱,AI生成的诗歌往往难以明确表达一个清晰的主题。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很难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诗歌可能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元素和信息,但却没有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主题。
四、识别方法和建议
(一)人工识别
逐字逐句分析:编辑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应逐字逐句地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和逻辑结构,留意是否存在上述提到的AI作品识别特征。对于疑似AI创作的诗歌,要仔细审查,不放过任何细节。
对比分析:将待识别的诗歌与已知的人类创作的诗歌进行对比,观察其语言风格、韵律节奏、意象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可以对比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诗歌,了解正常的诗歌创作特点,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诗歌是否为AI作品。
创作背景阐述:当对某篇诗歌作品的创作是否借助AI存在疑问时,可要求作者提供详细的创作背景信息。人类作者通常能清晰描述创作灵感的来源,如某次亲身经历的事件、某个触动心灵的场景、某段深刻的情感体验等。例如,因一次旅行中看到的壮丽日出而触发创作关于希望与新生主题的诗歌,能具体描述旅行的地点、当时的心境等细节。若作者无法提供合理、详细且具有真实感的创作背景说明,或其阐述模糊、前后矛盾,则增加了该作品为AI创作的可能性。
修改痕迹查证:人类创作诗歌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多次修改完善,从初稿到定稿,可能会有词语的替换、句子结构的调整、诗节顺序的变动等。通过查看作者的创作手稿(若有电子文档版本,可查看其修订记录)、早期发布在平台的版本与当前版本对比等方式,若发现作品无任何修改痕迹,内容一次成型,与人类创作习惯不符,可作为怀疑AI创作的线索之一。但需考虑部分作者可能习惯在脑海中构思成熟后直接成文,所以修改痕迹查证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实时创作验证:在必要情况下,可邀请作者进行实时创作演示,给定特定的主题、情境或意象,要求作者在规定时间内创作一首诗歌。观察作者的创作过程,包括思考时间、写作速度、对主题的理解与拓展方式等。人类作者在创作时,会有思考、停顿、尝试不同表达等过程,而AI创作则可能表现出快速生成、缺乏思考时间的特点。但实时创作验证可能会因作者紧张等因素影响其正常发挥,所以也需谨慎评估验证结果。
(二)技术辅助识别
查重工具:使用专业的查重工具,检查诗歌是否与已有的AI生成诗歌或其他作品存在高度相似性。虽然AI生成的诗歌查重率通常较低,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存在一定的抄袭或借鉴现象。查重工具可以帮助发现这些潜在的问题。
AI检测模型:利用专门的AI检测模型,对诗歌进行检测。这些模型通过对大量已知的AI生成诗歌和人类创作诗歌进行学习和分析,能够识别出诗歌中的AI特征,判断其是否为AI作品。例如,诗国反作弊AI-诗国灵枢AI检测工具,能够对诗歌的AI写作可能性进行评估。
五、平台管理措施
(一)加强审核力度: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投稿的诗歌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审核团队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能够准确判断诗歌是否为AI作品。对于疑似AI创作的诗歌,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实,确保平台上的诗歌作品为真人原创。
(二)教育和引导:通过平台公告、文章等形式,向会员和版主宣传AI作品识别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识别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会员和版主积极参与诗歌创作的监督和管理,共同维护平台的原创性和艺术性。
(三)建立举报机制:设立举报渠道,鼓励会员和版主对疑似AI创作的诗歌进行举报。对于核实为AI作品的投稿,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拒绝发表、公示作者违规行为等,以起到警示作用。
六、争议处理流程
1. 举报与受理:平台内任何用户若对某篇诗歌作品怀疑为AI创作,可通过专门的举报渠道(主帖右上角三个点内)向平台管理团队提交举报信息,详细说明怀疑的理由与依据。平台管理团队在收到举报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受理,并启动初步审查程序。
2. 初步审查:平台管理团队依据本AI创作识别标准,对被举报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若通过初步审查认为作品存在较高AI创作嫌疑,则进入深入调查环节;若初步判断作品为人类正常创作,则回复举报人并说明审查结果,结束处理流程。
3. 深入调查:对于进入深入调查环节的作品,平台管理团队可要求作者提供创作背景、创作过程记录等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实时创作验证。同时,运用技术检测手段进行全面分析,并组织平台内资深会员、版主组成评审小组,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估。深入调查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
4. 结果判定与公示:根据深入调查结果,由平台管理团队作出最终判定。若判定作品为AI创作,将按照平台相关规定对作者进行处理,并在平台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接受全体用户监督。若判定作品为人类创作,则向举报人及作者反馈调查结果,消除误解。
5. 申诉处理:若作者对判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平台管理团队提出申诉。平台管理团队应在收到申诉后5个工作日内,重新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及时告知申诉人。复查结果为最终结果,若仍判定为AI创作,将维持原处理决定。
七、附则
1. 本AI创作识别标准(2025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此前平台内关于AI创作识别的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2. 诗歌中国平台管理团队有权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平台创作实际情况等,适时对本标准进行修订与完善,并及时在平台内发布更新信息。
3. 本标准的解释权归诗歌中国平台所有,在标准实施过程中,若用户对标准内容及执行存在疑问,可向平台管理团队咨询,平台管理团队应及时给予解答与指导。
诗歌中国学术委员会 诗歌中国管理委员会 2025年6月5日 |